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平
-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评价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探讨目标眼压设定和药物选用原则。方法 随机选择经随诊5年以上的门诊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6例(92眼),根据其初诊及末诊的视力、视野、眼底的检查情况,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分析一线药物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副作用,确定有效目标眼压的设定原则。结果 治疗前平均眼压25.2 mmHg,治疗后平均眼压16.2 mmHg ,共计89眼视功能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96.7%。结论 如果目标眼压可以下降到治疗前基线眼压的35%,眼压对视神经造成的损害将会停止。β阻滞剂类眼药目前仍然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用药,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者及时手术。
- 陈和平李国彦
-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疗效评价可行性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植入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 观察眼内容剜出术和眼球摘除术后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植入的效果。方法 对 36例 36眼行眼内容剜出术和眼球摘除术后的患者 ,行Ⅰ期及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 ,以矫正眼窝畸形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 2~ 12个月 ,36例均获良好效果 ,无感染、移位、义眼座脱出、眼窝塌陷 ,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是当前眼球摘除术或眼内容剜出术后眼窝整形的理想植入物。
- 陈和平李国彦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眼眶义眼座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切术远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各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CCAG) ,在施行YAG激光虹膜周切术 (YLI)治疗后的远期临床疗效并评估其适用范围。方法 对青光眼门诊中已施行YLI的各期CCAG患者随访 1年以上者 (1~ 8年 ,平均 3年 ) ,着重对眼压的控制情况、视功能 (视力和杯盘比 )的保持情况、激光孔的保持情况、周边房角的保持情况以及远期合并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 2 0 4例 (337眼 )各期CCAG中 ,YLI后有 87.5 % (2 95 / 337)的眼压及视功能保持稳定 ,其中 2 7.0 % (91/ 337)临床前期或早期患者效果最佳 ,基本达到“痊愈” ,而 6 0 .5 % (2 0 4 / 337)的发展期或晚期患者则需长期加点适量降眼压药方可控制眼压。另外有 12 .5 % (4 2 / 337)的发展期或晚期患者眼压仍未能控制 ,需用其它治疗或施行手术。结论 YLI对CCAG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尤其对临床前期或早期患者效果最佳 ,对绝大部分发展期或晚期患者施行YLI后加点药可以控制眼压 ,从而避免施行手术。
- 王腊珍陈和平李国彦
- 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适应证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远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各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青) ,在施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YAG laser iridecto-my,YL I)治疗后的远期临床效果并评估其适用范围。方法 对青光眼门诊中已施行YL I的各期慢闭青患者随访一年以上者(1~8年,平均3年) ,着重对眼压的控制情况、视功能(视力和杯盘比)的保持情况、激光孔的保持情况、周边房角的保持情况、以及远期合并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2 0 4例(337只眼)各期慢闭青中,YL I后有87.5 % (2 95 /337)的眼压及视功能保持稳定。其中2 7% (91/337)临床前期或早期病人效果最佳,基本达到“痊愈”;而6 0 .5 % (2 0 4 /337)的发展期或晚期病人则需长期加点适量降眼压药方可控制眼压。另外有12 .5 % (42 /337)的发展期或晚期病人,眼压仍未能控制,需用其它治疗或施行手术。结论 Nd: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对慢闭青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对临床前期或早期患者效果最佳;对很大一部分发展期或晚期病人,施行YL I后加点药可以控制眼压,从而避免了手术。
- 陈和平李国彦
- 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疗效分析眼压
- 氩激光房角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闭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1999年
- 本文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慢闭青)患者行氩激光房角成形术(ArgonLaserGonioplasty,ALG),企图拉开粘连以恢复或改善滤帘的解剖位置和引流功能。现将1994年7月至1996年2月两年间所治疗的40例53眼进行初步总结分析,本组...
- 李国彦陈和平吴其瑞洪玉敏王晋瑛
- 关键词:青光眼闭角型氩激光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激光治疗34例报告
- 1997年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激光治疗34例报告武汉市第一医院眼科(430022)陈和平李国彦本文统计我科1993年11月至1996年11月,用OPTONVISULASYAGE激光机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的患者,共计34例40眼,现将结果报告...
- 陈和平李国彦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后囊膜混浊激光疗法
- 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切割治疗膜性白内障(附133眼临床观察)
- 1992年
- 膜性白内障不论膜的厚薄对视力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了增进视力均需再次施行手术加以切开或切除。部分机化膜十分坚硬结实,并常和周围的虹膜、睫状体、及玻璃体紧密粘连,术中容易造成组织损伤产生各种并发症。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
- 李国彦陈和平
- 关键词:白内障激光疗法
- 盐酸卡替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前后的眼压脉动幅度观察
- 2011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用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后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9例32只眼。给予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1周,2次/d。用动态轮廓眼压计测量患者用药前后的眼压、眼脉动幅度,同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比较用药前后眼压及眼脉动幅度的变化,并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用药前后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用药前后眼压分别为(22.76±4.29)、(17.79±2.93)mm Hg(1mm Hg=0.133kPa),眼脉动幅度分别为(3.47±1.00)、(2.63±0.86)mm Hg。患者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前后的眼压与眼脉动幅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4,0.364;P=0.011,P=0.040)。眼压及眼脉动幅度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无相关性。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用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后眼压及眼脉动幅度均有显著降低,眼压与眼脉动幅度有正相关性。眼压及眼脉动幅度与血压及心率无相关关系。
- 李培凤程旭康虞峰陈和平
- 关键词:动态轮廓眼压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
- 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并发交感性眼炎
- 1992年
- 患者陈××男性55岁住院号315101989年7月19日入院双眼患老年性白内障,1988年7月6日右眼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视力0.6(-4.50D、S=1.2),近视力1.0。1年后,左眼白内障亦相继成熟,于1989年6月8日行囊外摘出术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视力0.3。出院后两周(左眼术后35天),突感双眼视力模糊,以左眼为重。左眼疼痛、羞明、流泪,充血。于1989年7月19日再次入院。视力右眼0.6/0.8,左0.2/0.4,
- 李国彦陈和平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交感性眼炎
- 青光眼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比较分析
- 2011年
- 目的:观察比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以及正常人的眼压,眼脉动幅度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9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15例,正常人20例,用动态轮廓眼压计测量其眼压及眼脉动幅度,同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运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的平均眼压为25.42±9.95mmHg,OPA为3.84±0.88mmH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的平均眼压为23.12±5.47mmHg,OPA为3.29±0.90mmHg;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的平均眼压为16.52±2.23mmHg,OPA为1.85±0.47mmHg;正常人组的平均眼压为16.31±2.67mmHg,OPA为2.47±0.80mmHg。前两组与后两组之间的眼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四组之间的OPA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的眼压及眼脉动幅度之间存在着弱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OPA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眼压与OPA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
- 李培凤王晋瑛陈和平陈丹
- 关键词:青光眼眼压动态轮廓眼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