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塘沽区大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乙烯
  • 7篇氯乙烯
  • 6篇中毒
  • 4篇氯乙烯中毒
  • 3篇急性重度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管
  • 2篇血管肉瘤
  • 2篇职业性中毒
  • 2篇肉瘤
  • 2篇氯乙烯作业工...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肝血
  • 2篇肝血管
  • 2篇肝血管肉瘤
  • 2篇DNA损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机构

  • 9篇天津大沽化工...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市职业病...
  • 5篇天津市塘沽区...
  • 2篇天津化工厂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天津市劳动卫...

作者

  • 16篇韩伟
  • 13篇张芃
  • 7篇汤乃军
  • 4篇马世伟
  • 3篇王适兴
  • 3篇张春梅
  • 2篇杨天奎
  • 2篇曹树义
  • 2篇董丽
  • 2篇赵力军
  • 1篇马晓明
  • 1篇杜宝宏
  • 1篇陈曦
  • 1篇左厚声
  • 1篇陈华
  • 1篇魏文国
  • 1篇穆瑞东
  • 1篇刘静
  • 1篇刘志敏
  • 1篇姜凡晓

传媒

  • 4篇中国工业医学...
  • 4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中国城乡企业...
  • 3篇第五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接触二(口恶)英对男工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二(口恶)英对男工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职业接触二(口恶)英的作业男工为暴露组和没有该职业接触史的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血浆中MDA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工人体内可能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同时抗氧化系统中SOD和GSH-Px活力均出现下降趋势,但仅有后者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接触二(口恶)英对男工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耿广华董丽杜宝宏张春梅马世伟汤乃军韩伟张芃P.J.Coenraads
关键词:二噁英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急性重度氯乙烯中毒一例报告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在我国早已列入职业病名单,其诊断的国家标准(GBZ90-2002)已于2002年6月1日实施.这对于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和提高职业病临床工作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现将我院在《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
张芃韩伟于书云王适兴
关键词:职业中毒氯乙烯中毒临床诊治
文献传递
职业接触二口恶口英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职业接触二口恶口英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曹树义穆瑞东郝志辉刘志敏左厚声姜凡晓张草凡韩伟多氯代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统称为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dioxins)。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2,3,7,...
曹树义穆瑞东郝志辉刘志敏左厚声左厚声韩伟
关键词:二恶英职业病免疫功能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氯痤疮形成中的作用
2008年
目的研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氯痤疮形成中的作用,以探讨氯痤疮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患有氯痤疮的男性工人患处皮肤组织活检标本作为生物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氯痤疮患者皮损处和对照人群相应部位皮肤组织中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GFR)和磷酸化MAPK(p-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氯痤疮组全部患者中p-EGFR和p-MAPK均呈阳性表达,p-EGFR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尤以细胞膜附近最明显;p-MAPK的阳性信号主要呈核浆型。对照组中全为阴性。结论氯痤疮患者皮肤组织中EGFR和MAPK发生磷酸化被激活,提示MAPK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氯痤疮的重要分子机制。
张春梅汤乃军董丽赵力军马世伟魏文国张万起张芃韩伟
关键词: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信号传递
职业性接触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一例报告
我国已将职业性接触氯乙烯(Vinyl Chloride,VC)所致的肝血管肉瘤列入职业病名单.有关肝血管肉瘤的报道国外屡见不鲜<'[1,2]>,而国内目前仅见2例报告<'[3,4]>,且其中一例职业接触史不祥.现将经天津...
韩伟张芃陈华
关键词:职业性中毒氯乙烯中毒肝血管肉瘤
文献传递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王适兴张芃汤乃军杨天奎韩伟曹树义
该课题通过20年来氯乙烯急慢性中毒的病历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其发病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和分级,同时对作业工人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检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并辅以动物实验有关资料。该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
关键词: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的研究(摘要)
为了具体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根据卫生部的统一布署对原有的职业病诊断标准按照新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表述要求进行修订的精神,我们对卫生部原部颁标准《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重新编写和修订.
张芃汤乃军韩伟王适兴杨天奎
关键词:职业性中毒氯乙烯中毒
文献传递
彗星实验评价氯乙烯作业工人职业性DNA损伤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氯乙烯作业工人彗星实验结果,评价氯乙烯作业工人DNA损伤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彗星实验分析DNA损伤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T1,GSTM1)基因型;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RFLP)检测细胞色素P4502E1酶基因型(CYP2E1),收集历年体检资料,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各因素同OTM做秩和检验,平均每年接触量、CYP2E1c1c2/c2c2、饮酒均与氯乙烯作业工人DNA损伤有关。结论氯乙烯工人DNA损伤情况受遗传特性、生活习惯、氯乙烯作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故用于氯乙烯工人健康监护应作全面考量。
耿广华马世伟汤乃军张芃韩伟刘静马晓明张春梅陈曦
关键词:氯乙烯单体彗星实验基因多态性
氯乙烯对作业工人慢性危害的调查被引量:3
2003年
氯乙烯(Vinyl chloride,VC)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现已肯定为致癌物。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对其危害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认识VC对人体的慢性危害,通过对长期接触VC人员的作业环境的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对其慢性危害及生化指标的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现将对某化工厂聚氯乙烯分厂的调查,报告如下。
韩伟张芃
关键词:氯乙烯慢性危害致癌物临床症状肝脏损伤化工系统
急性重度氯乙烯中毒1例分析
2003年
临床资料分析提示 ,对急性重度氯乙烯中毒的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 ,应预防和治疗肺水肿、脑水肿 ,同时应加强对肝脏的保护。结合临床病例总结《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GBZ90— 2 0 0 2 )
张芃韩伟于书云王适兴
关键词:氯乙烯中毒肺水肿脑水肿肝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