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岩 作品数:27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理学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DPVBi/Alq3基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载流子复合区移动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制备了以结构ITO/PCBM∶PVK(xWt%,-40 nm)/DPVBi(30 nm)/Alq3(30 nm)/Al为基础的一系列有机发光二极管,利用电致发光光谱分析了DPVBi/Alq3基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载流子复合区的移动。通过氟化锂的阴极修饰,改变了器件的载流子注入情况;通过PCBM的浓度变化,改变了载流子的输运情况,讨论了这些因素对载流子复合区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对器件所加的电压,讨论了电压对载流子复合区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的本质。 闫光 赵谡玲 徐征 张福俊 孔超 刘晓东 龚伟 高利岩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迁移率 一种在空气中两步法层压制备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空气中两步法层压制备钙钛矿薄膜的方法,属于钙钛矿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两步法旋涂制备矿钛矿存在限制大、制成的钙钛矿薄膜质量差、不环保、性能差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先在第一基底上旋涂好第一步碘化铅溶液形... 孙钦军 范雪婷 高利岩 吕红燕 韩帅 郝玉英LD泵浦双调Q Nd∶GdVO_4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报道了采用半导体激光器(LD)单端泵浦Nd∶GdVO4晶体,在谐振腔内同时利用声光器件、Cr4+∶YAG晶体,实现1.06μm激光的双调Q运转。当泵浦功率为7.7W,重复频率为10kHz时,得到最短脉冲宽度20ns,单脉冲能量45.8μJ及相应峰值功率2.29kW的激光脉冲。 高利岩 王春兴 田文苗 刘士华 王广刚 刘杰关键词:ND:GDVO4晶体 声光调Q 被动调Q 基于气相还原氧化铜制备铜纳米网格透明电极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气相还原氧化铜制备铜纳米网格透明电极的方法;是用硝酸铜配置纺丝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硝酸铜复合纳米线,再将制得的硝酸铜复合纳米线加热氧化得到氧化铜纳米纤维;最后将得到的氧化铜纳米纤维... 孙钦军 石晓磊 高利岩 王晓春 郝玉英文献传递 PEDOT:PSS提高有机薄膜晶体管性能的研究 本文通过将有机电极材料PEDOT:PSS应用于底栅顶接触的pentacene有机薄膜晶体管来提高器件性能。首先分别制备了三种源漏电极的器件:Al、PEDOT:PSS以及PEDOT:PSS/ Al复合电极。实验发现采用PE... 孙钦军 徐征 赵谡玲 张福俊 高利岩 孔超铕配合物Eu(UVA)3Phen与PVK掺杂体系发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将一种新型稀土铕配合物Eu(UVA)3Phen作为掺杂剂与基质PVK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掺杂,对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掺杂体系中存在从PVK到Eu(UVA)3Phen的F rster能量传递。通过优化主客体材料的配比浓度,当掺杂浓度为4%时,得到了色纯度较好地红光器件。 孙钦军 徐征 赵谡玲 张福俊 高利岩关键词:铕配合物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基于气相还原氧化铜制备铜纳米网格透明电极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气相还原氧化铜制备铜纳米网格透明电极的方法;是用硝酸铜配置纺丝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硝酸铜复合纳米线,再将制得的硝酸铜复合纳米线加热氧化得到氧化铜纳米纤维;最后将得到的氧化铜纳米纤维... 孙钦军 武媛 石晓磊 高利岩 王晓春 郝玉英文献传递 有机薄膜晶体管中接触效应的研究 2010年 研究了接触效应对有机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首先在n型重掺杂Si片上制备了以MOO3修饰的Al电极为源漏电极的Pentacene基OTFTs(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器件场效应迁移率μef达到0.42cm2/V·s,阈值电压VT为-9.16V,开关比4.7×103.通过中间探针法,对器件电势分布做了定性判断,发现源漏端电势分布不均匀;沟道电阻RL和接触电阻RC都随着栅压VG增加而减小,并且RL减小的比RC更快;RL随源漏电压VDS增加缓慢变大.随后采用电荷漂移理论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理论模拟,发现考虑接触电阻后,由实验结果计算得出的器件场迁移率增加两倍多,达到1.1cm2/V·s.因此如何分析、减小接触电阻是OTFT器件提高性能和实现、扩大应用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孙钦军 徐征 赵谡玲 张福俊 高利岩 田雪雁 王永生关键词:有机薄膜晶体管 场效应迁移率 有机量子阱结构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2010年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自从C.W.Tang等发表了高效、高亮度双层结构器件以来,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直流低压驱动,并且可制成大面积的平板显示而成为当前显示器件研究的热点[1-4]。Forrest等人提出的有机多层量子阱结构的概念应用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中,进而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文章将这种结构器件的研究情况给予综述,从结构的应用、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前景方面予以展望。 朱海娜 徐征 赵谡玲 张福俊 高利岩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 Ir(Fppy)3掺杂PVK体系发光特性的研究 以铱配合物蓝色磷光体Ir(Fppy)3为掺杂剂,以PVK为基质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VK:Ir(Fppy)3/BCP/Alq3/LiF/Al的蓝色有机电致磷光器件,改变Ir(Fppy)3的掺杂浓... 高利岩 赵谡玲 徐征 张福俊 孙钦军 孔超 闫光 张妍斐 徐叙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