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庆国
作品数:
4
被引量:4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汤心颐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李玉玮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王静媛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刘瑞瑛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邢佩祥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理学
1篇
化学工程
主题
4篇
聚合物网络
3篇
乙烯
3篇
聚苯
3篇
聚苯乙烯
3篇
互穿聚合物
3篇
互穿聚合物网...
3篇
苯乙烯
3篇
IPN
2篇
聚氨酯
1篇
乳胶
1篇
热稳定
1篇
热稳定性
1篇
阻尼性
1篇
阻尼性能
1篇
网络
1篇
网络形成
1篇
力学性能
1篇
聚丙烯
1篇
聚丙烯酸
1篇
聚丙烯酸酯
机构
4篇
吉林大学
作者
4篇
李玉玮
4篇
韩庆国
4篇
汤心颐
3篇
王静媛
2篇
刘瑞瑛
1篇
邢佩祥
传媒
1篇
塑料
1篇
吉林大学自然...
1篇
高等学校化学...
1篇
高分子学报
年份
1篇
1997
1篇
1995
2篇
1991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交联密度对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95年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聚苯乙烯(PU/PS)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通过改变NCO/OH比、三元醇/二元醇(3OH/2OH)比、异氰酸酯类型、多元醇分子量、二乙烯基苯含量及丙烯酸β-羟乙酯的含量,研究了单网及网间交联密度对PU/PSIPN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对相容性差的PU/PSIPN体系,采用增加交联密度、加快网络固化速度导致“强迫互容”,能提高两网的互穿与缠结,增进组份的互容.但单网固化速度过快相容性反而下降.
韩庆国
王静媛
刘瑞瑛
李玉玮
汤心颐
关键词:
聚氨酯
聚苯乙烯
力学性能
IPN
交联密度
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改变PU/PS组份比及不同交联剂用量,观察体系的热分解趋势,发现热稳定性随网络化学构型及交联密度的变化明显变化,同时对其热分解机理进行讨论。
韩庆国
李玉玮
王静嫒
邢佩祥
汤心颐
关键词:
聚氨酯
聚苯乙烯
IPN
共混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3
1997年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刘瑞瑛王静媛韩庆国李玉玮汤心颐(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互穿聚合物网络,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阻尼性能,乳胶自1969年Sperling和Frisch分别发展了MilarIPN的...
刘瑞瑛
王静媛
韩庆国
李玉玮
汤心颐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
阻尼性能
乳胶
采用FT-IR及TBA研究PU/PS IPN网络形成动力学
1991年
采用5DX-FT红外光谱仪跟踪反应过程中基团的消长情况,研究催化剂用量对成网动力学的影响,同时用NQP-1型全自动扭辫仪研究引发剂及交联剂对IPN相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网络接近同步形成时,相分离最小。
李玉玮
韩庆国
王静媛
毛坤元
汤心颐
关键词:
聚合物网络
IPN
TBA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