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 作品数:16 被引量:12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气体注入法的高精度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020年 在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为准确预测携带大量推进剂航天器的质量特性和在轨寿命以便进行飞行任务规划和控制,需要精确测量低重力条件下航天器推进剂剩余质量。文章对基于气体注入法的航天器贮箱推进剂剩余量测量精度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航天器贮箱中推进剂剩余量的不断减少,气体注入法测量精度不断降低;测量实施过程中贮箱压力值变化幅度越大,测量精度越高;测量精度受测量系统温度传感器精度影响相对较小,受测量系统压力传感器精度影响较大,呈近似线性相关;基于气体注入法的高精度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方法,可通过选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增大测量实施过程中贮箱压力值变化幅度实现。 孙兴亮 梁鲁 田林 黄震 杨雷关键词:航天器 基于弹道逃逸和小推力捕获的地月转移轨道设计 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地月空间货运任务和环月轨道空间设施建设任务,提出一种弹道逃逸和小推力捕获相结合的新型地月轨道转移模式,并建立了一整套该类型轨道设计方法。首先,在三体模型假设下分别建立地心弹道逃逸轨道和月心小推力捕获轨道的二维极坐标动力学模型。对于弹道逃逸轨道,将地心旋转系对准角和地月转移加速速度增量作为控制变量,提出初值估计解析公式,并应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快速求解。对于小推力捕获轨道,以月心距为参考量设置与弹道逃逸轨道的拼接点约束,提出能量匹配方法预估飞行时间,采用最优螺旋轨道的初始伴随状态解析式预估近月点伴随变量初值。基于混合法和轨道逆推思想,采用人工免疫算法进行小推力捕获轨道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弹道逃逸和小推力捕获的地月轨道转移方式大幅降低了近月制动燃料消耗,能快速穿越地球辐射带,且飞行时间适中;同时,提出的轨道设计方法能快速搜索到基于弹道逃逸和小推力捕获的地月转移轨道,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彭坤 黄震 杨宏 张柏楠关键词:地月转移轨道 小推力 人工免疫算法 航天器运输包装箱极限热控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为获取某航天器运输包装箱在典型高温天气下的极限热控能力,设计了主动控温和被动保温状态试验方案,并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包装箱温度的主要因素,环境温度是次要因素;在环境温度为40℃、内部航天器初始温度为30℃左右的主动制冷工况,该包装箱能将内部航天器温度控制在40℃以下要求范围内,且有近7℃余量;在环境温度为35℃、内部航天器初始温度为25℃左右的被动保温工况下,内部航天器温度保持在40℃以下的时间约为2 h 15 min。为进一步降低运输过程控温风险、增强包装箱的热控能力,提出了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以及增加风扇强迫空气对流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彭华康 彭华康 黄震 贾世锦 付杨 付杨关键词:航天器 运输包装箱 载人小行星探测飞行模式研究 2019年 小行星是载人深空探测的重要可选目的地之一,其丰富的探测与利用价值近年来备受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开展了近地组装发射、日地L2点停泊、地月平动点停泊的载人小行星探测飞行模式研究。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可选目标星多、任务周期长、飞行距离远,选择具有较好适应性的飞行模式是任务实施的先决条件。文章对不同飞行模式下的速度增量、任务时间、飞行器系统规模和推进剂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最优飞行模式选择。 李志杰 王平 黄震 张小琳关键词:载人航天 小行星探测 飞行模式 地月空间NRHO与DRO在月球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020年 针对地月系统三体问题低能往返轨道转移在月球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结合天体借力飞行技术与混合优化技术,系统分析了不同目标轨道与借力方位对任务飞行时间与燃料消耗等关键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往返轨道设计初值的选择策略。针对轨道设计初值猜想问题,首先采用遗传算法与二体Lambert转移快速确定轨迹拼接点初值。在同时考虑近月点与近地点多约束条件下,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与多重打靶法进一步对燃料最优的地月往返轨道进行研究,并推导了约束方程解析梯度提高设计效率。最后分析近月点高度、不同目标轨道的转移时间与燃耗变化特性,对于考虑月球借力的地月空间轨道往返转移设计及参数选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豪 李朝玉 彭坤 王平 黄震关键词:月球探测 借力飞行 初值问题 脉冲星导航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脉冲相位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方法的基本观测量,在测量的脉冲相位与预报相位比对的过程中存在整周期模糊度问题.借鉴GPS载波相位模糊度的解算方法,提出了单差搜索法、最小二乘搜索法和模糊度函数法3种空间搜索方法用以解算脉冲星导航系统的整周模糊度,并针对地球卫星完全迷失的情况进行了搜索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都能够准确地解算出整周模糊度,均可用于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在轨解算.其中最小二乘搜索法的性能稳定,搜索速度快;模糊度函数法搜索速度慢,但适用于装配单X射线探测器的脉冲星导航系统. 黄震 李明 帅平关键词:模糊度解算 空间搜索 美国航空航天局X射线脉冲星导航计划 被引量:1 2008年 黄震 李明 帅平关键词:X射线脉冲星 近地轨道 导航技术 导航星座 超新星爆发 航天器 载人登月航天器推进系统方案选择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载人登月航天器完成近月制动和着陆下降等空间任务,需要装载大量推进剂,推进系统方案选择是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推进系统关键组件设计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推进系统质量和干重系数随推进剂装载量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20 t级载人登月航天器挤压和泵压推进系统方案。结果表明:推进系统方案质量与推进剂装载量有关,推进剂装载量越大,泵压推进系统轻量化优势越大,主要由泵压系统贮箱质量较轻导致;球形封头贮箱轻量化可采用增加贮箱封头直径的技术途径,椭球形封头贮箱轻量化可采用增加贮箱圆柱段长度的技术途径;对20 t级载人登月航天器算例进行仿真分析表明,从实现系统轻量化角度出发,宜选用泵压推进系统方案。 孙兴亮 高峰 董云冉 牛津桥 郝平 黄震关键词:航天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发射场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1年 新一代载人飞船是面向我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而论证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为验证新一代载人飞船关键技术,我国研制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并开展飞行验证。2020年5月5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从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入轨。 苏怀朋 黄震 杨雷 郝平 刘宏泰关键词: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 发射场 试验船 飞行验证 天地往返 数字孪生及其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被引量:78 2020年 数字孪生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可看作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纽带。其通过建立物理系统的数字模型、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驱动模型动态更新实现系统行为更准确的描述与预报,从而在线优化决策与反馈控制。本文分析表明数字孪生体相比一般的模拟模型,具有集中性、动态性和完整性的突出特点。数字孪生的发展需要复杂系统建模、传感与监测、大数据、动态数据驱动分析与决策和数字孪生软件平台技术的支撑。在航空航天领域,数字孪生可应用于飞行器的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和运行维护。重点讨论了应用机身数字孪生进行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的案例,相比于周期性维护,具有检修次数更少、维护成本更低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数字孪生在空间站、可重复使用飞船的地面伴飞系统中的初步应用框架。 孟松鹤 叶雨玫 杨强 黄震 解维华关键词:数据驱动 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