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菏泽市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红细胞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1 2005年 马金平关键词:趋化因子 受体 肿瘤免疫 生物学功能 输血次数与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输血次数与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600例多次输血(≥2次)的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次数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225例(2~3次)、B组195例(4~6次)及C组180例(≥7次)。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输注血小板后1、24 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及输注有效率。结果600例患者中共226例患者检测血小板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7.67%,其中C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A、B组(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输注后1、24 h CCI及输注有效率均低于血小板阴性患者(P<0.01)。结论输血次数越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而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差,而血小板抗体筛查能有效提高输血效果。 张春霞 曹福英 马金平 王舒莉 刘翠红 屈梅 郭卫平关键词:血液病 多次输血 血小板输注 益生菌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和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肠道黏膜通透性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白蛋白(ALB)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果糖(LAC)、甘露醇(MAN)和LAC/MAN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和肠道黏膜通透性,效果显著。 付景 马金平 李诤关键词:益生菌 乙肝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功能 临床对照研究 2017-2021年菏泽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观察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观察2017~2021年菏泽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菏泽地区传染病医院分离出的NTM菌株72株,采取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微量液体培养基最低抑菌浓度法展开药敏试验。结果 菏泽地区2018年非结核分杆菌的感染率与2017、2016年相比虽有所增高,P>0.05;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占比前三位,分别为64.13%、18.48%、5.43%;7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NTM对异烟肼耐药率高达100%,脓肿分枝杆菌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高达80%以上,其次为龟分枝杆菌耐药性较高。结论 2018年后菏泽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以上升趋势为主,最为常见菌种为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龟/脓肿分枝杆菌,不同NTM菌种在常见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存在差异,而对于常规抗结核药物整体耐药性高。 吴慧娜 马金平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 细菌耐药性 观察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到2019年在本院收治的80例输血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运用未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观察组患者40例运用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两组临床效果对比。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滤除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运用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可有效保证患者安全性,该方式可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安新玲 马金平关键词:输血技术 滤除白细胞 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张雁 王蕾 朱向辉 韩翠珍 马金平 腰硬联合阻滞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小、运动阻滞轻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国外诸多报道显示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芬太尼剂量为25ug左右,国内报道芬太尼用量差异很大,本课题系统研究国人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芬太尼最佳剂量。...关键词:关键词:芬太尼 腰硬联合 分娩镇痛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各50例。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高热(体温>38℃)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PCT、hs-CRP、WBC及PCT、hs-CRP、WBC阳性率。结果轻症组、重症组PCT、hs-CRP水平及WBC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CT、hs-CRP水平高于轻症组(P<0.01)。轻症组、重症组PCT、hs-CRP及WB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CT、WBC阳性率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hs-CRP水平及WBC可出现异常升高,且病情越严重指标升高越明显,检测上述炎性指标有助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 曹福英 张春霞 马金平 王舒莉 刘翠红 郭卫平 屈梅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