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忠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省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场
  • 1篇低场MRI
  • 1篇血性
  • 1篇神经鞘瘤
  • 1篇缺血性坏死
  • 1篇转移瘤
  • 1篇椎管
  • 1篇椎管内
  • 1篇椎管内神经鞘...
  • 1篇坏死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转移
  • 1篇脊柱转移瘤
  • 1篇骨头
  • 1篇股骨
  • 1篇股骨头
  • 1篇股骨头缺血

机构

  • 3篇河北省峰峰集...

作者

  • 3篇陈国忠
  • 2篇刘涛
  • 2篇霍现英
  • 2篇司丽亚
  • 2篇张玉祥
  • 2篇张贵平
  • 2篇李永军

传媒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核磁共振增强在低场MRI中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①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增强在低场MR I中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13例的MR I表现及核磁共振增强征象和发病部位。③结果本组病例肿瘤均为单发,T1W I肿瘤呈长椭圆形边界清楚的等、低混杂信号,T2W I表现为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增强后肿瘤与临近脊髓及硬膜囊的关系更加清楚。低场强核磁共振增强对椎管内神经鞘瘤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3.3%。④结论低场强核磁共振检查可作为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敏感检查方法,对术前定位、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司丽亚刘涛陈国忠李永军张贵平张玉祥霍现英
关键词:神经鞘瘤椎管内核磁共振成像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①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脊柱转移瘤的MR表现。③结果24例脊柱转移瘤共57个椎体受累,全组病例均有信号异常,其特点依破坏类型而异。椎体病理性骨折6例,附件破坏9例,椎旁肿块7例,跳跃式分布14例。④结论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陈国忠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核磁诊断
2004年
①目的 探讨核磁成像检查(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的可靠性。②方法 3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全部采用GE Signa Profile SYS#0.2TMR机进行检查。③结果 34例中57个病灶,观察(8个病灶,8/57,14%)MR图像A型(脂肪信号型)表现,病灶保存正常脂肪信号,只是在病灶周围存在硬化带信号;当存在大量炎症、血管肿胀或伴有亚急性出血时,观察到B型(血液信号型)MR图像结果(12个病灶,12/57,21%),T1WI,T2WI均为高信号强度类似亚急性出血;如果炎症加重、过度充血、纤维化及硬化出现导致股骨头大量脂类减少,观察到C型(水样信号型)的表现(16个病灶,16/57,28%),T1WI低信号强度和T2WI高信号强度组成;当纤维化及硬化占优势时,看到(24个病灶,24/57,42%)D型(纤维组织信号型)病灶,T1WI,T2WI像病灶均为低信号。在T2WI像上看到(22个病灶,22/57,39%)低信号带内出现高信号强度带既"双线征",双线征为硬化带内侧出现充血和/或炎症内肉芽组织增生。④结论 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最敏感、最具特异性(达100%),ANFH骨髓变化指征早期估价中MRI的成像方式为首选,"双线征"特殊表现为缺血性坏死的定性诊断。
霍现英张玉祥陈国忠张贵平李永军刘涛司丽亚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