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森烈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破甲
  • 3篇破甲弹
  • 3篇破甲性能
  • 2篇炸药
  • 2篇装药
  • 1篇弹道
  • 1篇弹丸
  • 1篇弹丸速度
  • 1篇药包
  • 1篇药型罩
  • 1篇药形罩
  • 1篇炸药装药
  • 1篇容器封头
  • 1篇实验室
  • 1篇炮口
  • 1篇偏心起爆
  • 1篇起爆
  • 1篇主客观因素
  • 1篇装甲
  • 1篇装甲板

机构

  • 10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高森烈
  • 3篇陈惠武
  • 3篇曹兵
  • 2篇乔小平
  • 1篇黄正祥
  • 1篇魏惠之
  • 1篇陆小咪
  • 1篇任国民

传媒

  • 3篇弹道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1987年兵...
  • 1篇中国兵工学会...
  • 1篇中国兵工学会...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7
  • 1篇198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不对称因素对破甲的影响
高森烈乔小平
关键词:炸药装药破甲性能蒙特卡罗法破甲弹药形罩
大型容器封头无模爆炸成型工艺的模拟试验研究
指出:对于加工数量很少的大型工件,采用无模爆炸成形是很经济的。对其可行性也进行了大量试验,初步结论是:先用圆片形药包爆炸成形,再用环形药包校形,其边皱长度约在板料直径的十分之一左右,并相应给出了有关工艺参数的选择方法;当...
查宏振高森烈毛季达
关键词:药包工艺性能试验
破甲弹是兴还是衰
仅讨论各种聚能装药的威力问题。指出在今后装甲材料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破甲弹仍然是有生命力的,也是可以发展并不断提高威力的。文章从战术要求、穿甲弹与破甲弹的地位和作用的比较、破甲弹的发展方向、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研究水平、产品...
高森烈
关键词:破甲弹破甲性能
非金属材料抗弹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概况被引量:1
1995年
谈及了非金属材料抗弹性能测试方法的种类,给出了测试数据处理的定量计算,论述了现有测试方法的弊端及新方法研究的学术动态等。
曹兵高森烈
关键词:复合材料装甲板抗弹性能
浅谈科研试验中影响技术安全主客观因素的关系
1997年
陆小咪高森烈
关键词:主客观因素安全事故不安全因素危险性
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设备及功能介绍被引量:3
1995年
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设备及功能介绍任国民,高森烈,何正求,曾仕伦(南京理工大学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4)编者按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现已通过国家级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实验室由综合弹道靶道、专用弹道靶道及测控与数据处理中心三部分组成,...
任国民高森烈何正求曾仕伦
关键词:弹道实验室
高低温环境试验中的武器温升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 ,武器的高低温试验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但无论是固定式高低温试验系统还是机动式高低温试验系统 ,当武器脱离高低温试验系统转入性能试验过程中 ,武器本身的温度对周围环境温度存在突变 ,而武器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换将影响武器性能试验。本文针对此问题以火炮炮管温升为例进行分析 ,得到了火炮系统温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黄正祥高森烈陈惠武官程
关键词:环境试验温升分析武器系统
偏心起爆对EFP成形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装药不对称性会使EFP形态明显变坏.从实验角度研究了某自锻破片装药结构,在爆后180μs时刻,起爆偏心分别显0.4mm,1mm,1.2mm,2mm时,EPF弹丸形态的变化.
曹兵高森烈
关键词:成型装药EFP偏心起爆药型罩
减小破甲弹穿深跳动量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该文分析了造成破甲弹穿深跳动量大的主要因素,针对药型罩加工精度、药型罩材质的影响,以及装药均匀性、装药精度,起爆偏心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利用常规工艺减小穿深跳动量的措施。并以56mm口径破甲弹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破甲弹常规制造工艺措施,是经济可靠的,能有效控制10发1组的穿深跳动量在±5%,达到国外精密装药工艺同等水平。
曹兵陈惠武高森烈
关键词:锥孔装药破甲性能破甲弹
超高速炸药加速器炮口弹丸速度的测量被引量:4
1994年
炸药驱动器超高速(>3000m/s)弹丸速度的测量是超高速发生器及超高速碰撞现象研究等领域内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在传统电测法及X光闪先照相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测量技术,使测量中尽量避免各种因素对测试的干扰,成功地获得了弹丸的炮口速度。实验表明。
乔小平高森烈魏惠之陈惠武
关键词:超高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