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晶 作品数:10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白及须根醇提物诱导肺腺癌细胞A549凋亡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白及须根醇提物(Alcohol extract of fibrous root part of Bletilla striata,AEFB)诱导肺腺癌细胞A549凋亡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运用MTs、hoechst-PI双染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白及须根醇提物对A549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影响;二维水平的细胞迁移检测白及须根醇提物对A549细胞转移的影响;RT-PCR法检测白及须根醇提物对肺腺癌细胞凋亡和转移相关基因bcl-2、bax、ICAM-1 m RNA的影响。结果白及须根醇提物能够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有浓度效应,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bcl-2、ICAM-1 m RNA表达下调,bax m RNA表达上调。结论白及须根醇提物能够明显的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作用,具有明显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ICAM-1及上调bax的表达相关。 蒋瑞彬 黄晶晶 李浩宇 潘平 蒋福升 钱朝东 丁志山关键词:肿瘤细胞 过氧化氢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2015年 目的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SVAREC)氧化损伤,建立SVAREC氧化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SVAREC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不同浓度的H2O2刺激细胞,并在不同时间点用MTS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确定SVAREC氧化损伤模型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微孔酶标法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B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当H2O2浓度为100μM,作用时间为2 h时,造成细胞损伤,其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该实验条件下H2O2浓度为100μmol/L,作用时间为2 h是模型的最佳复制条件。 黄晶晶 施晓峰 陈宇驰 夏威标 金波 丁志山关键词: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过氧化氢 细胞损伤 浙江不同产地山核桃叶主要黄酮苷元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测定和比较浙江不同产地山核桃叶中的主要黄酮苷元含量,为寻找黄酮苷元含量较高的山核桃叶提供了方向,将有利于山核桃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相应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检测波长,对不同产地山核桃叶中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各个产地山核桃叶中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含量的差异。结果: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浓度分别在0.0025~0.025、0.0025—0.025、0.025~0.600和0.0125—0.250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白杨素和球松素查尔酮以淳安县威坪镇汪川村山核桃叶最高,而小豆蔻明和球松素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校区山核桃叶最高,临安市湍口镇凉溪村山核桃叶中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均最低。结论:浙江不同产地山核桃叶中主要黄酮苷元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产地的山核桃叶进行开发利用。 朱学鑫 蒋瑞彬 黄晶晶 蒋福升 金波 钱朝东 丁志山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脱甲氧基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HL-60/ADR的生长抑制作用 2014年 目的: 研究二脱甲氧基姜黄素(Bdmc)与阿霉素(ADR)联合应用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 (HL-60/ADR)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 HL-60/ADR细胞2×103/孔,1,2,4,8 μmol·L-1 Bdmc分别与0.4,0.8,1.6,3.2 μmol·L-1 ADR同时联合给药,48 h 后,MTT法测定两种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6,12,24,48 μmol·L-1Bdmc分别与0.08,0.2,0.4,1.0 μmol·L-1ADR序贯联合给药,48 h 后,应用金氏公式进行序贯联合用药效果分析。 结果: 单独ADR 0.4,0.8 μmol·L-1时抑制率6.9%,11.8%,同时联合加8 μmol·L-1Bdmc时,抑制率达到94%以上。1-8 μmol·L-1 Bdmc和0.8-3.2 μmol·L-1ADR同时联合作用 HL-60/ADR细胞可产生单纯相加至增强的协同杀伤效果。序贯给药法中,先给Bdmc后给SDR结果为协同作用,先给ADR后给Bdmc实验结果为拮抗作用。 结论: Bdmc与ADR同时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二者序贯联合用药仅产生单向协同作用。 陈琳 黄晶晶 杨仙 鲁光耀 刘彩霞 徐正虹 黄燕芬关键词:白血病 抗药性 阿霉素 HL-60 miR-21在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山核桃叶总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作用,以及miR-21在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HUVECs增殖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山核桃叶总黄酮孵育HUVECs后,采用Cell Counting Kit(CCK-8)法检测HUVECs的生长情况;采用SYBR定量PCR检测miR-21的转录水平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其靶基因PDCD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UVECs的增殖;SYBR定量PCR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孵育过的HUVECs中miR-21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降低,而PDCD4蛋白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结论]miR-21可能通过PDCD4参与了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HUVECs增殖的过程。 胡旭娇 刘彩霞 杨仙 黄晶晶 丁滨 金波 丁志山关键词:MIR-21 PDCD4 半夏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中药材半夏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多样性。方法采集浙江杭州(虎跑、下满觉陇、富阳)、贵州贵阳等地半夏及其根际土壤。块茎徒手切片、根剪成1 cm的根段,经10%KOH透明、乳酸甘油酸性品红染液染色、乳酸甘油脱色后,镜下观察半夏植株内AMF的形态结构。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半夏根际土中AMF孢子并鉴定,分析各地半夏根际AMF孢子的多样性。结果半夏的皮层组织细胞间及细胞内存在大量菌丝、泡囊,以及典型的丛枝结构。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AMF孢子。鉴定得到20种3属,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6种,占80.0%;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占15.0%;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占5.0%。结论各地半夏均可形成丛枝菌根,根际土壤中的AMF孢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球囊霉属为优势菌群。 施晓峰 黄晶晶 史亚 丁志山 程东庆关键词:半夏 丛枝菌根真菌 孢子 侵染率 多样性 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山核桃叶球松素查尔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考察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山核桃叶球松素查尔酮(pinostrobin chalcone)富集的影响,筛选出富集球松素查尔酮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确定富集球松素查尔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球松素查尔酮作为检测指标,进行反相HPLC法进行测定,利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出最佳大孔吸附树脂为SD200,并利用动态实验优化SD2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球松素查尔酮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由于SD2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球松素查尔酮具有较好的吸附力和解吸附力,因此SD200型大孔吸附树脂被选于后续的实验研究。SD2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球松素查尔酮的最佳工艺如下:吸附时间为150 min,吸附温度为25℃,样品溶液中球松素查尔酮的浓度为3.58 mg/m L,上样体积为6.5 BV,上样速度为2.0 BV/h,选择7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洗脱体积为10.0 BV,洗脱速度为4.0 BV/h。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球松素查尔酮的含量从样品溶液中的7.02%提高到26.06%,将近提高了4倍,其回收率为82.81%。结论:SD200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富集球松素查尔酮效果良好,此工艺简单、高效,为球松素查尔酮的大规模制备奠定一定的基础。 朱学鑫 蒋瑞彬 黄晶晶 蒋福升 金波 钱朝东 丁志山关键词:山核桃 大孔吸附树脂 山核桃叶黄酮对H2O2氧化应激诱导损伤的SVARECs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本实验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SVARECs)损伤,建立SVARECs氧化损伤模型,并通过该模型从离体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山核桃叶黄酮对氧化损伤SVAREC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 黄晶晶关键词:内皮细胞 过氧化氢 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单侧聋不同干预方式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聋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ce Library等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搜索有关单侧聋分别采用信号对侧传输系统(CROS)、骨传导装置(BCD)、人工耳蜗植入(CI)干预方式效果的临床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2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文献质量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547例单侧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①噪声下言语:三种干预方式在SssdNnh(目标信号位于患侧、噪声位于正常侧)方位下结果与未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方位没有统计学差异;②声源定位:CI干预组优于未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BCD干预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CROS干预组比未干预组差,有统计学差异;③耳鸣量表得分:CI和BCD干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CROS干预没有统计学差异;④SSQ得分:三种干预方式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单侧聋患者在噪声下言语识别、声源定位、耳鸣缓解及日常听能改善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BCD和CROS干预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下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黄晶晶 刘玉和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全身炎症反应对睡眠持续时间与听力阈值关联的作用 ——基于NHANES的中介分析 黄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