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巧慧
-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谈声乐之“声”与“乐”
- 2010年
- 一直以来声乐被大多数人认为等同于唱歌,两者其实有质的区别。从声乐的"声"与"乐"两方面着手,可以从最基础的层面层层解析"制声"和"造乐"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探讨最终实现"声"与"乐"相结合的问题以及声乐学科与一般歌唱的不同之处,进而可以阐明声乐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所在。
- 韦巧慧
- 关键词:声乐唱歌
- 浅谈“中国唱法”可续发展的能动性
- 2019年
- 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艺术在五十年代曾出现过激烈的"土""洋"之争并历时数年;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声乐学习的不断认识,这样的争论之声也从最初的"水火不容"阶段进入到了理性的"中西并存"状态。虽然争论之声渐渐平息,但由争论之声引发的一系列中西声乐艺术的关系问题,却是值得年轻一辈们永远探讨的领域。本文试图通过两者间在声音审美、基础发声等方面的对比,尝试探讨"中国唱法"应如何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精髓"之处,并如何在融合中完善"中国唱法",从而能将中国的声乐艺术更科学、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进而更好地提高大众的艺术审美意识。
- 韦巧慧
- 高师声乐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 2014年
-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以为中小学校输送合格的音乐教师为主。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单一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建设的需求,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高师声乐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转变声乐教学观念,调整声乐教学模式是高师声乐学生演唱能力"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关键举措。
- 韦巧慧
- 关键词:高师声乐演唱能力
- 从教学实践中管窥声乐学习入门的技巧被引量:1
- 2009年
- 很多学习声乐的人都认为声乐学习只是关于嗓子的问题,于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味的只顾"找声音",而忽视了其它与声乐有关联的问题。从具体教学声乐实践中可以看到,声乐学习其实是多方位的,只有全面的了解学习的过程,才能为获得美好的声音奠定良好的开端。
- 韦巧慧
-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技巧
- 高师声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声乐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侧重以单一性的技能训练为课堂主要内容,这对以"教育性"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够全面的。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从"声乐理论"、"声乐技能"、"声乐实践"三个方面着手,促使声乐课程内容的改革突出音乐教育声乐专业学生的"全面性"特征。
- 韦巧慧
- 关键词:声乐课程
- 声乐表演专业教育策略的创新探索——评《大学声乐表演训练教程》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增强,对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大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族音乐艺术综合素养,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声乐表演专业课程,以培养专业的声乐表演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及大众的精神需求。
- 韦巧慧
- 关键词:表演训练教育策略表演专业
- 思政育人理念下高师研究生声乐教学中“传、帮、带”模式的创新实践思考
- 2024年
- 新时代的研究生声乐教学如何将课堂理论及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新一代声乐教育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通过论述“传、帮、带”模式融入研究生教学中,在“老模式”中探索育人“新思路”作为教学基点,力图以“传新思想”为主导、“帮提升专业能力”为基础、“带教学能力”为目标作为本文的切入点,明确培养怎样的新时代研究生。
- 韦巧慧
- 论高师声乐的基础教学被引量:1
- 2011年
- 声乐是艺术类高等师范学院里必修的一门基础专业技能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艺术学科,本科的声乐教学应如何进行才能使学生在四年的声乐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一直是业内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声乐教学中应从技术基础及曲目基础阐述声乐课的基础教学,本科的声乐学习应该以此为重,循序渐进地进行声乐教学。
- 韦巧慧
- 关键词:声乐基础教学
- 试论声乐教师的基本素质
- 2006年
- 一直以来,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担任着主要的角色。“教”是整个教学的核心,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事。但纵观声乐教育发展的历史,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还应具备其他一些相应的基本素质,如歌唱的能力、舞台经验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本文试图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基本素质是作为一名声乐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
- 韦巧慧
- 关键词:声乐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