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淑玲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几种血液病骨髓活检中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 1997年
- 细胞凋亡(apoptosis)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细胞凋亡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血液病骨髓活检中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及意义报告尚少。我们对95例未经特殊治疗的各种良性和恶性血液病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进行了仔细地形态学观察。发现各种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一些良性血液病均存在典型的凋亡细胞,并对其出现率和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院门诊及住院未经特殊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0例(M_2b 2例,M_6 1例,M_4 2例,M_2a 2例,M_3 2例,M_1 1例),MDS 30例(RA 9例,RAEB 11例,RAEB-T 1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10例,溶血性贫血10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2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6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包括不同病因的)5例。以上均由本院血液内科按国内有关标准诊断。1.2 方法 常规骨髓活检,PCF 固定,塑料包埋切片,H-Giemsa-E染色,光镜观察计数O.
- 陈辉树齐淑玲褚建新胡小莉方立环陈玲玲
- 关键词:血液病骨髓活检细胞凋亡
- 毛细胞白血病脾切除4例报告
- 1992年
- 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约占白血病发病人数的2~3%。1923年,Bowro-ncle等明确指出此病是一个独特的疾病。1966年,Schrek等首先采用毛细胞白血病的名称。近年来,本院收治了4例HCL,现将其诊断和脾切除治疗等问题报告如下。
- 瞿全汤美华姚树青齐淑玲
- 关键词: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脾切除
- 四种常见血液病外科治疗的体会
- 1991年
- 对4种常见血液病进行了脾切除,随诊4个月~15年,结果为原发性血小板紫癜症有效率83.1%,血红蛋白H病血红蛋白平均增加了35g/L,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为65.2%,遗传性球性细胞增多症的血红蛋白平均增加58.578g/L。术后无腹腔内出血,近期4例有感染,远期无OPSI。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感染和血栓形成,急诊切脾,免疫状态,病理学观察等进行了讨论。
- 瞿全李维谦张沅慧杨天楹齐淑玲姚树青黄丰刘访杰储榆林
- 关键词:血液疾病脾切除
- 骨髓的巨大瘤细胞及其意义
- 1999年
- 杨崇礼杨天楹陈辉树齐淑玲钱林生李孝义刘恩李梅崔文徐克惠孙燕吴咸中吴如莲刘玉芳曹金霓
- 关键词:骨髓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纤维联接蛋白FN、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在成纤维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的免疫电镜定位
- 1993年
- 本文用免疫电镜技术(过氧化酶标记和胶体金标记)在来自兔角膜瘢痕的纤维母细胞和来自小鼠骨髓的长期培养的基质上进行了纤维粘连蛋白(FN),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定位。结果显示在纤维母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外细纤维构成的网中。另外,有时在上述二种细胞胞浆中也可以看到FN和TSP的定位。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可以研究各种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FN和TSP的分布以及它们和结缔组织增生的关系,为纤维化形成机制以及胶原形成细胞、基质细胞和其它细胞的关系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刘杰文齐淑玲王汝瑞刘津华赵轼轩褚雁宋增璇
- 关键词:纤维联接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免疫电镜FNTSP
- 钙调素拮抗剂(EBB)的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 本文研究了钙调素拮抗剂(0-4-ethoxybutyl) -berbamine(简称EBB)的抗白血病作用。用体外方法测定了EBB的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常规化疗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EBB对各种人白血病细胞系如...
- 齐淑玲刘杰文付津王文杰
- 文献传递
- 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的耐药逆转作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分析联合应用低剂量EBB(≤IC20)时阿霉素(ADR)对MCF-7/AD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及其增敏倍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EBB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观察细胞内药物浓度的积累;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EBB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拓扑异构酶Ⅱb(topⅡb)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EBB对MCF-7/ADR的多药耐药具有明显逆转作用,3、7·5μmol/L浓度的EBB可以明显提高MCF-7/ADR对ADR的敏感性,平均增敏倍数分别为50·40、89·80倍,逆转强度明显高于阳性逆转剂维拉帕米(VPL)的14·88倍(P=0·0097)。6μmol/L的EBB处理2h后,细胞内积累的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Rh123)荧光强度峰值发生明显右移;同时EBB可明显增强ADR对MCF-7/ADR细胞在G2/M期的阻滞作用。6和12μmol/L的EBB处理MCF-7/ADR细胞48h后,mdr1的mRNA表达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topⅡb基因表达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EBB对MCF-7/ADR细胞具有较强的逆转多药耐药作用,其可能的逆转机制在于增强ADR对耐药细胞在G2/M期的阻滞以及抑制P糖蛋白外排泵作用。
- 程燕红齐静熊冬生刘杰文齐淑玲潘兵杨纯正朱惠芳
- 关键词:钙调素拮抗剂多药耐药逆转
- 骨髓基质细胞及其与造血细胞的关系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 1993年
- 很多血液病与骨髓造血功能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而造血功能又与造血微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1970年国外有学者提出一个多能造血干细胞之所以分化成为粒细胞、红细胞或巨核细胞是由它所处的造血微环境决定的。有的学者提出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造血微环境的病变引起的。但造血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在发育中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如何,形态学基础是什么,还不清楚。
- 齐淑玲
- 关键词: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骨髓基质细胞造血功能多能造血干细胞形态学基础
- 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简报)被引量:1
- 1987年
-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经PHA-脾条件培养液刺激,在体外液体微培养中形成肿瘤干细胞集落,再接种小鼠体内,发病后取细胞在体外连续培养建成白血病细胞系的新方法。采用此法对4株小鼠可移植性白血病细胞进行建系培养,成功地建成了细胞系(L7811-85,L7212-85,L1210-86和P388-86)已分别传代141~29代。对小鼠S180及肝Ca细胞建系也获得成功,表明此方法对小鼠肿瘤细胞建系也有一定的价值。
- 万景华张淑靖糜静娴齐淑玲吴克复甘芾杨保青徐丽娟许良中
- 关键词: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建系小家鼠白血病细胞系细胞动力学
- 血管内皮细胞NF-κB的转位研究
-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血管性疾病,它以大中动脉的损伤为主要病理表现。本工作针对血管损伤这一病理过程中的病理机制,研究了在TNF-α,Ang-Ⅱ作用下,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与转录因子N...
- 刘杰文张焱焱于晓霞钱冠清齐淑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