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 作品数:1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内源性大麻素对缺氧缺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背景急性视网膜缺血缺氧性损伤在眼科较为常见,如青光眼急性发作、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可引起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损伤,并可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死亡。内源性大麻素(CB)及其受体(CBR)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外伤、缺血、炎症及中毒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在缺氧缺糖损伤中内源性CB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取6周龄正常C57BL/6J小鼠眼球,制备小鼠视网膜垂直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和验证CB1R和CB2R在RGCs中的表达。10只C57BL/6J新生鼠浸入75%乙醇消毒后取眼球,在冰上预冷的DMEM培养基中分离视网膜进行RGCs原代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培养细胞中RGCs标志物Brn3a的阳性表达并确定培养细胞中CB1R和CB2R的表达。将原代培养14 d的RGCs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氧糖剥夺(OGD)组,分别用完整培养基+体积分数95%空气+体积分数5%CO2和无糖培养基+体积分数95%N2+4%CO2+体积分数1%O2条件下培养20 h。采用JC-1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变化和RGCs的形态变化。各组细胞分别给予1μmol/L CB1R拮抗剂SR141716A、1μmol/L CB2R拮抗剂SR144528以及5μmol/L、10μmol/L CB1R和CB2R激活剂WIN 55212-2,采用MTT法比较各组RGCs存活率。结果正常C57BL/6J小鼠视网膜全层均可见CBR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培养的RGCs大小均匀,多呈多角形,细胞间轴突细长并形成网络,细胞中Brn-3a表达阳性;OGD组培养的细胞皱缩或形成碎片,多数细胞轴突消失,Brn-3a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正常对照组RGCs中JC-1染色显示,线粒体的黄色荧光明显强于OGD组,表明OGD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MTT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RGCs存活率为(100.00±13.87)%,明显高于OGD组的(89.52±1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8.065,P=0.008);SR141716A和SR144528作用后OGD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16.63±22.21)%和(112
- 沈雨濛林中乔刘诗亮田凯琳陈媛媛沈吟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新型Micron Ⅳ视网膜影像系统在三种小鼠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 观察新型MicronⅣ视网膜影像系统检查在3种小鼠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分别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组、N-甲基-N-亚硝脲(MNU)模型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模型组.应用MicronⅣ视网膜影像系统对3种模型组小鼠行眼底彩色照相;OIR模型组、MNU模型组小鼠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MNU模型组、NMDA模型组小鼠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 OIR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网膜血管高度扩张、纡曲,走形僵直;FFA检查可见形态异常、分布紊乱的新生血管丛,荧光渗漏致玻璃体混浊;OCT检查可见视网膜前纤维血管组织及纡曲扩张血管后方粗大的阴影暗区.MNU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盘呈蜡黄色萎缩,视网膜无明显色素性改变;FFA检查可见视网膜血管轻微变细;OCT检查可见视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不明显;ERG检查结果显示,a、b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建模型后2、3d最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分别为(15.38±4.36)、(13.78±5.52) μV,明显下降.NMDA模型组小鼠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痉挛纡曲;ERG检查结果显示,a、b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建模型12、24 h最大混合反应b波振幅分别为(72.28±7.18)、(65.35±9.18) μV,明显下降.结论 Micron Ⅳ视网膜影像系统能实时、无创观察视网膜结构和功能.
- 刘诗亮沈吟陈媛媛胡单萍田凯琳陈长征邢怡桥
- 关键词:诊断显像荧光素血管造影术视网膜电描记术
- 大麻素类药物对小鼠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
- 目的 探究大麻素类药物在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对8~12周的C57/BL小鼠行腹腔注射MNU(60 mg/kg)造成视网膜光感受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PBS做对照组,小鼠球旁注射浓度为60 μmol...
- 陈媛媛邢怡桥沈吟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眼前段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活体眼表组织结构特征与功能变化的非侵入性图像诊断技术,可作为观察眼表组织在细胞水平的损伤以及纵向监测其修复过程的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IVCM分析眼部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尤其是眼前段疾病。在角膜炎的鉴别、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型、角膜神经的再生修复、睑板腺和眼表疾病的评估、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青光眼的手术评价等方面IVCM均发挥一定作用。IVCM因能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和微观结构,其临床应用仍在不断向更多疾病的诊治扩展。
- 龙婷邢怡桥陈媛媛
- 关键词:共聚焦显微镜活体眼前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视网膜研究中的应用
- 陈媛媛邢怡桥沈吟
- 应用Micron Ⅳ视网膜成像系统开展小鼠眼科模型的分析及评价
- 目的 应用Micron Ⅳ视网膜成像系统,对不同的小鼠眼科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利用Micron Ⅳ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腹腔注射N-甲基-N-亚硝脲(MNU)1、2、3 d致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变性、玻璃体腔...
- 刘诗亮陈媛媛田凯琳邢怡桥沈吟
- 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利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研究NMDA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的关系。方法: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NMDA 10,20,30nmol,产生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通过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ERG);在组织学水平通过视网膜HE染色、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全视网膜铺片Brn-3a免疫荧光染色及RGCs计数观察术后6h,12h,24h,48h,7dRGCs的损伤情况。结果:NMDA干预后24h,RGCs数量明显减少,内丛状层厚度变薄。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迂曲痉挛;ERG显示a波和b波潜伏期的变化不大,b波振幅下降。光镜下可见RGCs密度逐渐降低;视神经轴索呈退行性变,与NMDA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GCs计数显示NMDA诱导的RGC减少主要集中于术后1d,24hRGCs数量减少83.97%(P<0.01)。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NMDA可在不影响眼压的情况下诱导RGCs的显著减少和功能损害,与急性青光眼性损伤具有相似性,可为视神经保护研究提供研究条件。
- 刘诗亮陈媛媛胡单萍田凯琳江梦南罗雪沈吟邢怡桥
-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NMDA兴奋毒性
-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降眼压及视网膜神经保护机制
- 2015年
-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眼部和视网膜中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广泛存在于整个眼球,分布和功能具有组织特异性.大麻素在许多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主要与其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对氧化应激的调制作用有关.利用药物调制内源性大麻素受体或与大麻素合成、运输及分解相关的酶类,被证明是这些疾病传统治疗之外的一种有效替代.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及其在眼组织中的定位,大麻素信号通路及其在眼部疾病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其中,不仅基于降低眼内压,还从视网膜神经保护方面,特别关注了大麻素在视网膜变性疾病中的药理作用和机制.针对眼部大麻素系统的分子干预,可为眼部疾病的基础研究以及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 刘诗亮陈媛媛邢怡桥
- 关键词:大麻素神经保护视网膜变性疾病
- 大麻素在眼科的研究进展
- 陈媛媛邢怡桥沈吟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髓系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被认为是炎症反应中的关键参与者。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发生在全身任何血流供应的组织或器官,是许多疾病预后不良和高死亡率的原因,而TREM-1参与了多种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TREM-1在肠、肝、肾、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付淼袁静陈媛媛杨安怀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