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再灌注
  • 1篇细胞因子变化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介入治疗后
  • 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梗死
  • 1篇灌注

机构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1篇乔晓绢
  • 1篇李云霞
  • 1篇阴淑莹
  • 1篇张晓云
  • 1篇张燕
  • 1篇魏芳晶
  • 1篇王翠艳
  • 1篇石秀换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细胞因子变化与心肌灌注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变化与心肌灌注的关系。方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接受急诊PCI治疗,于术前5 min,术后6 h、12 h、24 h分别抽取动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ICAM-1及IL-8。PCI术后1个月做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DISA SPECT)检查,根据心肌灌注程度分为心肌灌注不良组、心肌灌注良好组。结果IL-8在PCI术前5 min两组均已呈现升高趋势(P〉0.05),术后6 h心肌灌注不良组进一步升高达峰值(P〈0.01),术后12 h、24 h心肌灌注不良组[分别为(94.3±169.9)和(44.1±27.8)ng/L]仍高于心肌灌注良好组[分别为(27.4±26.8)和(21.5±12.2)ng/L,P〈0.01和P〈0.05]。两组slCAM-1在PCI术前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均持续高于心肌灌注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患者血浆IL-8、slCAM-1水平明显高于心肌灌注良好者,提示细胞因子IL-8、slCAM-1参与血运重建后心肌灌注障碍的发生、发展。
魏芳晶阴淑莹王翠艳张燕张晓云乔晓绢石秀换李云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