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瑞宝
- 作品数:1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第三类磁点群的Molien函数
- 1993年
- 本文把Landau连续结构相变对称理论中的Molien函数计算公式推广到磁群共表示情形,导出了所有第三类(共58个)Shubnikov磁点群的Molien函数,这些函数可以直接应用于连续磁相变的对称理论。
- 钟立军陶瑞宝
- 关键词:磁相变结构相变
- FeRh合金顺磁到铁磁相变的对称理论
- 1992年
- 应用第二类相变的对称理论于磁性体系,导出了不同于幺正群情形的共表示的Molien函数;讨论了FeRh合金的对称破缺方向;发现由于磁群的共表示非磁群的真正同态,共表示意义下的等价不可约表示可导致不同的对称破缺;存在O_h^1θO_h^1→C_(4v)~1θ[D_(4h)~1-C_(4v)~1]的连续磁相变,与实验结果一致。
- 钟立军陶瑞宝
- 关键词:铁合金铑铁磁性顺磁性
- 有限分枝分形上的自迴避迹行走
- 1989年
- 本文考虑在Sierpinski gasket及分支Koch曲线上的自迴避迹行走,运用实空间重整化群技术求出了相应的关联长度临界指数v。结果表明,在Sierpinski gasket上,自迴避迹行走与自迴避行走属同一普适类;而在较高分枝度(R_(max)>3)的Koch曲线上,两者属不同普适类。
- 郑大昉林志方陶瑞宝
- 关键词:聚合物链
- 两个量子窄区串联时的绝热输运和欧姆输运
- 1991年
- 利用Landauer公式的多通道推广形式,研究了两个不相等的量子窄区在串联情形下的绝热输运和欧姆输运。这两个窄区以一个密闭的空腔相连接,计算结果表明绝热输运导致窄区电阻的非相加性,而非绝热输运服从欧姆相加规则。这与实验定性一致。
- 蒋祺沈顺清陶瑞宝
- 自旋为1的Easy-plane Heisenberg模型中的新方法
- 1995年
- 引入一种新的变换方法(特征角自旋算子变换)探讨了自旋为1的Easy-plane Heisenberg铁磁体的自旋波行为,计算了体系的基态能量,自发磁化强度和元激发谱,并与其他方法和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
- 周磊陶瑞宝
- 关键词:自旋波
- 重大研究计划“理论物理学及其交叉科学若干前沿问题”结题综述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综述了重大研究计划"理论物理学及其交叉科学若干前沿问题"实施8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列举了参加成员的创新成果和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的贡献。
- 欧阳钟灿万梅香陈润生赵光达陶瑞宝黄涛梅良模彭堃墀
- 关键词:理论物理
- 周期性悬浮体有效粘滞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1989年
- 在本文中我们导出一组积分方程,借此可以确定不可压缩牛顿流体中位于周期点阵上的任意形状粒子的有效粘滞率张量,而且解的有效性不再受低粒子浓度的限制,并建立了等价流体的最普遍的本构方程。利用简单近似,我们导出了立方对称悬浮体的有效粘滞率的简便公式,并在相当宽的粒子浓度区间给出合理的结果。我们用多项式近似精确地计算了柱列阵的有效粘滞率张量。
- 顾国庆陶瑞宝
- 关键词:悬浮体流体动力学
- 凝聚态物理的新进展——分数物理
- 1993年
- 分数电荷、分数统计和分数维物质——分形是近十年来凝聚态物理学中几项突破性的新进展。长期以来凝聚态物理中都是与整数打交道,80年代初期开始,才涉足这一分数领域。1.分数电荷——孤子分数电荷的概念源于60年代基本粒子中的夸克或层子模型。按此类模型,认为质子、中子、介子等基本粒子是由更为基本的“夸克”子组成,而“夸克”子带的电荷是电子电荷的±1/3和±2/3,即具有分数电荷。最后证实这种假定仍然是当今高能物理学的目标之一。后来,在70年代中期,从理论上论证了在一个整数电荷的粒子场中出现带有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这一理论的新思想,在1981年被美国物理学家苏武沛和施里弗(J.Schrieffer)
- 陶瑞宝
-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
- 《凝聚态物理学》(冯端和金国钧著)一书的读后感被引量:1
- 2015年
- 凝聚态物理学是近30-40年来在物理学领域"凝聚"出来的一个热门词汇,它代表了物理学中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在它的名义下凝聚了以前已经广为研究的固体物理和近30-4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软"物质物理,其中包括了液晶、乳胶、聚集物、电磁流体、多相流体、颗粒体等,乃至包括生命物体中的聚集体;
- 陶瑞宝
- 关键词:固体物理多相流体聚集体
- 电场方向对电流变液剪切应力的影响被引量:4
- 1996年
-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电场方向对电流变液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流体中自发倾斜链的形成,剪切应力对电场方向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并且在某些特定方向应力会显著增强 一种关于电流变液理想结构的理论模型计算证实了该结果,这样人们可通过选择电场的最优方向来增强电流变效应,而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
- 王作维林志方陶瑞宝
- 关键词:电流变液剪应力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