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飞 作品数:7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浦珠母贝三亚养殖群体生长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24 2012年 随机测定200个2龄合浦珠母贝三亚养殖群体的壳长(X1)、壳高(X2)、壳宽(X3)、顶点-腹缘长(X4)、韧带槽长(X5)、韧带槽宽(X6)和体重(Y)7个性状指标,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进行各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大小的剖分。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除韧带槽宽外,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与壳长的相关系数最大(0.9228)。壳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5083),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壳宽与体重、壳高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但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均较小,两者主要通过壳长间接影响体重,壳宽、壳高是影响体重的次要因素。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贝壳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97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高、壳宽估计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0.6873X1+0.3182X2+0.9379X3-43.2267。本研究结果为合浦珠母贝育种过程中测量性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飞飞 黄桂菊 陈明强 油九菊 李有宁 吴开畅 邢孔武 喻达辉关键词:合浦珠母贝 形态性状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合浦珠母贝鳃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研究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合浦珠母贝鳃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合浦珠母贝鳃结构属于异丝鳃型,由左右两侧各两个鳃瓣组成,每个鳃瓣由内外鳃瓣组成。鳃丝由主鳃丝和普通鳃丝组成,主鳃丝在鳃瓣中主要起支架作用。两根主鳃丝之间的9~12根鳃丝由簇... 陈飞飞 黄桂菊 油九菊 郝博飞 喻达辉关键词:合浦珠母贝 组织学 电镜 文献传递 合浦珠母贝鳃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被引量:2 2012年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典型的滤食性瓣鳃类动物,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珍珠养殖贝类。本研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合浦珠母贝鳃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鳃结构属于异丝鳃型,左右两侧各2个鳃瓣,每个鳃瓣由内鳃瓣和外鳃瓣组成。鳃瓣由主鳃丝和普通鳃丝构成,主鳃丝在鳃瓣中主要起支架作用,每2根主鳃丝之间的9~12根普通鳃丝由"簇内连接"(intrabunchial junction)相连成簇。普通鳃丝之间通过"丝间连接"(interfilament junction)相连,丝间连接的上皮细胞与普通鳃丝的扁平细胞结构一样,为鳃的呼吸上皮。丝间连接的存在扩大了鳃的表面积,这种结构有助于进行气体交换。主鳃丝和普通鳃丝表面有前纤毛和侧纤毛,与食物运送和气体交换有关。普通鳃丝表面的纤毛为典型的"9+2"型微管结构。 陈飞飞 黄桂菊 油九菊 郝博飞 吴开畅 李有宁 陈明强 范嗣刚 喻达辉关键词:合浦珠母贝 组织学 电子显微镜 合浦珠母贝群体选育及鳃结构研究 本论文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合浦珠母贝三亚、北海和徐闻养殖群体的形态特征,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回归方程;利用北海、徐闻和三亚养殖群体的合浦珠母贝进行双列杂交,成功建立3个种群内自繁群体及6个种群间杂交群... 陈飞飞关键词:合浦珠母贝 通径分析 双列杂交 配合力 杂交优势 群体选育 文献传递 合浦珠母贝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AC)15探针和磁珠富集法构建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基因组DNA微卫星富集文库。随机挑选2097个克隆进行筛选,得到483个候选克隆(23.03%),对其中135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发现122个克隆含有微卫星重复单元(90.37%)。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最终得到65个具有特异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53.28%),其中包含85个微卫星 DNA结构域,其中完美型(perfect)70个,占82.36%;非完美型(imperfect)7个,占8.24%;混合型(compound)8个,占9.41%,重复次数主要分布在5-20(95.74%),平均重复次数为7.83,(AC/GT)n重复所占比例最高(75.53%)。基于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引物,获得11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本研究为开展合浦珠母贝分子育种及资源评价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油九菊 范嗣刚 黄桂菊 郝博飞 陈飞飞 喻达辉关键词:微卫星 磁珠富集 合浦珠母贝3个养殖群体双列杂交F1代的生长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为开展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遗传改良和培育优质新品种,作者利用合浦珠母贝北海养殖群体(B)、徐闻养殖群体(X)和三亚养殖群体(S)进行双列杂交,获得3个种群内自繁群体及6个种群间杂交群体。对8月龄F1代的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4个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组合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各性状值普遍高于自繁群体,其中S(♀)×B(♂)和S(♀)×X(♂)杂交组合的各性状值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三亚群体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大,S(♀)×X(♂)组合各性状特殊配合力最大,其次是S(♀)×B(♂)组合。杂交子一代4个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0.24%~52.62%)。不同杂交组合间和不同性状间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其中,S(♀)×B(♂)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明显,其反交组合B(♀)×S(♂)杂交优势程度不高,且在壳宽上表现出较低的杂种优势率(0.24%);S(♀)×X(♂)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比反交组合X(♀)×S(♂)高。体质量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均高于其他3个性状。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杂交群体性状的改进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基础。 黄桂菊 陈飞飞 刘宝锁 范嗣刚 刑孔武 喻达辉盐度和饵料种类及浓度对大珠母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静水清滤法对大珠母贝稚贝的滤水率进行研究。在自然海水盐度(33‰)、水温28℃条件下,不同金藻浓度(0.5×105、1.0×105、1.5×105、2.0×105、2.5×105个/mL)的滤水率随藻浓度增加先升后降,当浓度为1.5×105个/mL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9 L/h),且满足幂函数关系y=0.0098x0.7097(r=0.9935)。盐度为30‰时,分别投喂金藻(1.5×105个/mL)和扁藻(0.8×105个/mL),结果表明,在前2 h内稚贝对金藻的滤水率大于扁藻,3 h时稚贝对金藻和扁藻的滤水率相近,3 h后稚贝对扁藻的滤水率大于金藻。不同盐度(24‰、27‰、30‰、33‰、36‰)下,稚贝对扁藻(0.8×105个/mL)的滤水率随盐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当盐度为30‰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36 L/h)。 郝博飞 黄桂菊 喻达辉 油九菊 陈飞飞 范嗣刚关键词:滤水率 饵料浓度 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