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贞 作品数:20 被引量:13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护理质量重在程序式和持续性的管理 2001年 黄文贞 蔡淑玲关键词:护理质量 质量管理 国内外艾滋病病人护理的质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015年 对国内外艾滋病病人护理质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研究艾滋病护理提供理论参考。 王秋玲 刘丽丹 黄文贞 牛青关键词:艾滋病 护理 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了解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神经内科40名护士进行以 COPA 模式为理论框架的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对培训前后特、一级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情况,住院患者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后特、一级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6.1%,高于培训前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P <0.01);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也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在优质护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刘文平 施宇 王秋玲 牛青 黄文贞 施字关键词:护士 核心能力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主要照顾者照顾感受对12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调查12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痴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照顾负担和积极感受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主要照顾者负担、积极感受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其他影响生活质量... 黄文贞关键词:老年期痴呆 影响因素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03年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5例70岁以上AMI患者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定,本组冠脉再通率65.7%(23/35);另发生心脏性事件71.4%(25/35)、出血并发病11.4%(4/35),死亡率5.7%(2/35)。结论:高龄AMI施行UK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冠脉再通率和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黄文贞关键词:高龄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 安全性 肺科病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探讨了肺科病房空气消毒的两种方法,并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实验结果:紫外线消毒组处置前平均细菌含量为1685.72cFu/m3,处置后为276.76cFu/m3(P<0.01);电子灭菌器消毒组处置前平均细菌含量为1710.88cFu/m3,处置后为412.62cFu/m3(P<0.01);对照组处置前平均细菌含量为1660.56cFu/m3,处置后为1056.72cFu/m3(P>0.05)。以上三组处置后空气含菌量比较:紫外线消毒组及电子灭菌器消毒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紫外线消毒组与电子灭菌器消毒组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均是有效的。 朱晓军 黄文贞 童惠芳 胡丽青关键词:空气消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影响因素的现状 被引量:10 2015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之首的脑血管疾病[1],其治疗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2],但溶栓时间窗较窄,患者在此时间内能否到医院接受治疗是溶栓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溶栓治疗,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延迟,即就诊延迟。既往研究[3-5]结果显示,就诊延迟与入院方式、首诊地点、卒中类型、发病地、发病的严重程度、交通工具、 牛青 刘丽丹 黄文贞 王秋玲关键词: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 院前延迟 1例利多卡因致呼吸骤停的探讨 1993年 利多卡因为常用抗心律失常药之一,临床广泛使用而副作用较少。我院曾见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因室性心律失常用和多卡因治疗而致呼吸骤停的严重反应,为了引起同行们的注意,现报道如下。病例简介患者,男,67岁,住院号36180。因反复胸闷、气闭7—8年,劳累后加重2周,诊断为冠心病、心衰Ⅲ°,于1990年12月3日入院,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症状减轻。于1991年1月5日再发胸闷气闭,心前区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湿罗音等左心衰症状,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即给利多卡因50mg加5%GS10ml静注,当推至25mg时,患者感头昏耳鸣,发音含糊,继之意识消失,呼之不应,当即停止注射。 吕学芳 黄文贞关键词:利多卡因 抗心律失常药 呼吸骤停 静注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1 2016年 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发展进程、干预方法及其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压力提供参考。 黄文贞 刘丽丹 王永红 王颖 高岚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 老年痴呆 护理 Peplau 人际关系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4年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是美国护理学家赫得嘉·佩普劳( Hildegard Peplau )于20世纪50年代在行为科学和精神心理学基础上探索护理领域问题发展形成的[1]。此后,人际关系模式在美国及国际护理教育及护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2]。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人际关系模式应用于临床,但应用领域相对局限。笔者现将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在国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牛青 刘丽丹 王秋玲 黄文贞关键词:护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