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成

作品数:15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阴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脑损伤
  • 4篇血肿
  • 4篇脑出血
  • 4篇出血
  • 3篇预后
  • 3篇源性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高血压
  • 2篇电针
  • 2篇电针刺
  • 2篇电针刺激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针刺
  • 2篇伤患者
  • 2篇神经功能
  • 2篇内血肿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性

机构

  • 15篇江阴市中医院

作者

  • 15篇黄晓成
  • 14篇承军
  • 11篇路楷
  • 11篇徐彬彬
  • 10篇王海华
  • 9篇程晓午
  • 6篇查海峰
  • 6篇查海锋
  • 4篇查洲舟
  • 2篇钱烨
  • 1篇陈晓午
  • 1篇李虎
  • 1篇钱晔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健康之家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再通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构建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血管再通后恶性脑水肿(MBE)发生的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性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20年6月于江阴市中医院行早期血管内治疗(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3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67)和测试组(n=115),根据患者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是否发生MBE,将训练组分为MBE组(n=41)和非MBE组(n=226)。分别比较训练组与测试组及训练组中MBE组与非MBE组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包括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侧支循环分级、脑血容量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筛选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发生MBE的预测因素,比较两个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训练组和测试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E组患者的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比例、脑侧支循环0~2级比例、取栓次数>3次比例、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脑血容量分别为(68.95±8.04)岁、(146.71±22.73)mmHg、17(13,21)分、87.80%、82.93%、68.29%、(365.64±87.83)min、(32.56±5.73)mL/100 g,明显高于非MBE组[(60.27±7.13)岁、(137.92±19.58)mmHg、14(10,18)分、73.01%、60.62%、2.65%、(307.59±74.05)min、(27.49±5.46)mL/100 g](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入院NIHSS、脑侧支循环分级、取栓次数、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前循环ALVOS患者行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预测�
承军李虎黄晓成王海华
关键词:卒中脑水肿血管血管再通
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机械取栓治疗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构建用于预测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手术预后不良及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276例行机械取栓治疗的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于术后第90天根据是否预后不良,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n=122)和预后不良组(n=154);根据是否死亡,将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n=208)和死亡组(n=68)。分组后,比较患者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及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预后不良及死亡的预测能力。将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各独立因素作为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手术的预后情况,对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65;95%CI:1.046~1.284;P=0.001),糖尿病(OR=1.123;95%CI:1.021~1.225;P<0.001),出血转化(OR=2.394;95%CI:1.857~2.931;P=0.001),再通情况(OR=0.418;95%CI:0.410~0.552;P=0.001),NIHSS评分(OR=1.502;95%CI:1.373~1.631;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OR=1.024;95%CI:1.009~1.139;P=0.001),NEUT/淋巴细胞计数(NLR)(OR=1.235;95%CI:1.112~1.358;P=0.001),D-二聚体(OR=1.939;95%CI:1.328~2.551;P=0.001)是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153;95%CI:1.080~1.226;P<0.001),出血转化(OR=6.330;95%CI:4.904~7.754;P=0.001),再通情况(OR=0.418;95%CI:0.323~0.514;P=0.001),NIHSS评分(OR=2.051;95%CI:1.784~2.338;P=0.001),NEUT(OR=1.399;95%CI:1.275~1.523;P=0.001),NLR(OR=1.528;95%CI:1.414~1.642;P=0.001),D-二聚体(OR=2.391;95%CI:1.948~2.834;P=0.001)是心源性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王海华黄晓成钱烨承军
关键词:卒中预后列线图心源性脑卒中机械取栓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和肾损伤分子-1水平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检测创伤性脑损伤(TBI)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水平,探讨NGAL和KIM-1与TBI合并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江阴市中医院进行救治的95例TB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44例,无AKI组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GAL、KIM-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GAL、KIM-1水平与肾损伤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并发AKI的影响因素,以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对TBI患者发生AKI的诊断价值。结果AKI组患者血清NGAL、KIM-1水平明显高于无AKI组(均P<0.05),AKI组患者Scr、BUN、C反应蛋白(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无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NGAL水平与Scr、BUN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KIM-1水平与Scr、BUN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Scr、BUN、CRP、NGAL和KIM-1水平为TBI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cr、BUN、CRP、NGAL和KIM-1联合诊断TBI患者发生AKI的效能均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敏感度为93.2%。结论TBI并发AKI患者血清NGAL、KIM-1水平上调,且两者水平变化与TBI患者并发AKI相关。
黄晓成承军查海锋路楷徐彬彬王海华查洲舟程晓午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急性肾损伤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损伤分子-1
电针刺激对脑损伤患者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急性脑损伤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除原发性因素造成脑损害之外,许多继发性因素致使其近期病情加重或出现不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研究证明,原发性脑损伤后,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部分体内所产生的物质会造成脑二次损伤。其中包括:凝血功能障碍;部分炎性介质释放;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增加等。尤其是部分内源性阿片肽被认为是造成脑二次损伤的因素之一。电针刺激技术用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期患者已很成熟,且证明是有效的,甚至应用于早期促醒。
路楷查海峰徐彬彬程晓午承军黄晓成王海华查舟洲
关键词:电针脑损伤内源性阿片肽
孕酮治疗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急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成为青壮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也已成为继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因素,怎样降低其高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神经外科医师努力的课题。
路楷查海锋徐彬彬程晓午承军黄晓成王海华查洲舟钱晔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孕酮内源性阿片肽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本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均小于8分,本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当头颅CT显示颅内血肿同时伴有显著的脑组织受压症状时,均实施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和挫伤脑组织,合并有严重脑挫裂伤患者实施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本组患者中单纯血肿清除术6例,其余34例患者均行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存活,15例患者死亡,存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2.6%和37.5%。术后发生并发症:脑积水患者3例,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患者5例,肺病发生感染患者8例。治疗后根据GOS预后评分标准:4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恢复良好,占25%,轻度残疾患者6例,占15%,重度残疾患者8例,占20%,1例患者植物生存,占2.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及时手术和有效降低颅内压并有效防治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黄晓成路楷徐彬彬查海锋王海华查洲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血肿清除术预后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绑定环,绑定环包括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管道固定件和两个脸颊绑带,使用时,绑定环套设于患者的头部外,管道固定件位于患者头部和唇部之间并用于固定胃管和/或空肠管,两个脸颊绑带分别与患者两...
孙静承军黄晓成张钦艳
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误诊与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与弥漫性大脑萎缩症常因临床症状表现相似、影像学检查表现相近。在临床工作中易被误诊,使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下是我科收治的3例病人,现报道如下。
路楷徐彬彬查海峰陈晓午承军黄晓成
关键词:老年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探析
2023年
目的为分析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后水肿体积峰值以及水肿体积净增加值(NIEV)。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6、12周,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义(P<0.05);术后,观察组水肿体积峰值及NIEV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仑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清除血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黄晓成承军查海锋王海华程晓午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基底节区神经功能
电针刺激对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促醒的作用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早期促醒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脑外科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32例急性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人中穴、百会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治疗,刺激参数为脉冲宽度0.2ms,刺激频率为2—30Hz,波形为疏密波,持续时间30rain,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治疗1、3、7、13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1、3、5、7、9、11、13dB-内啡肽(B-EP)、强啡肽(Dyn—A)1-13、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后GCS评分逐渐升高,治疗13d达峰值,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9.25±3.96比8.04±2.44,P〈0.05)。观察组从治疗1d起B-EP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ug/L:2.32±0.20比1.08±0.27),持续到治疗13d时仍处于高于对照组水平(ug/L:2.57±2.00比0.90±0.56,P〈0.05)。两组治疗各时间点Dyn—A1-β,水平(u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3、5、7、9、11、13d时Dyn—A1-β分别为0.45±0.28、0.50±0.26、0.48±0.16、0.41±0.16、0.52±0.18、0.43±0.23、0.47±0.21,对照组分别为0.40±0.19、0.51±0.18、0.46±0.14、0.47±0.15、0.43±0.14、0.43±0.22、0.36±0.20,均P〉0.05)。观察组治疗3d起D-二聚体水平即明显低于对照组(ug/L:9.52±8.21比16.04±17.41,P〈0.05),并持续到治疗13d(ug/L:4.60±3.53比6.19±5.30,P〈0.05),治疗1d起观察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L:2.36±0.81比3.01±0.86),到治疗7d时观察组和对照组Fib水平接近(4.20�
路楷查海峰徐彬彬程晓午承军黄晓成王海华查舟洲
关键词:电针急性脑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