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文霞

作品数:46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教学
  • 6篇给药
  • 5篇脂质体
  • 5篇柔性脂质体
  • 5篇蛇足石杉
  • 5篇石杉
  • 5篇石杉碱甲
  • 5篇透皮
  • 5篇透皮给药
  • 4篇体外
  • 4篇凝胶
  • 4篇中药
  • 3篇多糖
  • 3篇生物学
  • 3篇内生真菌
  • 3篇羟丙基-Β-...
  • 3篇细胞
  • 3篇临床微生物
  • 3篇临床微生物学
  • 3篇霉病

机构

  • 38篇西安医学院
  • 10篇西北大学
  • 3篇山西省中医院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山西丰源药业...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 1篇陕西盘龙药业...
  • 1篇西安必康制药...

作者

  • 44篇韩文霞
  • 21篇李伟泽
  • 14篇赵宁
  • 14篇张寒
  • 8篇邵明明
  • 8篇李小峰
  • 8篇付丽娜
  • 7篇李妮
  • 5篇武永红
  • 5篇付丽娜
  • 4篇杨黎彬
  • 4篇张彦
  • 4篇梁晓萍
  • 4篇孙静
  • 3篇程玉钏
  • 3篇曹励民
  • 3篇陈五岭
  • 3篇陈立
  • 2篇郝保华
  • 2篇陈亮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草药
  • 3篇国际药学研究...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兽药杂志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化工科技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油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番茄灰霉病拮抗菌株的选育、基因改造及其发酵液大棚试验研究
本研究首先针对样品进行了拮抗菌株的初筛和复筛。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高效广谱拮抗菌进行了菌株的初步鉴定、菌株的基因改造、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菌株发酵液大棚防病效果这几个方面的研究。   采用样品稀释法进行拮抗菌株的分离,共获...
韩文霞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穿梭质粒发酵条件防病效果
一种高效表达石杉碱甲的寡养单胞菌H1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表达石杉碱甲的寡养单胞菌H1株及其应用,该菌株为从野生蛇足石杉内生细菌中分离获得,属于寡养单胞菌H1株,其氨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高效表达石杉碱甲的细菌菌株,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
韩文霞韩忠文李伟泽王琳张寒孙静李小峰贾敏
中药挥发油对盐酸巴马汀纳米柔性脂质体药剂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柔性脂质体(flexible nano-liposomes,FL)是一种优良的给药载体,但液体状态下的药物泄漏已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广泛应用,因此,抑制药物泄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本文将5种常见挥发油如艾叶油(Folium Artemisiae Argyi oil,FA)、桉叶油(Folium Eucalypti oil,FE)、茉莉油(Arabian Jasmine oil,AJ)、丁香油(Syzygium Aromaticum oil,SA)和连翘油(Fructus Forsythiae oil,FF)分别包埋于盐酸巴马汀纳米柔性脂质体(palmatine chloride loaded flexible nano-liposomes,PFL)的脂质双分子层内,通过体外泄漏曲线评价筛选能够降低PFL药物泄漏的最佳挥发油及其用量水平;考察包埋挥发油后对PFL包封率、粒径、电位、变形性与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白兔阴道给药考察其对黏膜的刺激性;最后,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评价挥发油对PFL体外透皮透黏膜给药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挥发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PFL内水相中药物的泄漏,但艾叶油抑制泄漏的程度显著优于其他4种挥发油(P<0.05),且艾叶油与脂质质量比为1∶6时具有最佳的抑制泄漏作用;包埋艾叶油的PFL与PFL在包封率、粒径、电位与变形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二者层状囊泡结构相似;包埋艾叶油后也进一步增强了PFL促进内水相中药物透皮透黏膜的吸收能力,而对白兔阴道黏膜无刺激性。综上,在柔性脂质体的磷脂膜中包埋合适的挥发油(如艾叶油)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水相中药物的泄漏,且能够增强柔性脂质体促进药物透皮透黏膜的吸收。因此,本文为克服液体状态下纳米柔性脂质体药物泄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李伟泽韩文霞赵宁张寒付丽娜王斯倪珊珊
关键词:柔性脂质体挥发油盐酸巴马汀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检测在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WBC)检测在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7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设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PCT检测、hs-CRP检测及WBC检测。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PCT的水平、血清hs-CRP的水平、血WBC计数及进行PCT检测、hs-CRP检测和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PCT的水平、血清hs-CRP的水平、血WBC计数及进行PCT检测、hs-CRP检测、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检测、hs-CRP检测及WBC检测在诊断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梁晓萍张坤邵明明李妮韩文霞杨焕丽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检验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本省不同地区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认识、能力、结构、岗位需求情况,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基层需求,为指导专业第3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会、下科室访谈和参观形式,对陕西省10县共计30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陕西省30家基层医疗机构在岗人员学历有显著提升,超过2007年全国水平,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构成与全国相比还有差距,初级职称比全国高1.45倍,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比例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结构与全国相比,35岁以下人员比例较高,年龄结构还有待于优化。结论陕西省基层地区急需大量医学检验人才,其中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需求量尤其突出,本校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韩文霞孙静杨姝武永红曹珮华李海燕
人文科学讲授法在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用人文科学的讲授方法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人文科学讲授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李妮陈文标王晓静曹励民邵明明李晓峰韩文霞
关键词:教学设计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人文科学教学方法
自动化仪器引入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探讨
2013年
自动化是未来检验医学发展的方向,让检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便了解和使用自动化仪器可以为他们的临床实验室工作奠定基础。本文探讨了将自动化仪器引入微生物检验课程实验教学的过程及效果。
邵明明曹励民梁晓萍李妮韩文霞李小峰武永红
关键词:自动化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
兽用“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的制备及其退热作用初探
2014年
为了研发新型兽用纳米注射液,发挥中药独特优势,采用双提法提取中草药得到挥发油与水溶性药液,将挥发油以纳米胶束的形式增溶于水溶性药液中,再经精制、灌装、灭菌等步骤制备成"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挥发油纳米胶束的外观为圆球形,粒径为100±12 nm,表面Zeta电位为-83.2±0.8 mV;样品于40±2℃条件下放置,其第6个月与0个月的气相色谱图基本一致,表明纳米胶束对于挥发油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与安乃近注射液均能降低患猪的体温,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组患猪的外周血液T细胞亚群CD3+、CD4+含量(28.59±5.53%)高于安乃近组(18.43±4.18%),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李伟泽赵宁韩文霞周永强
关键词:兽药挥发油纳米胶束退热作用
现代中药制剂创新研发模式“证-药-方-剂”的构建
2024年
中医药是中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演变、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与人类疾病谱及病因发生了较大的更迭,因此,中医药创新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与机遇。目前,对于中药现代化的本质以及现代科技如何融入中医药尚无统一认识,造成临床疗效低于预期是中医药临床推广与应用面临的困局,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核心“卡脖子”问题。如何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医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工业化水平以满足疾病救治需求,是现代中药制剂创新研发的关键。本论述基于多年中药新产品研发、转化与临床应用实践,构建了“证-药-方-剂”的现代中药制剂创新研发模式,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疾病病机、中药药理机制和药效物质以及新型制剂技术等有效融合,通过“证-药-方”解决中药临床疗效的问题,通过“剂”解决中药制剂的工业化水平与患者用药的便捷性问题,从而为以临床治疗为目的现代中药制剂创新研发提供了模式借鉴。
李伟泽赵宁赵宁韩文霞付丽娜付丽娜杨黎彬
关键词:中药临床疗效中医理论
基于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探讨活血丹民间用药的合理性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活血丹民间用药习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以及乙醇超声醇提水沉提取活血丹的有效成分。采用细菌纸片法和混合药剂法探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得到活血丹的水提物、醇提物以及超声醇提水沉提取物。活血丹不同提取物均对绿脓杆菌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活性顺序依次为绿脓杆菌抑制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故活血丹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优于对大肠杆菌。结论从体外抑菌实验说明民间外用活血丹治疗痈疖疔疮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治疗腹泻并不合理。外用醇制剂为最佳选择。
张彦文江江李小峰张寒韩文霞王博金陈紫军朱鋆芳
关键词:提取物抑菌活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