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东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P(AN-AA)/PVA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丙烯腈与丙烯酸单体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共聚,合成聚丙烯腈-丙烯酸悬浮胶体,悬浮胶体经流延成膜制备出P(AN-AA)/PVA质子交换膜。结果表明,以聚丙烯腈-丙烯酸为基体的质子交换膜,甲醇渗透系数为(3.0~5.5)×10-8cm2/s,仅为Nafion117膜甲醇渗透系数的1/25;水饱和溶胀后抗张强度为12.9MPa;在1.0mol/L硫酸溶液中质子电导率为1.89×0-3S/cm。
- 周建银杜鸿昌高建东马志刚邓正华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质子电导率抗张强度
- 一种新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 2007年
- 通过丙烯酸二乙二醇甲醚酯、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添加有机增塑剂和无机添加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锂离子蓄电池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电导率的各种因素、电化学稳定性和与金属锂的界面相容性。该电解质膜机械加工性能良好,电化学性能稳定,电导率在22℃下达到了1.27×10-3S/cm。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组分比例、锂离子浓度、增塑剂和添加剂对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该电解质膜组装模拟电池,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
- 杜鸿昌马志刚高建东邓正华
-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蓄电池交流阻抗法
- 一种新型结构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质子导体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有质子传导能力的电解质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池、电化学反应装置以及传感器等领域,特别是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组件之一的质子交换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Nafion(Du Pont)全氟磺酸膜是目前广泛用于PEMFC中的一种质子导体。Nafion全氟磺酸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高的质子电导率,然而其高昂的价格、差的高温性能以及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中时的高甲醇渗透率阻碍了DMFC商业化发展。
- 高建东马志刚邓正华索继栓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NAFION质子导体电解质材料
- 一种新型结构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 质子导体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有质子传导能力的电解质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池、电化学反应装置以及传感器等领域,特别是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的核心组件之一的质子交换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高建东马志刚邓正华索继栓
- 文献传递
- 自组装有机/无机复合型质子交换膜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无环境污染、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在发电站、电动汽车以及其他需动力源装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近年来其商业化进程并未取得长足的发展,缺乏一种廉价、高效的质子交换膜是其关键制约因...
- 高建东马志刚郭婿邓正华索继栓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
- 文献传递
- 镧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镧硅分子筛(LS-1)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硅源溶于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中,然后与镧源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混合物,将此混合物置于反应器中在130~200℃下晶化2~10天;或者是先在130-200℃下晶化12-48...
- 索继栓王滨高强季东高建东阎亮
- 文献传递
- P(AN-AA)/PVA胶体粒子自组装的质子交换膜
- 采用表面负载有磺酸基团的胶体粒子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质子交换膜。考察了膜的微观形貌、质子电导率以及甲醇透过率。研究表明该质子交换膜具有球形胶体粒子紧密堆积构筑而成的致密结构;在离子交换容量(IEC)为0.34 mmol/g...
- 高建东马志刚邓正华索继栓潘中来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质子电导率胶体粒子
- 文献传递
- 丙烯和乙烯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和乙烯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由3~50%的高岭土、5~95%的Al<Sub>2</Sub>O<Sub>3</Sub>以及2~50%的沸石组成,以重量百分含量计;沸石是含磷和稀土的十员环高硅...
- 高强王滨季东高建东阎亮索继栓
- 文献传递
- 具有贯通质子传导网络的燃料电池电解质膜的研究
- 质子交换膜(PEM)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部件,起着阻隔燃料和氧化剂传递质子的作用。PEM是一种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该聚合物电解质一般是由疏水的聚合物主链和带有阳离子交换功能基团(如-SO3-)的短支链...
- 高建东
- 关键词:燃料电池质子电导率甲醇渗透率有机无机杂化
- 晶化时间对ZSM-23分子筛物化性质及催化C_4烯烃裂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考察了ZSM23分子筛在晶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催化碳四烯烃裂解制乙烯、丙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XRD,SEM,TGDTA,FTIR等技术对不同晶化时间合成的ZSM23分子筛的结构、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化时间为48h时,分子筛晶体开始出现;晶化72h时,无定形物相基本消失。当晶化时间从72h再延长至120h,ZSM23分子筛的晶粒大小、形貌基本保持不变。以晶化时间为72h的ZSM23分子筛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碳四烯烃裂解制乙烯、丙烯的反应中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其乙烯加丙烯的收率达36.97%。
- 王滨高强高建东索继栓
- 关键词:晶化时间物化性质C4烯烃表面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