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瑜

作品数:9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2篇世俗
  • 2篇象牙
  • 2篇象牙塔
  • 2篇边塞
  • 2篇边塞诗
  • 2篇城市
  • 1篇大学堂
  • 1篇绚烂
  • 1篇学堂
  • 1篇雅俗
  • 1篇意象
  • 1篇永恒
  • 1篇欲望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人文关怀精神
  • 1篇伤感
  • 1篇生存图景
  • 1篇师大
  • 1篇图景

机构

  • 8篇宁夏大学

作者

  • 8篇马瑜
  • 4篇赵谨

传媒

  • 4篇牡丹江大学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芒种
  • 1篇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粗糙生活里的永恒人生——论城市小人物的生存图景
2010年
那些有着顽强生命力庸庸碌碌的小人物充斥在繁华城市的一隅,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生命形态被一些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家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为我们展现了城市中被人所忽视的小人物的人生风景,而这恰恰是从粗糙生活里显示出的永恒人生。
马瑜赵谨
关键词:城市小人物
在文学作品中探析当今教授的灵魂困境
2012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中国自1898年建立京师大学堂,大学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大学一直被冠以"象牙塔"的美名,认为是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能够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大学校园充满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是知识和真理诞生。
马瑜
关键词:文学作品象牙塔理想主义灵魂京师大学堂世俗
象牙塔中的现代风景——从《六本书》看当代教授形象
2010年
经济的腾飞使得整个社会迅速世俗化、实利化,这也使象牙塔中的知识分子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精神与灵魂的震荡。《六本书》以显微镜一般的醒目撤掉了象牙塔的优雅光环,给我们展现了象牙塔中的现代风景。从中我们看到了一系列象牙塔中人类灵魂工程师在面对当代浪潮下的精神动向,展示了种种不同的当代教授形象。
马瑜
关键词:象牙塔世俗
城市漂泊者的梦想与辛酸
2010年
20世纪90年代,复杂多变的社会人群中又出现了一批新人类——"北漂"一族。邱华栋、徐坤等人用他们的笔描绘了这些大城市中的漂泊者,展示这些漂泊者对城市的憧憬与梦想,以及城市的冷漠与无情带给他们的无尽辛酸与无奈。
马瑜
关键词:城市漂泊欲望冷漠
“80后”作家崛起的主要因素
2010年
"80后作家"在文学界、网络界、娱乐界大放异彩,迅速蹿红,但评论家们却对此褒贬不一,在此,笔者对"80后作家"崛起的主要原因做尽量客观的评述,以备大家更为客观地解读"80"后作家及"80"后文本。
马瑜赵谨
关键词:网络
厚土上的绚烂——论《白鹿原》的创作特色
2016年
《白鹿原》中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让作品显得厚重而绚烂,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更让作品大放异彩,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白鹿原》的创作特色,以期再次重温这部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
马瑜
关键词:文化雅俗
李益边塞诗意象特点探析
2010年
将中唐诗人李益的边塞诗中的自然风物意象、人文意象、人物意象与盛唐时期边塞诗中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李益边塞诗的意象所表现的已没有盛唐边塞诗中建功立业、扬威边塞的高昂乐观的情怀,而是传达出幽怨伤感的时代精神,具有伤感和悲凉的特点。
赵谨马瑜
关键词:边塞诗意象伤感悲凉
试论李益边塞诗的人文关怀精神
2009年
人文关怀,简单说就是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及其命运的关怀,这是对生命个体的存在状态及其走向的关注。以边塞诗著称的中唐诗人李益在其边塞诗中融注着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这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对士兵血洒沙场、尸抛边地的同情中表达出对生的留恋;在一片片望乡深情中表达出对生命个体的理解与尊重;在对少数民族的同情中更反映出诗人的悲悯之心。
赵谨马瑜
关键词:边塞诗人文关怀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