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祝军

作品数:41 被引量:49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植被
  • 8篇植被指数
  • 7篇土壤
  • 6篇遥感
  • 6篇叶面
  • 6篇叶面积
  • 6篇叶面积指数
  • 5篇水土
  • 5篇图像
  • 5篇土壤侵蚀
  • 4篇地表
  • 4篇植被覆盖
  • 4篇植被覆盖度
  • 4篇水土保持
  • 4篇红壤
  • 4篇覆盖度
  • 3篇信息提取
  • 3篇支臂
  • 3篇植被类型
  • 3篇数据变换

机构

  • 29篇南京晓庄学院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江苏省农林厅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41篇顾祝军
  • 7篇周峰
  • 7篇曾志远
  • 5篇吴晓霞
  • 5篇张振龙
  • 4篇张李阳
  • 4篇史学正
  • 4篇杨浩
  • 4篇华春
  • 3篇霍光明
  • 3篇刘维周
  • 3篇王小雷
  • 3篇张明礼
  • 3篇于东升
  • 3篇郑伟
  • 2篇郑伟
  • 2篇陈子玉
  • 2篇邱念伟
  • 2篇刘振波
  • 2篇张文太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土壤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Agricu...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树与杨树叶片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比较被引量:18
2013年
以2种杨树(毛白杨和速生杨)作为被子植物的代表树种,与4种松树(油松、赤松、白皮松和华山松)进行叶绿素快相荧光光动力学曲线和参数比较,总结2类树种在快相荧光动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杨树典型的OJIP曲线不同,松树针叶快相荧光动力学曲线上J相的相对荧光强度较低,没有明显的I相,达到P相的速度较快。解析荧光数据得到的荧光参数显示,松树针叶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m)较少,导致其单位PSⅡ反应中心获得的能量较多(ABS/RC,TRo/RC,ETo/RC,DIo/RC),其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m,TRo/CSm,ETo/CSm,DIo/CSm)却较低。不过松树的原初光化学活性(Mo)与杨树相差不大,QA(plastoquinone A)的电子传递活性(ψET)甚至高于杨树。但是,松树的I相相对荧光强度(Vi)较高,说明松树从质体醌QB(plastoquinone B)到PSI的电子传递活性(ψRE)较低。同时,松树的质体醌库(Sm)较小,质体醌的周转次数(N)较少,质体醌库的还原速度(Sm/Tfm)较快,使得松树OJIP曲线(OJIP induction curve)上P相出现较早,而I相不明显。最终表现为松树的光反应综合性能指数PICSm及PSI相对活性(φRo)较低,PSⅡ热耗散量子比率(Kn,Fo/Fm)较大。综上所述,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和质体醌库的大小及活性是影响松树光反应活性的2个重要因素,最终影响松树针叶的光合功能。
邱念伟周峰王颖侯元同顾祝军
关键词:杨树松树光反应
盐酸胍对毕氏海蓬子类囊体膜蛋白光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盐酸胍(GuHCl)处理对毕氏海蓬子类囊体膜蛋白亚基和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GuHCl处理浓度的增高,类囊体膜蛋白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明显下降,峰位发生蓝移。这表明GuHCl处理下,类囊体膜蛋白色素微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色素蛋白结构遭到破坏;较低浓度2mmol.L-1GuHCl处理下,随着GuHCl处理时间的延长,类囊体膜蛋白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也呈下降趋势,但与GuHCl浓度梯度处理比,下降程度略缓,峰位也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类囊体膜在2mmol.L-1GuHCl不同处理时间下表现出的耐受性比在GuHCl浓度梯度处理条件强。
周峰华春顾祝军秦晓春
关键词:盐酸胍类囊体膜光谱
基于ETM+图像的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被引量:37
2008年
植被覆盖度(VFC)的定量遥感是多种地表过程研究的迫切需要。文章选用南京市一幅Landsat7ETM+图像,经大气校正后提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面实测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1~4次多项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NDVI与VFC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74,P<0.001)。在NDVI-VFC的1~4次多项式关系模型中,模型幂次越高,拟合程度越好。综合考虑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3次多项式模型作为最优模型推荐使用:VFC=-1.3438NDVI3+0.9774NDVI2+0.9988NDVI+0.1507(R2=0.7961,RMSE=0.1094),该模型精度在植被中等密集区域(VFC=0.4~0.8)最高,植被稀疏区域(VFC<0.4)最低,植被密集区域(VFC>0.8)居中。模型可直接用于全图像的VFC计算,并可通过植被指数的校准,进行推广使用。
顾祝军曾志远史学正郑伟张振龙胡子付
关键词:ETM+NDVI植被覆盖度
冰川雪线高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冰川被认为是气候变异的灵敏指示器,测量冰川响应的最好方法来自于物质平衡观测,持续的、系统的物质平衡观测不易实现,而雪线高度可以指示平衡线高度。介绍了雪线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各种雪线相关概念,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冰川雪线研究方法(如光学方法、统计方法、直接测量法和地形图判读法等),总结了不同方法获取的冰川雪线高度的验证方法,讨论了气温和降水对其影响。最后归纳了雪线高度在冰川研究中的应用。
郭忠明顾祝军吴红波蒋熹吴玉伟陈安安
关键词:冰川
一种简易地表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地表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及测量方法,包括角度盘、探头支臂、探头位置监控装置和测量装置,所述角度盘包括圆弧杆、底横杆、旋转支点和角度固定夹,所述圆弧杆边缘均匀标有角度刻度,所述角度固定夹固定在圆弧杆的边缘,...
顾祝军刘维周张李阳吴晓霞
文献传递
基于CHRIS/PROBA的植被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选用江西省余干县多角度高光谱遥感数据CHRIS/PROBA,提取了5种植被指数(VI),即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垂直植被指数(PVI)、调整土壤植被指数(MSAVI)、比值植被指数(RVI)、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RVI),与地面实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300个LAI-VI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模型中,从5个角度来看,0°提取叶面积指数效果最好,R2=0.591,RMSE=0.650;-55°提取叶面积指数效果最差,R2=0.551,RMSE=0.821;从植被类型来看,针阔林最好,其次为阔叶林、灌木、针叶林和草地;从植被模型种类来看,指数模型好于一次回归模型;从植被指数来看,PVI最好,其次为MSAVI、NDVI、RVI、ARVI。在LAI-VI关系建模过程中,基于多角度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植被指数,有利于充分挖掘遥感影像信息,能够提高LAI估算精度。
曹建军顾祝军徐建华刘永娟
关键词: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
不同时间尺度下基于绿量的草地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土壤侵蚀试验小区连续四年的自然降雨、植被、产流和产沙观测数据,分析了次降雨、月、季和年这四种时间尺度下草地植被绿量、降雨指标和保水、保土效应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降雨和植被参数呈现或增或减的变化特征,保水效应值(RE)变幅较小,而保土效应值(SE)的变幅则缓慢降低。各时间尺度RE的均值呈约10%—20%幅度的变化,RE表征的草地保水效应以季尺度最好,年尺度最差,而SE表征的草地保土效应以月尺度最好,季和次降雨尺度最差且接近。草地植被的保水效应多受制于降雨因素,次降雨尺度下,RE与降雨历时和降雨量关系密切,较长时间尺度下最大30分钟雨强是主要的控制因子。而保土效应则多受制于植被因素,在次降雨尺度下,贴近地表的枯叶层对保土效应的贡献值得重视,在中等的月和季尺度保土效应同时受降雨和植被的影响,而在较大的年时间尺度下,草本植被绿量参数可有效表征植被的保土效应。可见,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影响水土保持的诸要素呈现不同的变化和耦合特征,水土保持效应亦存在差异,因而在水土保持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应关注时间尺度的影响。
吴晓霞顾祝军
关键词:绿量保水效应
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分形与水分物理特征被引量:24
2012年
为探明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对土壤分形结构及水分物理特征的改良作用与机制,运用土壤分形学和水文物理学原理与方法,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福建省长汀县为例,研究经济林、针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及针叶林4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水分物理参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以粗砂粒质量含量最高,细砂粒和石砾质量含量次之,粉黏粒质量含量较低,与裸地相比,不同植被类型具有显著提高土壤细砂砾和粉黏粒质量含量的作用,并且混交林作用程度高于纯林;2)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具有降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孔隙度的功能,针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针叶林、经济林土壤的饱和蓄水量分别是裸地的1.20、1.16、1.14和1.10倍,表土层(0~20 cm)贮水能力好于表下土层(20~40 cm);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粉黏粒、总孔隙度、饱和蓄水量、孔隙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石砾质量含量、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红壤丘陵区4种植被类型土壤均为不均匀性良好的土壤,以混交林土壤粒径分布结构较好,尤其是以针阔混交林的最好,其次是纯林的,针叶林好于经济林,表土层(0~20 cm)大于20~40 cm土层。
夏江宝顾祝军周峰刘京涛彭绍云
关键词: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植被类型红壤丘陵区
植被三维结构对水蚀红壤粒径分布及养分含量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48个样区(15 m×15 m)植被垂直分层类型,不同垂直层次的总体植被覆盖度、枯落物厚度、土壤粒径分布及养分含量3类土壤属性数据,分析植被特征与土壤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不同侵蚀程度、不同垂直结构类型下植被覆盖度、枯落物厚度与土壤粒径分布及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枯落物厚度与侵蚀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与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当植被覆盖度达到50%、枯落物厚度达到20 mm时、可以有效保持水土,其中枯落物较上层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更明显。不同植被垂直结构组合中,选择林灌草、林灌、灌草、纯草均可以较好地促进植被生长、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肥力。
顾祝军罗昊
关键词:植被土壤侵蚀
常用卫星图像数据光谱变换新方法
本文阐述了卫星图像提取数据信息的光谱变换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卫星图像的数据变换方程。
曹亚乔曾志远曹建洲顾祝军张振龙郑伟田忠文
关键词:卫星图像数据变换信息提取植被指数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