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院高血糖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入院高血糖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1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次日清晨采集血样,测定血糖、胰岛素、肝肾功能、N末端B型脑钠肽原,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对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30d内全因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按入院血糖分为四组(Q1~4),Q3、Q4组住院天数明显高于Q1、Q2组(P<0.05);各组30d全因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高血糖是30d 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血糖每升高1mmol / L,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26倍[OR (95% CI):1.352(1.061~1.511),P<0.01]。(3)血糖为8 mmol/L时,预测30d全因死亡的敏感度80%,特异度51%;血糖10mmol/L时,敏感度52%,特异度81%。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高血糖不仅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还与近期预后不良有关。
- 全军民姚琪陶袁邱樑任颖
-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转归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对比剂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对比剂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拟行造影术的糖尿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0 mg阿托伐他汀组和80 mg阿托伐他汀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3d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80 mg.术前和术后第1、2天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和血清肌酐(Scr)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20 mg阿托伐他汀组术前CysC、GFR、尿RBP、hs-CRP分别为(0.78 ±0.35) mg/L、(104±16) ml/min、(0.47±0.15) mg/L、(3.7±1.0)mg/L,术后第1天分别为(1.00±0.46) mg/L、(85±8)ml/min、(0.80 ±0.19) mg/L、(7.8 ±1.1)mg/L,术后第2天分别为(0.94±0.14) mg/L、(93±18) ml/min、(0.71±0.23) mg/L、(9.9±1.2) mg/L.80 mg阿托伐他汀组术前CysC、GFR、尿RBP、hs-CRP分别为(0.79±0.41)mg/L、(102±7)ml/min、(0.43 ±0.23) mg/L、(3.6 ± 1.7)mg/L,术后第1天分别为(0.88 ±0.41) mg/L、(94±16) ml/min、(0.54±0.20) mg/L、(5.7±1.7) mg/L,术后第2天分别为(0.82±0.12) mg/L、(100±16) ml/min、(0.47±0.19) mg/L、(6.8±1.6) mg/L.与20 mg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术后第1、2天,80 mg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ysC、hs-CRP、尿RBP水平明显降低(P<0.05),GFR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天2组CysC、hs-CRP、尿RBP均明显升高,GFR明显下降(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2天2组CysC、尿RBP均明显下降,GFR明显升高(P<0.05).2组均未见发生造影剂肾病,造影前后尿素氮、Scr、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造影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改善造影剂引起肾功能损害.
- 全军民姚琪吕锋邱樑陶袁周林丽陈浩俞林曲迪
- 关键词:糖尿病阿托伐他汀高敏C反应蛋白
- 血清脑钠肽、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分析血清脑钠肽(BNP)、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心内科住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血清脑钠肽、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19例)、心功能Ⅲ级(28例)、心功能Ⅳ级(33例),根据住院期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非心血管事件组(n=26)和心血管事件组(n=54),比较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Ⅲ级、Ⅳ级组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T3、FT3、FT4、LVEF明显降低(P<0.05);与心功能Ⅲ级组比较,Ⅳ级组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T3、FT3、FT4、LVEF明显降低(P<0.05);非心血管事件组患者BNP水平显著低于心血管事件组,T3、FT3水平显著高于心血管事件组(P<0.05);LVEF与BNP呈负相关(r=-0.512,P<0.05),与T3、FT3呈正相关(r=0.422、0.231,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
- 曲迪姚琪陶袁邱樑全军民周林丽俞林陈浩吕锋潘金安吕杰超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脑钠肽甲状腺激素
-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阿司匹林应用的安全性初探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和其对预防血栓事件的作用。方法纳入36例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缺血性心脏病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试验组围手术期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在术前5 d停用阿司匹林,术后5 d重新服用。术后随访30 d,比较两组间出血、心脑血管发生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对照组术后2例发生心绞痛,1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两组间出血相关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80±15)mL vs.(68±15)mL,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不引起严重出血。
- 全军民姚琪钱志贤陶袁邱樑周林丽陈浩俞林
- 关键词:阿司匹林手术期间出血栓塞
- 脉压 心率变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 2008年
- 陶袁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率变异脉压差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动脉弹性
- 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恶化时房颤转为窦性心律12例分析
- 房颤作为在临床中常见心律失常,在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快室率房颤,易增加患者耗氧量从而诱发心衰发作。病情加重甚至恶化时,也常见原先为窦性心律者出现房颤,既往房颤者心室率更快,而持续性房颤转为窦性...
- 全军民姚琪陶袁邱樑
- 文献传递
- PPD试验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 1998年
- 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水)临床常见,病因多样,有时在鉴别其良恶性时存在困难,我们自1995年1月至1997年2月间对76例胸水患者用PPD(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试验,现就不同性质胸水患者的反应结果加以分析,探讨临床应用价值。对象和方法1.病例选择和分组...
- 姚琪裘林秋龚文苹陶袁董采予
- 关键词:PPD试验胸腔积液
-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心内科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律失常临床分析。方法:心内科诊治的50例甲亢患者。把有窦性心动过缓,Ⅰ度、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分为甲组(缓慢型心律失常组);其余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
- 陶袁姚琪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年龄
- 文献传递
-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时发生猝死12例分析
- 2003年
- 姚琪史小成陶袁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功能猝死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造影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造影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造影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 mg阿托伐他汀组和40 mg阿托伐他汀组各20例。20mg、40 mg阿托伐他汀组于造影术前3 d每晚分别顿服阿托伐他汀20 mg、40 mg,对照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调脂类药。观察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7 d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肌酐清除率(C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结果 1造影后2 d,对照组Scr升高明显,Ccr下降,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出现1例造影剂肾病。2造影后2 d,3组血Cys C、hs-CRP、尿RBP均明显升高,对照组升高尤为明显,20 mg他汀组次之,40 mg他汀组升幅最小,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术后2 d相比,术后7 d,3组Cys C、hs-CRP、尿RBP均下降,40 mg他汀组最接近基线水平,20 mg他汀组次之,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前3 d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改善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血清Cys C、尿RBP可作为造影剂肾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检测指标。
- 全军民邱樑陶袁吕锋姚琪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糖尿病造影术超敏C反应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