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门振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医药领域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乙肝五项
  • 1篇乙肝五项指标
  • 1篇乙型
  • 1篇阵列
  • 1篇中耳
  • 1篇中耳炎
  • 1篇渗出
  • 1篇渗出性
  • 1篇渗出性中耳炎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应用
  • 1篇提纯

机构

  • 5篇山东轻工业学...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济南市中医医...

作者

  • 7篇门振华
  • 2篇兰文军
  • 2篇王建成
  • 2篇林燕敏
  • 1篇王利振
  • 1篇李磊
  • 1篇张娟
  • 1篇孟霞
  • 1篇刘文涛
  • 1篇王庆西
  • 1篇郑兆敏
  • 1篇秦大伟
  • 1篇张雪梅
  • 1篇张唯伟

传媒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中耳炎120例
2004年
张雪梅门振华
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病机药理作用
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的分析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探讨检测下限、精密度、特异性、方法学比对和线性范围,评价基于流式细胞仪的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的分析性能。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试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肺癌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下限、精密度、特异性和线性范围;以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抗体识别抗原的专一性;检测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红素对CEA、Cyfra21-1和NSE检测的干扰作用;通过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比对,考察了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的准确性。结果 CEA、Cyfra21-1和NSE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71、3.97、2.27 pg/m L,批内精密度均≤10%,批间精密度均≤15%;特异性结果显示,CEA、Cyfra21-1、NSE的配对抗体能分别专一识别抗原,CEA与同源类似物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6(CEACAM6)、cyfra21-1与重组人细胞角蛋白18(CK18)、NSE与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NE)无明显交叉反应;三酰甘油、胆红素对血清样本检测无显著干扰作用,500 ng/m L的血红蛋白能够明显干扰Cyfra21-1(P<0.05)和NSE(P<0.05)的检测;流式微球阵列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CEA、Cyfra21-1、NSE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984 2、0.962 2、0.982 0;CEA、Cyfra21-1、NS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55.76 pg/m L^367.74 ng/m L、87.89 pg/m L^107.8 ng/m L、90.12 pg/m L^86.07 ng/m L。结论肺癌标志物流式微球阵列的分析性能符合要求。
张唯伟闫磊门振华林燕敏禚晨皓兰文军
关键词:肺癌标志物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嘉白菊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嘉白菊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嘉白菊总黄酮,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嘉白菊总黄酮收率和纯度为指标。结果: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35 mg/g以干树脂计,3 BV蒸馏水,3BV的70%乙醇依次洗脱,洗脱速度为2 BV/h,总黄酮回收率为95.4%,纯度为55.1%,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结论:D101大孔树脂对嘉白菊有较好的分离纯化作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门振华张光超王建成
关键词:大孔树脂总黄酮分离纯化
某校2002级新生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分析
2004年
门振华郑兆敏
关键词:乙肝五项指标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病学
一种小檗果咀嚼片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小檗果总苷粉为主要原料的咀嚼片,辅以各种辅料和矫味剂,在保证药效的同时提高了药物的口感,且各种添加剂均为可食用,对人体无害。采用的特殊的小檗果总苷粉提纯方法以及常规加工制片工艺,使得生...
秦大伟孟霞王建成王利振刘文涛张娟门振华刘书庆
文献传递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同功酶在肝脏疾病中检测的意义被引量:7
2004年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分为s-AST和m-AST两种同工酶,s-AST存在于细胞浆中,m-AST存在于线粒体内,两种同工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或人的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尤以心脏、肝脏含量最高。一般比血清中的浓度高数千倍。因此当细胞炎症、坏死时使m-AST迅速释放入血,因此测定m-AST可判定心脏、肝脏等的损害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门振华王庆西李磊
关键词: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肝脏疾病同功酶同工酶急性肝炎肝细胞损伤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及生物医学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基因测序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基础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测序技术测序精确,是常用的单基因病诊断技术,但通量较低,成本高;第二代测序技术测序通量提高,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代测序技术在测序通量、时间和成本方面都有极大改善;第四代测序技术还在实验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第四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林燕敏门振华陈业强兰文军
关键词:基因测序基因诊断生物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