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锦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微气泡曝气的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 微气泡是直径小于50μm的微小气泡,有利于强化氧传质过程,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优势。本研究采用SPG膜微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微气泡,将微气泡曝气应用于活性污泥反应器中,考察微气泡的产生及运行方式对活性污泥混合液...
- 马锦
- 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处理
- 文献传递
- 微气泡及其产生方式对活性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微气泡曝气有助于强化氧传质过程,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优势;同时,微气泡及其产生方式可能对污泥混合液性质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SPG膜微气泡发生系统研究了微气泡及其产生方式对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曝气中,微气泡附着于污泥絮体导致污泥上浮聚集,从而造成反应器中污泥浓度(MLSS)下降,以及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微气泡产生过程中,液体循环泵(离心型)产生的强水力剪切力作用于污泥混合液,造成污泥絮体破碎、污泥粒径减小以及污泥絮体EPS释放,进而使得上清液浊度和有机碳(特别是胶体有机碳)浓度升高,污泥絮体的再絮凝能力丧失.微气泡产生过程中,污泥破碎导致的污泥有机物的释放使得污泥混合液的黏度增加,但混合液表面张力保持不变.
- 刘春马锦张磊张静张明吴根
- 关键词:微气泡活性污泥混合液性质
- 微气泡曝气中活性污泥混合液性质变化
- 2013年
- 采用SPG膜微气泡发生系统,考察微气泡曝气过程中,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变化及相关关系,包括污泥粒径、污泥EPS质量浓度、上清液浊度和有机碳质量浓度、混合液黏度和表面张力等.结果表明,在微气泡发生系统中液体循环泵的水力剪切作用造成污泥絮体破碎及污泥粒径减小.在该过程中,污泥EPS释放,上清液浊度和有机碳(特别是胶体有机碳)质量浓度升高,同时污泥絮体的再絮凝能力严重丧失.污泥EPS物质的释放导致混合液黏度增加,但混合液表面张力保持不变.相关性分析表明,污泥粒径减小及污泥EPS释放是造成混合液其他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与离心型循环泵相比,蠕动泵水力剪切作用较弱,对混合液性质的影响较小.微气泡曝气中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变化会加速膜过滤过程的膜污染.
- 马锦刘春张磊张静吴根杨景亮罗湘南
- 关键词:活性污泥混合液性质
- 基于微气泡曝气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废水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微气泡曝气有助于强化氧传质过程,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优势;生物膜反应器是应用微气泡曝气的可行工艺形式.本研究在生物膜反应器中采用SPG膜微气泡曝气处理模拟生活废水,探讨反应器连续运行过程中,SPG膜空气通透性、溶解氧变化、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氧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基于SPG膜微气泡曝气的生物膜反应器能够实现长期连续稳定运行,是微气泡曝气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结合的可行方式.SPG膜表面性质及膜孔径影响其空气通透性,疏水性膜的空气通透性优于亲水性膜;膜孔径越大,空气通透性越好.一定的SPG膜空气通量下,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主要受有机负荷影响.SPG膜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较优的COD处理负荷(以SPG膜面积计算)为6.88 kg·(m2.d)-1.氨氮的去除主要受溶解氧浓度及生物膜内氧扩散传质的影响,在高有机负荷下生物膜内出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微气泡曝气的氧利用率显著高于传统曝气方式,在优化的运行条件下,氧利用率可以接近100%.
- 张磊刘平马锦张静张明吴根
- 关键词:生物膜反应器废水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