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津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移植片内皮细胞形态学观察
- 目的: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P)透明植片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与植片失活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 Topcon SP—2000P 型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及 IMA...
- 杨丽霞余鹰翔陈艳津
- 文献传递
- 抗VEGF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相关疾病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陈梅珠王云鹏陈小红郑祥榕郑宏华陈艳津江川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均可引起眼底新生血管相关疾病。它临床致盲率高,治疗棘手,一直是世界医学难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重要的内源性新...
- 关键词:
- 关键词:注射治疗
- 角膜产钳伤致后弹力层破裂1例
- 2008年
- 患者,女性,50岁,2007年1月12日因右眼干涩不适感7d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为右眼1.2,左眼1.0。右眼结膜充血+,睑结膜面见少许滤泡、乳头,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睑位置正常,眼球大小和运动正常,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光滑、完整,基质层透明,后弹力层可见3处破裂纹,呈斜形条纹(见图1),其中2处后弹力层有脱离,
- 庄雪梅姚艳娇陈永和陈艳津
-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探讨
- 2017年
- 目的:探析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该患者为笔者所在科2016年11月28日收治,双眼反复红痛同时视力下降3年,视力下降前双眼反复红痛,无明显诱因。随着病情进展病灶渐变为边界整齐、色素萎缩性瘢痕,同时还有视盘水肿及充血等现象。患者共入院3次,每次病情呈渐进性发展。患者首次入院后行全身激素治疗,右眼行激光虹膜周切术,第二次入院后给予全身与局部激素治疗,辅助补钾保胃及抗感染等治疗,第三次入院予以甲强龙1000 mg大剂量冲击治疗,同时予以补钾、保胃、补钙、降眼压等相关治疗。结果:眼部检查可见中度前葡萄膜炎症表现,例如虹膜后粘连、角膜后沉着、房水细胞与闪辉等现象,急性期眼底检查可见多发有团状黄白色病灶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毛细血管层,大小不一,数量较多,出现于视盘附近。复发炎症表现为前房与玻璃体炎症及脉络膜瘢痕外围水肿,发展到后期已经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患者考虑为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治疗后患者水肿部分消失,炎症吸收,视力有效改善。结论: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有很多不同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及漏诊,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降低误诊及漏诊率,应根据患者症状结合临床检查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
- 陈艳津
- 关键词:多灶性脉络膜炎全葡萄膜炎
-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探讨
- 目的:探析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该患者为我科2016年11月28日收治,双眼反复红痛同时视力下降3年,视力下降前双眼反复红痛,无明显诱因。结果:团状黄白色病...
- 陈艳津
- 关键词:多灶性脉络膜炎全葡萄膜炎
-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R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1-02/2013-02我院共有9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两组病患均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观察组病患术前向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照组病患只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1%(32/45),优良率为89%(4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3/45),71%(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9.64±2.27mL,眼内压为13.64±3.27mmHg,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21±3.14mL,16.00±3.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还能减少水肿,提升效果,安全性好,临床值得推荐。
- 王云鹏陈梅珠陈国苍陈艳津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部分板层角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皮样瘤术后屈光状态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比较部分板层角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角膜皮样瘤术后屈光状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膜皮样瘤患者,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对照组实施部分板层角膜移植,对比两组患者屈光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视力屈光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皮样瘤,治疗效果好,术后易恢复,不良反应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云鹏陈梅珠陈国苍陈艳津
-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角膜皮样瘤屈光状态
- 黄斑格珊样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黄斑格珊样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共有178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黄斑区格珊样光凝。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9例...
- 王云鹏陈梅珠陈艳津陈国苍
-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