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旭东

作品数:32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委课题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脓毒
  • 5篇休克
  • 5篇脓毒症
  • 4篇术后
  • 4篇重症
  • 4篇流感
  • 4篇甲型
  • 4篇肝病
  • 4篇肝素
  • 4篇肝移植
  • 3篇弹力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弹力图
  • 3篇氧合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凝血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细胞
  • 3篇粒细胞

机构

  • 32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作者

  • 32篇韩旭东
  • 15篇黄晓英
  • 9篇葛志华
  • 9篇张素燕
  • 6篇王亚东
  • 5篇任轲
  • 5篇徐俊贤
  • 4篇徐建如
  • 4篇章幼奕
  • 4篇孙维维
  • 4篇宋建华
  • 3篇王美兰
  • 3篇王芳
  • 3篇李名
  • 2篇石玉军
  • 2篇胡进勇
  • 2篇蔡卫华
  • 2篇戴红
  • 2篇付守忠
  • 1篇王美兰

传媒

  • 6篇交通医学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肝脏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 1篇第12次长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8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本院应用静脉-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V ECMO)救治各类危重症患者的指征及切换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ICU)于2016年4月至2022年4月应用V-A-V ECMO救治的8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0.25±15.02)岁。8例患者行ECMO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30.75±10.50)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13.75±2.92)分;ECMO时长(89.00±72.43)h;4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中有3例V-A模式转换为V-A-V模式,1例V-V模式转换为V-A-V模式,4例患者初始即选择了V-A-V模式。结论 V-A-V ECMO作为一种特殊ECMO策略,可以用于治疗同时存在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V-A-V模式的转换应根据患者需要的支持情况而定,而在特定的患者中,尤其是初始病因不明者,V-A-V模式也可以考虑作为初始设置。
田李均徐俊贤曹志龙王亚东张素燕韩旭东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危重症
SMART-COP评分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情严重度及需要呼吸支持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呼吸和循环支持的(SMART—COP)评分量表和CURB-65评分量表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情严重度和是否需要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采集资料完整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50例)入院时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SMART—COP、CURB-65评分,评价病情的严重度,并根据患者实际采用的通气方式来评估此两种评分量表对患者是否需要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结果CURB-65评分对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情程度较差,仅2例≥2分;SMART—COP评分的分值高低可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情的严重性,但敏感性不高。SMART—COP评分以≥3分对甲型H1N1流感需要呼吸支持的预测价值较高。其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63.89%、准确度72.00%、假阳性率36.11%、假阴性率7.14%、阳性预告值50.00%、阴性预告值95.83%和约登指数0.57。两种评分量表预测患者需采取机械通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655,SMART—COP较CURB-65有更强的预测能力(P〈0.05)。结论CURB-65评分不能有效预测甲型H1N1流感的病情严重度,SMART—COP评分量表对甲型H1N1流感病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对是否需要机械通气,SMART—COP较CURB-65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黄晓英韩旭东张素燕葛志华王亚东任轲孙维维宋建华
关键词:CURB-65评分重症甲型H1N1流感
机械通气抢救甲型H1N1流感相关性ARDS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甲流H1N1流感相关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0年1月期间甲流H1N1流感相关性ARDS14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4例患者,12例行无创通气,2例有创通气,所有病例均获痊愈出院。通气后4h与通气前及通气后24h与通气后4h比较,呼吸频率(RR)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甲流H1N1流感相关性ARDS的氧合状态,临床应正确把握机械通气方法。
葛志华韩旭东黄晓英张素燕王亚东任轲孙维维宋建华
关键词:机械通气抢救甲型H1N1流感ARDS
血栓弹力图评价肝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的改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肝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8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另选择无肝胆疾患、无血液系统疾病、未使用干扰凝血的药物,肝功能正常30例作为正常对照,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4mL,其中2mL送检验科用于行常规凝血试验包括Plt计数、PT-INR、APTT等,2mL用于进行TEG检测。结果随着肝功能的恶化(CTP积分的增加),TEG检测参数中R时间和K时间呈延长趋势,而a角及MA有所缩短,呈下降趋势;反映血凝块强度的G值也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逐渐下降;与CTPB级相比,CTPC级患者低凝较为明显,反应纤溶的指标LY3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EG可提供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可全面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紊乱状况,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失衡,TEG参数的异常幅度与肝硬化程度也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黄晓英韩旭东王芳李名王美兰章幼奕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肝病凝血功能障碍
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移植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结果:5例患者(22.7%)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均得到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有精神因素、内环境紊乱、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兴奋作用、术后感染、环境因素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精神症状。
葛志华韩旭东徐建如宋建华李刚
关键词:肝移植并发症
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治疗的临床体会被引量:5
2022年
心源性休克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手术等诸多原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严重障碍,继而出现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导致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甚至重要脏器损害[1]。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是ICU常见的急危重症,此时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常被认为是最后的体外生命支持手段(extracorporeal life surport,ECLS)[2],可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
徐俊贤田李均王亚东林金锋张素燕黄晓英韩旭东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
脓毒症的血液净化策略被引量:1
2023年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免疫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当感染发生时,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启动炎症反应,以清除病原体。然而,免疫系统的强烈激活可能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器官衰竭。其受损的宿主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并通过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途径放大炎症反应形成细胞因子风暴。有趣的是,在脓毒症期间,中性粒细胞从强大的抗菌保护效应转变为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介质。而血液净化作为脓毒症的重要治疗策略,其清除目标也发展到了除炎症介质外的免疫细胞。这篇综述总结了脂多糖、细胞因子、DAMPs和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详述了脓毒症时靶向内毒素、细胞因子、炎症级联反应上游(免疫细胞)的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及相应的临床研究。
张晴晴韩旭东
关键词:脓毒症血液净化炎症中性粒细胞
肝素雾化吸入减少脾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素雾化吸入减少脾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脾切除术后患者126例,术后随机选择使用肝素雾化吸入(A组,54例)或氨溴索雾化吸入(B组,72例)治疗,比较两组术后5d排痰量、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A组雾化吸入5d总排痰量多于B组[(25.66±4.83)ml vs.(17.31±3.43)ml](P<0.01);雾化吸入第5天,A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均高于B组[(103.6±20.6)mmHg和(555.4±59.2)mmHg vs.(95.1±17.6)mm Hg和(489.3±43.5)mm Hg](P<0.05)。A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B组[1.85%(1/54)vs.6.94%(5/72)](P<0.05)。A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脾切除术后使用肝素雾化吸入能明显促进患者排痰,改善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王小燕韩旭东孙海峰张丽华
关键词:脾切除术肝素雾化吸入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小剂量肝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39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肝素组加用持续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5~10U.kg-1.h-1,治疗7d。比较两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结果肝素组住ICU时间、28-d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肝素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CRP水平及R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O2、PaO2/FiO2、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Plt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ARDS有利于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安全有效。
葛志华金燕韩旭东张素燕黄晓英
关键词:肝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例肝移植术后感染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发生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5年7月20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讨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本组9例病人(45%)发生细菌感染,早期以肺部感染为主,后期以腹腔和胆道感染为主,感染的菌种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2例(10%)发生真菌感染,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5%),2例出现HBV再感染。结论:肝移植术后常发生细菌、真菌、病毒等各种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肝移植疗效的关键。
蔡卫华胡进勇韩旭东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感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