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宝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佛禅语境中齐己“十势”内涵探析被引量:5
- 2011年
- "体势"是中晚唐诗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齐己《风骚旨格》所列的"十势"是这一范畴非常重要的具体阐发。由于齐己对这"十势"名目缺乏类似王昌龄《诗格》中"十七势"的具体解释,并且所举诗例只有一个,并有部分不见于《全唐诗》,因此"十势"的具体内涵显得非常模糊。"十势"的名目诸如"狮子返掷"非常明显来自于禅宗语录,又考虑到齐己本人便是一颇有影响力的僧人,因此从禅宗语录或者说从佛禅语境中考察这"十势"应该是一条可行并且可能是必行之路。在禅宗语录中钩沉具体名目的内涵,参照诗学话语系统做出诗学的解释成为探索的一种尝试。
- 魏学宝
- 关键词:齐己禅宗
- 研究生课程思政更应“润物无声”被引量:1
- 2022年
-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后再次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 魏学宝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方位育人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 张谦宜瘟疫书写与山东康熙癸未、甲申灾疫
- 2023年
- 文学史上,有关灾异的书写不绝如缕,但关于瘟疫的书写则较为罕见。康熙甲申山东诸多州县暴发瘟疫,此次瘟疫是前一年,即康熙癸未大灾的延伸。这两年齐鲁大地因连遭天灾、瘟疫,饿殍满地,一片焦土,史书、方志对此多有记载。这两年的灾异,在山左文士的诗文集中多有记录,却鲜有关于瘟疫的书写。胶州文士张谦宜《絸斋诗集》中存有一定数量的关于康熙甲申瘟疫的诗篇,似为仅有的有关这次瘟疫的诗歌书写。张谦宜的瘟疫书写,在社会层面,真实细致地反映了瘟疫给胶东大地带来的无尽伤害;在心理层面,又深刻形象地揭示了瘟疫给胶东民众带来的严重创伤。诚然,张谦宜的瘟疫书写限于胶州一地,但从这一地的书写中能够蠡测当时齐鲁大地瘟疫横行的惨状,不仅是直观的灾难损失,还有持久的精神苦痛。
- 魏学宝张欣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类课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限于课时、学分,该课程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撷取、教学方法确定和考试考查方式选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定位于方法的传授,教学内容以《文心雕龙》"宗经六义"为中心,探讨符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维习惯的鉴赏方法,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定位,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魏学宝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与考试改革
- 高鹗续书说辨证被引量:1
- 2009年
- 高鹗作《红楼梦》后四十回这一论断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果仔细考辨这一论断的由来,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非这么简单。"高鹗续书说"是由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家们考证出来的,周汝昌先生继承这一观点,并将这一论断大众化。但是仔细考证这一论断的论证过程,便会发现新红学家们的论证是不严谨的,根据这些论证这个结论难以成立。
- 魏学宝
- 关键词:俞平伯
- 元兢“调声三术”分析
- 2012年
- 初唐诗论家时声律的论述大多侧重于消极意义层面的声病阐释,元兢《诗髓脑》的"调声三术"是不多见的成系统的积极意义,即理论构建层面的描述,"调声三术"以声调为核心,论述"换头""护腰""相承",在诗律定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界自然应对元氏的"调声三术"予以恰当的文学史定位,同时也不宜褒奖过高,站在诗律和创作实践的角度来看,元氏的"调声三术"带有明显的探索、过渡痕迹。
- 魏学宝
- 关键词:诗律
- 固守本色 突出特色——石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之探索
- 2011年
- 目前全国有四所石油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特色建设不仅是事关专业招生就业的战术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专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石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应该从两个角度去探讨,即同校内其他专业比较和同其他高校同一或类似专业比较寻求坐标。前一个角度,应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校内外服务方面体现自己的本色,惟有固守本色,方能体现特色。后一个角度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两个平台上培育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方面赋予专业学生"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科学研究方面,在石油文化、石油精神研究,地域文化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做大做强,做出标志性成果,形成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 魏学宝沈壮娟
- 关键词:石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
- 义山诗歌感伤美分析
- 翻阅李商隐诗集,很多人往往能够感受到李商隐诗歌的感伤美,不过研究者对此却并不是太重视,对这方面的关注也不是太多。同时感伤话题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可以算作是一个冷门话题,因此好多学者在以感伤为研究对象时,往往会出现概念的混...
- 魏学宝
- 关键词:感伤美感伤主义
- 文献传递
- 分野·错位·互动:比兴阐释的经学、诗学视域及其他
- 2023年
- 中国传统诗学或曰文学批评中,往往会出现偏重载道内容与艺术审美的争鸣。比兴作为《诗经》学、诗学比较重要的概念,在最初的阐释中亦出现了以郑玄和郑众为代表的这两种分野。实际上这体现的是经学视域与诗学视域观照的差异。此后由晋至唐,围绕比兴的阐释,一方面诗学视域的阐释不断强化,挚虞、钟嵘、王昌龄、皎然有不尽相同然殊途同归的探讨;一方面又不时显现出经学、诗学两种视野的互动:刘勰意在阐发诗学问题,但不自觉进入经学视域;兴寄虽非比兴,但其阐释路径与刘勰比兴阐释路径高度相似;孔颖达、朱熹阐发的是经学、理学的问题,但已回避不开诗学视域的思考。
- 魏学宝
- 关键词:比兴兴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