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贺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感染者53例皮肤黏膜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临床分布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贺州市53例HIV感染者皮肤黏膜疾病及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分布、临床表现以及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3例HIV感染者在门诊就诊期间皮肤黏膜及性传播疾病的种类、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者占84.91%;皮肤黏膜损害复杂,以真菌、病毒感染等为主;疾病种类依次为性病、带状疱疹、湿疹、银屑病、泛发体癣等8种;有2种以上皮肤黏膜疾病者8例(15.09%);性传播疾病以早期梅毒为主13例(24.53%)。结论 HIV感染者皮肤黏膜损害以真菌、感染最多,性传播途径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泛发的皮肤黏膜病变和合并性病感染可作为诊断HIV感染的依据之一。
- 张建玲林胜智黄朝华叶淑君刘进文杨新华
- 关键词:HIV感染皮肤病性病
- 贺州市2010年-2015年禽流感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10年-2015年贺州市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探讨科学的防控措施,为预防和降低禽流感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活禽养殖场和市场环境标本89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并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禽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检出331例;6年期间阳性分别为0例、6例、27例、50例、99例、149例,总体上升。病原以H9亚型为主,共217例,占81.58%;H5亚型19例,占7.14%;H7亚型2例,占0.75%;H5和H9合并亚型28例,占10.53%;不分型65例。2011年流行时间集中在第四季度,2012年和2015年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2013年和2014年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采集的标本以清洗禽类污水检出率最高;市场阳性率高于养殖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05,P<0.01)。结论贺州市禽流感病毒检出呈上升趋势,病原仍以H9亚型低致病性为主,近年H5亚型所占比例激增,病原发生的型别、季节存在明显差异性,构成趋向复杂化。
- 黄朝华饶贵平邹喆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荧光定量PCR
- 贺州市2010年-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10年-2014年贺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适宜的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西贺州市2010年-2014年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1 738例门诊病例采集咽拭子、肛拭子和疱疹液等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并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诊断病例中,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出1 200例,重症病例296例,死亡病例36例,病例中男性754例,发病率为62.83%,女性446例,发病率为37.17%,不同性别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P〈0.01);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7月,其中2013年以来,冬季1月、11月、12月也成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病原检测以肠道病毒EV71病原为主,占45.42%,Cox A16感染占19.67%,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34.92%。结论贺州市小儿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发生的季节、年龄和性别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冬季也成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发病构成趋向复杂化。
- 黄朝华饶贵平赵书银邹喆黄亚雪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