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虎魁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市卫生局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167例成人冠脉造影中冠脉变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成人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冠动脉正常解剖变异与开口变异的检出频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8月我院1167例成人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将检出的冠状动脉分布、走形解剖变异与先天性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进行总结分类。结果:1167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22例,总检出率1.88%。结论:成人冠状动脉存在分布变异与开口变异,总检出率为1.88%,以左侧冠脉起源变异最为常见。
- 韩虎魁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心动过缓患者分为RVOTS起搏观察组(38例)和RVA起搏对照组(30例),起搏植入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比较心室收缩同步性。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做功指数(Tei指数),评价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起搏植入后观察组QRS波宽度为0.14±0.04 s,对照组QRS波宽度为0.17±0.03 s,较植入前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QRS波宽度比对照组窄(P<0.01)。随访6个月后2组LVEDD及LVESD均无显著变化;第6月时LVEF对照组较观察组低(P<0.05);Tei指数在术后随访的第1月、第3月、第6月时对照组均较观察组高(P<0.01);对照组Tei指数第6个月与第1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VOTS起搏对维持心室收缩同步性及保护心室功能有利。
- 周传堃鲁跃华葛正庆韩虎魁
- 关键词:心室收缩同步性心室功能
- 冠脉造影与冠脉CT成像对心肌桥诊断价值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冠状动脉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中,如果冠状动脉在发育过程中,一部分冠脉走行于心肌纤维内,则该段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覆盖在该段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心肌桥现象最早是Reyman等在1737年注意到,20世纪20年代Grainicianu初次论述了他的存在,但直到1960年,
- 韩虎魁
- 关键词:冠脉造影心肌桥冠脉CT
- 循环长链非编码RNA AK057321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AK057321(AK05732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321例)及正常对照组(50名)人员血清AK05732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正常人血清AK057321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AMI发作后0~2 h患者血清AK057321的表达水平开始升高(P<0.05),AMI发作后2~6 h患者血清AK057321即可达到峰值。相关分析发现血清AK057321的表达与CK-MB和cTnⅠ呈正相关关系(CK-MB:r=0.862,P<0.001,cTnⅠ:r=0.716,P<0.001)。ROC曲线分析LncRNA AK057321作为预测AMI的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结果发现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 0.703-0.976,P<0.001)。结论 AMI患者早期血清AK057321表达显著升高,可能是潜在的AMI早期血清标志物。
- 韩虎魁何川安闽生张春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物
- 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心肌桥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冠脉CT成像检查(CTA)后可疑冠脉病变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56例患者,对比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桥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经冠脉CTA共检出的56例心肌桥患者,阳性率为21.9%;冠脉造影共检出心肌桥患者36例,阳性率为14.1%。冠脉CTA对心肌桥诊断的敏感度为55.6%,特异性为83.6%,准确性为79.7%,阳性预测值为35.7%,阴性预测值为92%,患病率为14.1%,与冠脉造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1,P<0.001)。结论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肌桥的可靠方法,与金标准冠脉造影相比,冠脉CTA对心肌桥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更好的特异性。
- 韩虎魁
- 关键词:冠脉造影心肌桥
- 血清长链非编码脱氧核糖核酸KCNQ1重叠转录物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检测长链非编码脱氧核糖核酸(RNA)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OT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96例患者,98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98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血清KCNQ1OT1及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KCNQ1OT1与血清P53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血清KCNQ1OT1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在冠心病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血清KCNQ1OT1与P53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85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KCNQ1OT1的表达与冠心病存在独立相关(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KCNQ1OT1表达显著增加,并存在独立相关。
- 韩虎魁何川安闽生金加发张春伟陈其军
- 冠状动脉内旋磨技术研究进展
- 2014年
- 冠状动脉内旋磨技术(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CRA)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带有钻石颗粒的旋磨头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钙化组织旋磨成细小的微粒,其颗粒直径甚至比红细胞还小,随血流冲击流向冠脉远端,从而将阻塞血管腔的斑块清除掉并植入药物支架使冠脉血流重建,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 韩虎魁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介入治疗钙化组织药物支架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