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航航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端粒
  • 4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活性
  • 2篇蛋白
  • 2篇端粒酶
  • 2篇杀伤
  • 2篇杀伤活性
  • 2篇肿瘤细胞
  • 2篇肿瘤细胞生长
  • 2篇重组腺病毒
  • 2篇细胞生长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相互作用
  • 2篇瘤细胞生长
  • 2篇广谱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抗体
  • 1篇蛋白结合

机构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马航航
  • 5篇黄君健
  • 3篇白云秀
  • 3篇金蕊
  • 2篇黄翠芬
  • 2篇徐晓玲
  • 2篇杨平勋
  • 1篇秦玺
  • 1篇胡宝成
  • 1篇薛建红

传媒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端粒蛋白多肽片段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端粒蛋白多肽片段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多肽;(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
黄君健金蕊白云秀马航航徐晓玲
文献传递
肿瘤血管特异结合抗体ScFvH1的靶向性和抑瘤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检测从肿瘤特异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到的肿瘤血管特异结合单链抗体ScFvH1的靶向性和抑瘤性,探讨该抗体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该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到含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及带有硫氧还原蛋白(Trx)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GFP及pTIG-Trx中,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经镍柱(Ni-NTA)纯化。建立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尾静脉注射纯化的单链抗体-EGFP融合蛋白,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部位及其他器官中EGFP信号,考察该单链抗体的靶向性;同时在裸鼠致瘤部位注射纯化的单链抗体蛋白,观察该单链抗体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该单链抗体基因片段,并使单链抗体-EGFP融合蛋白得到了很好的表达,经镍柱纯化后得到了电泳级的单一条带。靶向性实验结果显示,单链抗体-EGFP融合蛋白在肿瘤部位得到了富集,而只注射EGFP蛋白的肿瘤组织中荧光很少,并且在裸鼠肺部组织中没有观察到EGFP荧光信号。抑瘤性实验发现,单链抗体处理组移植瘤生长速率与PBS组类似。结论:从肿瘤特异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到的肿瘤血管特异抗体ScFvH1具有较好的肿瘤血管靶向性,而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为进一步研究抗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秦玺马航航薛建红胡宝成
关键词:肿瘤血管单链抗体靶向性
端粒、端粒酶结合因子hPinx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2008年
目的:克隆端粒、端粒酶结合因子hPinx1基因的启动子,分析并鉴定其活性调控元件。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基因组中扩增出hPinx1启动子,构建到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确定所扩增的DNA序列,在HepG2细胞中检测其活性。结果:克隆了hPinx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4661bp且序列正确;活性分析表明hPinx1启动子含有多个调控元件,其中核心序列位于530bp内,在1329~2174bp间存在正调控序列,在2174~4661bp间存在负调控序列。结论:构建的hPinx1启动子具有活性,为hPinx1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马航航黄君健
关键词: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转录活性端粒端粒酶
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端粒蛋白多肽片段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端粒蛋白多肽片段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多肽;(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
黄君健金蕊白云秀马航航徐晓玲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hPOT1相互作用的新蛋白
2011年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人POT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以hPOT1的300~634氨基酸片段为诱饵,在人乳腺cDNA文库中筛选能与hPOT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运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Gal实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比对。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7个与hPOT1相互作用的蛋白;选取NM23B与hPOT1通过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证明它们确实存在相互作用。结论:hPOT1能与NM23B发生相互作用,在此实验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NM23B与hPOT1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杨平勋马航航金蕊白云秀黄翠芬黄君健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GST免疫共沉淀
端粒蛋白TRF1与肌动蛋白结合蛋白PFN2相互作用的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鉴定端粒蛋白TRF1和肌动蛋白结合蛋白PFN2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并且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否与端粒在细胞核周的锚定有关。方法:将TRF1构建到myc标签载体,PFN2构建到GST标签载体,采用GST-pull down技术,验证两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同时将TRF1构建到EGFP标签的绿色荧光载体,PFN2构建到RED标签的红色荧光载体,两者共转入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两者在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结果:GST-pull down证明TRF1与PFN2存在直接相互作用,两者在细胞中可以共定位。结论:TRF1与PFN2存在相互作用,且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细胞核周。
马航航杨平勋黄翠芬黄君健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TRF1
Pot1在肿瘤和正常细胞染色体末端保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天然结构,由特殊的端粒DNA及包裹在其上的蛋白复合体“Shelterin”组成。这一蛋白复合体由Pot1、TPP1、Tin2、TRF1、TRF2和RPA1六种端粒蛋白因子通过相互之间的蛋白质相互...
马航航
关键词:端粒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