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云
作品数:
6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韦嘉瑚
卫生部
李惠章
卫生部
段闽江
北京医院
施发表
北京医院
陈旭
北京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肿瘤
4篇
CT
4篇
CT诊断
2篇
腺肿瘤
2篇
老年
2篇
疾病
1篇
胆管
1篇
动脉
1篇
胰腺
1篇
胰腺肿瘤
1篇
影像
1篇
影像学
1篇
影象诊断
1篇
脂肪
1篇
脂肪瘤
1篇
肾上腺
1篇
肾上腺机能减...
1篇
肾上腺皮质
1篇
肾上腺皮质疾...
1篇
前间隙
机构
5篇
北京医院
1篇
卫生部
作者
6篇
陈海云
3篇
韦嘉瑚
2篇
李惠章
1篇
陈旭
1篇
刘梅力
1篇
陈涓
1篇
周季
1篇
武生平
1篇
施发表
1篇
段闽江
1篇
张华
传媒
2篇
中华放射学杂...
1篇
中华老年医学...
1篇
临床放射学杂...
1篇
中国实用外科...
1篇
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1篇
1996
2篇
1995
2篇
1994
1篇
1990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结肠脂肪瘤的影像学探讨
被引量:3
1994年
结肠脂肪瘤的影像学探讨武生平,陈海云,周季,桑新亭,宝金良肠道脂肪瘤很少见,仅占肠道良性肿瘤的4%,其中2/3~3/4发生在结肠 ̄[1]。笔者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脂肪瘤作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率,指导治疗。一、一般资料:男1例,女5例。年龄...
武生平
陈海云
周季
桑新亭
宝金良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脂肪瘤
影象诊断
全文增补中
老年前列腺疾病的CT诊断(附120例分析)
被引量:10
1994年
为了估价CT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价值,笔者对120例全部经CT检查的病例作了研究。有关前列腺大小与年龄的关系,在120例中其大小尽管有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大的趋势,但均未超过正常数值范围。120例中36例为前列腺癌,84例前列腺肥大。CT表现为密度不均、结节、精囊角变钝或消失;此多见于前列腺癌,亦见于前列腺肥大。然而CT的复合征象主要见于前列腺癌,只是阳性率相对较少。重要的是CT对前列腺的良、恶性鉴别是困难的。但对病变的延伸范围及前列腺癌的分期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陈海云
李惠章
韦嘉瑚
陈志
刘梅力
关键词: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肿瘤
CT
胃肠道疾病的CT诊断
1995年
胃肠道疾病的CT诊断北京医院CT室(100730)陈海云钡剂造影和内镜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CT是其辅助检查手段。在胃肠道病中CT的主要作用系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定能否行根治手术以及观察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和复发等情况。CT发现肿瘤...
陈海云
关键词:
胃肠道疾病
CT
消化道肿瘤
胰腺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1990年
一、胰腺的正常CT解剖胰腺外形狭长,位于上腹部腹膜后的肾前间隙内,横跨第1~2腰椎之间,其前方为后腹膜壁层,后方为肾前筋膜。一般CT难以确定胰腺颈部,头部是最宽部分,
韦嘉瑚
陈海云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T诊断
腹膜壁层
前间隙
总胆管
局部淋巴结
94例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的CT诊断及评价
被引量:16
1995年
本文总结了94例肾上腺功能性疾病临床生化、B超、CT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1例(皮质腺瘤48例,皮质增生13例),皮质醇症33例(皮质腺后18例,皮质增生11例,腺癌4例).用1.5~3mm薄层扫描,醛固酮瘤CT定位准确率达93.3%;皮质腺增生(醛固酮症13例,皮质醇症11例)术前定位准确率83.3%。手术前91%CT可鉴别腺瘤或增生。本文讨论了皮质醇腺瘤和醛固酮腺瘤、腺瘤和增生、肾上腺增生和正常肾上腺的鉴别。还讨论了肾上腺“假瘤”的鉴别。结论是高分辨率肾上腺CT结合临床生化,对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为首选检查法,定位准确率最高,个别病例必要时可行经肾上腺静脉取血作内分泌测定。
韦嘉瑚
段闽江
陈旭
施发表
陈海云
关键词:
肾上腺机能减退
CT
老年人查体发现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的CT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996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与年龄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复习298例老年人查体的CT片,观察蝶鞍部位颈内动脉区钙化情况。结果298例中,164例有虹吸部钙化,其中82例钙化同侧发生过短暂性脑供血不足,20例发展为脑血栓,2例发生脑出血;无钙化者134例中,38例发生过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其中8例发展为脑血栓。经卡方检验,有无钙化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钙化可能仅作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征象而存在。
李惠章
陈海云
张华
陈涓
关键词:
颈动脉
CT分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