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强
-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社会学更多>>
-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
- 2024年
-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不断深化,“双师”的内涵由侧重教师个体的“双师”能力与素质逐步转向为注重跨界融合的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共同体、专业化、结构化等特征。基于合作共建项目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创新。探索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原则,以高质量育人为共同愿景目标,依托共建项目组建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撑团队发展、完善运行体制保障团队建设质量、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团队发展质量等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 安学武张军马军强王旭波
- 关键词:教师团队校企共建
- 适应轨道交通行业特点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 2011年
-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和高职课程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建设符合轨道交通行业特点的校内生产性专业实训基地,应当处理好与行业、专业、课程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关系。
- 马军强孟永辉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对完善铁路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的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促进铁路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就业准入制度的健康发展。方法:我国铁路行业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技术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对比。结果:概述了铁路行业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结论:提出完善我国铁路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的设想。
- 马军强
- 关键词:铁路行业就业准入职业资格
- 对实施教师教育权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 2004年
- 教师的教育权实际上是一种委托权,其性质与一般的可自由放弃的权利不同,由于教师教育权的非个人性,受教育管理、教师评价制度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几方面因素影响。建议通过树立以维权为目的的管理理念、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理念、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等几项对策来解决教师教育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和提高教师教育权的实施现状。
- 马军强张端
-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评价制度终身学习教师自身素质委托权
- 中高本贯通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陕西教育统计数据的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研究
- 2024年
- 中高本贯通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的教育统计数据,揭示中高本贯通培养各学段存在的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以期为陕西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及教育统计成果转化提供对策和建议。
- 赵春平马军强任江波王旭波
-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统计
- 对铁路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思考被引量:3
- 2011年
- 结合我国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提出铁路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采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改进培训手段、完善培训资源和构建职业成长激励机制的措施,为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马军强
- 关键词:铁路行业
- 对完善铁路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的思考
- :促进铁路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就业准入制度的健康发展.方法:我国铁路行业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技术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对比.结果:概述了铁路行业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结论:提出...
- 马军强
- 关键词:铁路行业就业准入职业资格
- 中职教育教学评价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0
- 2005年
- 本文运用发展性评价理念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评价的现状,指出在评价功能、侧重点、内容及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 马军强
- 关键词:教育教学评价中职教育评价教育质量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据平台的问题及对策
- 2012年
- 通过对数据采集平台运用实践的调研分析,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数据采集平台在高职院校管理与发展中的功能,剖析了数据采集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如何利用数据采集平台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促进科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马军强孟永辉
-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据平台
- 基于AHP的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评价模型
- 2013年
-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体现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定期对专业内涵建设进行评估检查,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完善内涵建设。为了从定量的角度评价内涵建设,文章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合理划分专业内涵建设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指标权重,建立了专业内涵建设评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内涵建设定量评价提供了简便、操作性强的方法。
- 吉耀武马军强
- 关键词:层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