铃木达行
-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日本山口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牛体细胞克隆胚胎类ES细胞集落的筛选及其核移植被引量:10
- 2003年
- 对第 7d的牛体细胞克隆囊胚进行体外增殖培养 ,分离筛选类ES细胞 ,并对其进行了传代培养。接种在饲养层上的体细胞克隆囊胚细胞 ,在传代的 2 4h内增殖形成小集落 ,2~ 3d有雀巢状的集落出现 ,筛选形态相同的细胞集落进行传代培养 ,4~ 5代后 ,皿底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多细胞单层集落。将传 4~ 5代的细胞集落接种到无饲养层的 4孔培养皿中培养 ,2 4h出现多细胞单层集落 ,4~ 7d长满皿底 ,并形成上皮样细胞 ,呈网状 ,将其作为核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实验。结果有 80 % (40 5 0 )核 质融合的移核重构胚发生卵裂 ,5 % (2 4 0 )发育至桑椹胚期 ,2 5 % (1 4 0 )发育至囊胚期 ,92 5 % (37 4 0 )停止在 2~ 4细胞期。结果表明 :采用牛体细胞克隆胚胎的类ES细胞进行核移植 。
- 董雅娟柏学进李建栋铃木达行
- 关键词:核移植
- CIDR结合GnRH在牛超数排卵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在母牛情期的任意时间,供体牛阴道内放置孕激素阴道栓(C IDR),第7天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然后注射促卵泡素(FSH)进行超数排卵。试验结果:10头牛直肠检查推测黄体115个,回收胚胎88枚,回收率77%,正常胚率为87%。表明C IDR+GnRH+FSH+PGF2 a(前列腺素)的超排效果可靠。
- 乔海生铃木达行Agung Budiyanto
- 关键词:CIDRGNRH超数排卵胚胎移植
- 生产牛嵌合体的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本研究的目的是:(1)用日本黑牛精子与荷斯坦母牛卵母细胞受精和利木赞牛精子与日本红牛卵母细胞受精,通过体外胚胎聚合的方法,生产四品种嵌合体牛;(2)研究四品种嵌合公牛精子的繁殖力;(3)孤雌生殖牛胚胎的生产和体内与体外发育胚胎的成活率;(4)通过聚合从日本红牛获取的卵母细胞的孤雌生殖二倍体胚胎和用荷斯坦牛精子与荷斯坦母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的胚胎,生产三亲本嵌合体牛。在第一组试验中,当采用显微手术法去除透明带时,聚合的胚胎数和聚合后发育到囊胚阶段的胚胎数分别是由74枚聚合成34对(92%)和24/34(71%),采用0.25%链霉蛋白酶去除透明带时,分别为12/26(92%)和6/12(50%)。通过非手术法将5枚胚胎移入4头受体内(每1头受体移植1—2枚聚合胚胎),有2头妊娠,2头产出嵌合犊牛。这一研究获得的结果表明,使用经聚合的体外受精胚胎,能生产嵌合胚胎和在无透明带情况下进行培养。在第二组试验中,从荷斯坦母牛卵巢获得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在体外成熟22小时。体外受精所用冷冻精液来自嵌合体公牛(父本是日本黑牛和利木赞牛,母本是荷斯坦牛和日本红牛)。孵育后1小时,嵌合牛产生顶体反应精子的比率比荷斯坦牛和日本红牛高(P<0.01),但与日本黑牛和利木赞?
- 铃木达行郭志勤
- 关键词:繁殖力胚胎繁殖
- 牛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被引量:25
- 2002年
- 对牛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核供体细胞周期同期化处理、电融合条件及去核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血清 -饥饿组 (细胞周期同期化处理组 )的移核重构胚细胞融合率 (83.3% )、卵裂率 (70 % )和囊胚发育率 (33.8% )与血清 -选择组对应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 (82 .3%、6 9.2 %、32 .4 % ,P >0 .0 5 ) ;但上述 2组分别极显著高于血清 -随机组(6 4 .8%、33.8%、4 .35 % ,P <0 .0 1)。试验确立了场强 1.0 2 5 k V/cm、脉冲宽度 5 0μs、连续 2次电脉冲为最佳电融合条件。摸索出的点击去核法 ,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 ,去核成功率达 90 % ,极显著高于吸引法的 6 8.3% (P <0 .0 1) ;其囊胚发育率为 34.1% ,显著高于吸引法的 18.0 % (P <0 .0 5 ) ,与挤压法 (2 0 .9% )相比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移核重构胚胎移植后 ,产
- 董雅娟柏学进李建栋M.D.VarisangaN.R.Mtango李云龙铃木达行
- 关键词:核移植技术体细胞细胞周期电融合
- 应用1.8mol/L乙二醇+蔗糖冷冻保存奶牛胚胎被引量:3
- 2000年
- 以 1 .8 mol/L乙二醇 +0 .1 mol/L蔗糖 +2 0 %FCS-m PBS和 1 .8mol/L乙二醇 +0 .0 5mol/L蔗糖 +2 0 %FCS-m PBS对奶牛胚胎进行了冷冻保存试验 ,并与以 1 .4 mol/L丙三醇 +2 0 %FCS-m PBS常规冷冻保存奶牛胚胎效果进行了比较。冷冻程序为 -7℃平衡 5min后植冰 ,平衡 1 0 min,然后以 0 .3℃ /min的速率降至 -3 3℃ ,直接浸入液氮中保存。胚胎解冻后的培养结果 ,3组之间的胚胎存活率 ,分别为 80 .0 %( 1 6/2 0 )、90 .5%( 1 9/2 1 )、90 .0 %( 1 8/2 0 ) ,差异不显著 ( P>0 .0 5) ;胚胎的囊胚孵化率 ,1 .8mol/L乙二醇 +0 .0 5mol/L蔗糖组达 81 .0 %( 1 7/2 1 ) ,极显著高于 1 .8mol/L乙二醇 +0 .1 mol/L蔗糖组的 3 0 .0 %( 6/2 0 )和 1 .4mol/L丙三醇组的 2 5.0 %( 5/2 0 ) ( P<0 .0 1 )。 1 .8mol/L乙二醇 +0 .0 5mol/L蔗糖组冷冻的 A级胚胎和 B级胚胎之间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 ( P>0 .0 5) ,但是 A级胚胎的囊胚孵化率 ( 1 0 0 %,1 1 /1 1 )显著高于 B级胚胎( 60 %,6/1 0 ) ( P<0 .0 5)。另外 ,胚胎解冻后透明带断裂对其发育率无影响 ;冷冻前胚胎在 1 .8mol/L乙二醇+0 .0 5mol/L蔗糖液中平衡 1 0 min和平衡 2 0 min,冷冻解冻后培养发育率差异不显著 ( P>0 .0 5)。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 1 .8mol/L乙二醇 +0 .
- 柏学进薛建华张新慧罗明玖李建栋张春兰梁坤董雅娟铃木达行
- 关键词:奶牛乙二醇蔗糖胚胎冷冻保存冷冻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