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梦认同的意义、维度及路径被引量:5
- 2014年
-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认同也因此具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三个维度。把对国家、民族和自我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国梦认同的必要之举,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以增强中国梦的说服力,弘扬民族文化以增强中国梦的凝聚力,改善社会民生以增强中国梦的亲和力,健全监管机制以增强中国梦的约束力,拓展宣传渠道以增强中国梦的感召力。
- 陈晓杰
- 关键词:中国梦维度
- 中国梦背景下的国人自我认同
- 2015年
-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是个体依据个人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可见,自我认同并不是先天俱来的,它是每个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个体在进行不断地反思之后所形成的自我。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个体的自我认同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 陈晓杰
- 关键词:自我认同中国梦外部环境社会学家吉登斯
- 当前国内外中国梦研究现状评述
- 2014年
- 中国梦是近现代以来国人一直努力追寻的梦想,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对它的探讨和研究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迁。今天,在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的背景下正式提出中国梦,这必将对我国及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政党、社会阶层以及个人都给予中国梦足够的重视和思考,所以,作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梦的研究成果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梳理国内外研究中国梦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给予归纳和评述,是研究中国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 陈晓杰
- 关键词:中国梦整体性
- 中国梦国际认同现状分析
- 2014年
-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梦的国际价值,以及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梦采取一种理解、支持和赞同的态度,中国梦获得了普遍的国际认同。同时,由于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国家利益的不同,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同状况也不尽相同,甚至出现很多蓄意歪曲、抨击和丑化中国梦的情况,致使中国梦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些认同危机。能否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关系到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应不遗余力地强化中国梦的国际认同。
- 陈晓杰
- 关键词:中国梦
- 中国梦背景下的国人自我认同
- 2015年
-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情形下,国人的自我认同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梦的提出为自我认同提供了新契机,也给自我认同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通过发挥个体心理机制和社会影响机制的作用,同时辅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手段,把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到国人自我认同的规范和准则之中,使自我认同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内涵相呼应,这既是实现国人自我认同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 陈晓杰
- 关键词:中国梦自我认同
- 当前国内外中国梦研究现状评述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梦是近现代以来国人一直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对它的探讨和研究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深入。在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的背景下正式提出中国梦,这必将对我国及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政党、社会阶层以及个人都给予中国梦足够的重视和思考。作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梦的研究成果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梳理国内外研究中国梦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给予归纳和评述,是研究中国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 陈晓杰
- 关键词:中国梦整体性
-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研讨会”纪要
- 2014年
- 2014年7月19日,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入研讨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和实践创新,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研讨会。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主持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致欢迎辞。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秦宣教授,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委党校周春明教授,学会前任会长、北京大学闫志民教授,学会秘书长李淑琴等出席研讨会。
- 路克利陈晓杰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