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炳根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5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激光
  • 5篇等离子体
  • 3篇增益
  • 3篇激光等离子体
  • 3篇X光激光
  • 2篇增益饱和
  • 2篇软X光激光
  • 2篇软X射线
  • 2篇
  • 2篇串接
  • 1篇单发
  • 1篇电离
  • 1篇电离程度
  • 1篇电子密度
  • 1篇电子密度分布
  • 1篇电子温度
  • 1篇对接
  • 1篇软X射线激光
  • 1篇透过率
  • 1篇偏折

机构

  • 8篇中国工程物理...
  • 4篇北京应用物理...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0篇万炳根
  • 9篇顾援
  • 9篇吴江
  • 8篇周关林
  • 7篇王世绩
  • 7篇倪元龙
  • 6篇傅思祖
  • 5篇韩国强
  • 5篇孙今人
  • 5篇王琛
  • 4篇孙玉琴
  • 4篇周正良
  • 4篇曾一新
  • 4篇王伟
  • 3篇张国平
  • 3篇毛楚生
  • 3篇王瑞荣
  • 3篇董佳钦
  • 2篇陈万年
  • 2篇黄关龙

传媒

  • 5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驱动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能谱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用时间积分空间分辨的平晶千电子伏谱仪测量了钽激光等离子体发射波长范围为 0 4 5— 0 75nm的软x射线能谱 ,精确测量和准确辨认出类镍、类钴和类铁离子的共振线及类镍离子的内壳层跃迁线 .对实验结果处理 ,获得了辐射线谱的强度 .通过谱线比率的诊断推断脉冲激光时差对等离子体状态的影响 ,至少也可部分解释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及等离子体的电离程度 .
王瑞荣王伟王琛董佳钦孙今人万炳根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离程度
单发打靶实验测量滤片软X射线透过率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作为光源 ,提出了一种单发实验测量软X射线滤片透过率的简易方法。实验采用平焦场光栅谱仪分光 ,光路中引入掠入射镜消除高级次谱的影响 ,用软X射线CCD记录 ,在单发激光打靶实验中 ,测量了滤片在 9~
王伟倪元龙万炳根孙今人吴江王琛孙玉琴周关林顾援王世绩
关键词:软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
类镍银X光激光及其应用实验研究
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进行了类镍-银X光激光及其作为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实验研究。采用80ps预-主激光脉冲驱动对接双靶方案,获得了类镍-银13.9nmX光激光饱和输出;利用获得的X光激光作为探针,进行了偏折法测量等离...
王琛顾援傅思祖吴江王伟孙玉琴董佳钦孙今人王瑞荣倪元龙万炳根周关林黄关龙张国平林尊琪王世绩
关键词:增益饱和
文献传递
软X射线激光偏折法测量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被引量:18
2002年
利用脉宽约为 5 0ps的类镍 银 13 9nm软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 ,探测由脉宽 80ps的驱动激光打C8H8靶产生的等离子体在 1ns后的电子密度分布信息 ,获得了清晰的莫尔条纹图像 .对结果的处理 ,给出了峰值电子密度为 1 1× 10 2 1 cm- 3 。
王琛顾援傅思祖吴江王伟孙玉琴董佳钦孙今人王瑞荣倪元龙万炳根周关林黄关龙张国平林尊琪王世绩
关键词:莫尔条纹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
反射镜多靶串接增益饱和软X光激光实验被引量:12
1993年
利用Mo/Si多层膜软X光反射镜实现了类氖锗软X光激光的双程放大,在顺接双靶总长28mm时,加与不加反射镜相比,软X光激光输出强度增强了40倍左右,已接近饱和;光束发散角减小,增益区厚度变薄,光束的空间相干性改善。当串接四靶总长为56mm时,加与不加反射的软X光激光输出强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已达到深度的增益饱和。
王世绩顾援周关林周正良倪元龙余松玉傅思祖毛楚生韩国强万炳根计巍波吴江曾一新陈万年黄关龙
关键词:X光激光类氖锗反射镜增益饱和
“多靶串接”饱和增益软X光激光实验研究被引量:14
1992年
采用“多靶串接”设计,利用强度为0.8×10^(13)~1.0×10^(13)W/cm^2,波长为1.05μm,脉宽约1ns的两路钕玻璃激光线聚焦辐照四块串接的平面厚锗靶,观察到波长为23.2和23.6nm的接近饱和的类Ne锗软X光激光输出。当总靶长为5.6cm时,这两种波长的软X光激光输出的GL值都达到16左右,沿靶法线和靶平面方向的发散角都只有3~4mrad。
王世绩顾援周关林倪元龙余松玉傅思祖韩国强周正良吴江毛楚生万炳根李敏曾一新计巍波陶祖聪陈万年林尊琪范滇元
关键词:X光激光饱和增益
“双靶对接”高增益类Ne锗软X光激光实验研究被引量:7
1991年
本文采用新颖的“双靶对接”技术,利用强度~1.2×10^(13)W/cm^2,波长1.053μm,脉宽~1ns的两路激光线聚焦辐照平面厚锗双靶,观察到波长为19.6,23.2,23.6,24.7和28.6nm的5根类Ne锗3p-3s跃迁谱线的放大。波长为23.2和23.6nm的谱线,增益长度积GL的值均超过13。对X光激光发射的发散角、折射角及时间特性等,也进行了实验现察,为深入了解X光激光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王世绩顾援傅思祖周关林余松玉倪元龙吴江韩国强周正良万炳根陶祖聪彭惠民盛家田张覃鑫邵云峰张国平林尊琪王树森陈万年范滇元
关键词:高增益
单发实验测量软X射线多层膜反射镜反射特性被引量:3
2001年
提出了一种单发实验测量软 X射线波段多层膜反射镜反射特性的简易方法。实验采用激光等离子体软 X射线源作为光源 ,用平焦场光栅谱仪分光 ,在光路中引入掠入射镜以消除高级次谱的影响 ,用软 X光 CCD记录 ,在一发激光打靶实验中 ,测量了设计中心波长为 1 3 .9nm的
王伟倪元龙万炳根孙今人吴江王琛孙玉琴周关林顾援王世绩
关键词:反射率软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
实验测定铜在0.4~0.8TPa压力范围内的冲击绝热线被引量:18
1991年
本文报导了在“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上进行的铝-铜阻抗匹配实验的结果。实验测得的铜在0.4—0.8TPa压力范围内的冲击绝热线,无论与化爆装置得到的低压数据的外推,还是与地下核爆条件下得到的高压结果,都相当接近。
顾援王勇刚傅思祖吴江余松玉万炳根周关林王欣韩国强曾一新马民勋
关键词:冲击绝热线激光阻抗匹配
柱状锗等离子体状态的时空分辨诊断
1993年
在四靶串接X光激光实验中,用时间分辨晶体谱仪记录了类Ne锗共振线及其类Na伴线的时间扫描特性。测出了这些谱线的辐射持续时间(FWHM)约为0.95ns。考察了锗等离子体电子温度T_e随时间的演化,观测到T_e≥400eV的维持时间大于1.2ns。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诊断得到锗等离子体电子温度T_e和电子密度n_e的轴向分布,其平均值T_e=4.9×10~2eV,n_e=1.2×10^(20)/cm^3。
韩国强吴江余松玉毛楚生付思祖周正良曾一新李敏万炳根计巍波顾援张覃鑫
关键词:电子温度等离子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