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洋

作品数:10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5篇骨质疏松症
  • 4篇中医
  • 4篇骨折
  • 3篇中医学
  • 2篇信号
  • 2篇压缩骨折
  • 2篇手法
  • 2篇手法复位
  • 2篇复位
  • 2篇RANK/R...
  • 2篇补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胸腰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改变
  • 1篇腰椎

机构

  • 10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10篇于海洋
  • 4篇徐克武
  • 3篇宋敏
  • 3篇蒋宜伟
  • 3篇强胜林
  • 2篇曹林忠
  • 2篇王长慧
  • 2篇张晓刚
  • 2篇秦大平
  • 1篇申智中
  • 1篇田杰祥
  • 1篇王志鹏

传媒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壮筋汤对骨折模型大鼠Runt相关转录因子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补肾壮筋汤对骨折模型大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在Wistar大鼠双侧胫骨中上1/3段造成骨折,对骨折不做任何固定。将7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补肾壮筋汤组4组,每组18只。于第1,2,4周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取骨痂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Runx2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左归丸、右归丸、补肾壮筋汤对Runx2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在第2周时达到高峰,随后有所回落。各组间平均光密度(MOD)值比较:各治疗组MO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左归丸组、补肾壮筋汤组MOD值显著高于右归丸组,补肾壮筋汤组MOD值显著高于左归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能显著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Runx2的表达,使骨折断端血循环重建及成骨过程加快,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是治疗骨折的有效方剂。
徐克武王长慧强胜林于海洋蔺学仁
关键词:骨折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可控性危险因素的防治策略被引量:19
2021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匿性、渐进性的骨代谢性疾病,诸多危险因素诱发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除年龄、体质、基因等不可控危险因素外,其余骨质疏松的诱导因素具备可控性,寻求某些预防策略对骨质疏松的可控性危险因素进行提前预警和防治尤为重要。中医“治未病”理念出自于《金匮要略》,其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若将“治未病”理论与骨质疏松可控性危险因素防治相结合,对预防骨质疏松级联的发生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基点,将骨质疏松的可控性危险因素与“治未病”分期分治特色相衔接,多轴多点整体调节骨代谢微生态平衡,降低骨质疏松人群的可控性危险因素级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完善骨质疏松防治策略。
权祯秦大平张晓刚张华于海洋于海洋曹林忠宋敏马涛陈钵
关键词:治未病骨质疏松中医
不同补肾方法对骨折大鼠B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补肾方法对骨头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于SD大鼠左胫骨上1/3段造成骨折,对骨折不做任何固定。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补肾壮筋汤组,每组9只。于1、2、4周时每组处死3只,取骨痂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BMP-2水平,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补肾壮筋汤组BMP-2表达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MOD)值显著高于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能显著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的表达。
徐克武王长慧强胜林于海洋
关键词:骨折中药疗法BMP-2动物实验
从中医学“肾、肝、脾”三脏论治骨质疏松症的OPG/RANK/RANKL信号通路表达机制被引量:5
2020年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现代临床中一种非常多见的骨科疾病,其多属于中医学之"骨痿""骨痹""骨枯"等病名范畴。当前,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且疗效显著,已经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由于其缺乏现代医学理论的支撑,故而难以进行标准化的推广治疗。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发现对中医学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故而在该文中作者将基于OPG/RANK/RANKL信号通路,阐释中医学从"肾、肝、脾"三脏论治OP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学临床诊治此患提供依据。
陈青海于海洋于海洋张晓刚蒋宜伟苏积亮
关键词:中医学骨质疏松症
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探讨OPG/RANKL/RANK信号轴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筋骨相关性被引量:24
2021年
中医基础理论素有“肝主筋,肾主骨”之说,肝藏血主筋,筋束骨利关节,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而生髓,肝肾精血同源、筋骨相关,互资互生,二者共同介导机体器官、脏腑的发育、生长与衰退过程,尤其与骨细胞生长代谢机制关系密切。随着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信号轴在骨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出发,从“肝肾论治,筋骨并重”角度将OPG/RANKL/RANK信号转导系统与骨代谢内环境稳态相结合,为中医药柔肝补肾、调筋养骨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筋骨力学依据支撑,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论治。
权祯秦大平张晓刚宋敏宋敏曹林忠徐斌曹林忠马涛陈钵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论治
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病变椎体32个)采取手法复位联合PKP治疗,对照组26例(病变椎体30个)单纯采取PKP治疗,比较2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后凸畸形矫正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及Cobb’s角。结果术后3 d治疗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5%,对照组为2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后凸畸形矫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2周、6月,2组VAS评分及椎体高度压缩率均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Cobb’s角较同组术前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2周、6月,治疗组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s角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KP在恢复OVCF患者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和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疗效满意,优于单纯PKP。
于海洋徐克武强胜林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法复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后凸畸形骨水泥渗漏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Hif-1α/VEGF信号轴和H型血管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Hif-1α/VEGF信号轴和骨中特异性H型血管在SINFH模型大鼠股骨头中的改变,探究其在骨坏死发生中的改变及意义。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G)、模型组(MG)、去铁胺组(DFO),每组10只。MG组及DFO组采用甲强龙联合脂多糖法行SINFH造模,CG组及MG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DFO组予腹腔注射250 mg/(kg·d)甲磺酸去铁胺。造模6周后,运用Micro-CT分析观察股骨头微观结构变化,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股骨头中H型血管改变,RT-PCR分析股骨头中Hif-1α/VEGF信号轴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Micro-CT分析显示,MG组、DFO组股骨头均出现骨小梁稀疏,但MG组骨小梁出现断裂情况,且股骨头软骨下囊性变形成。HE染色显示,与CG组比,MG组和DFO组均出现明显的股骨头坏死(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CG组比较,MG组股骨头中H型血管量显著下降(P<0.05),与MG组比较DFO组股骨头中H型血管量显著增加(P<0.01)。与CG组比,MG组Osterix^(+)成骨(祖)细胞量均出现下降(P<0.01),与MG组比,DFO组Osterix^(+)成骨(祖)细胞量增加(P<0.01)。RT-PCR分析显示,与CG比较MG组大鼠股骨头Hif-1α、VEGF、Osterix、Runx2(mRNA)表达下降(P<0.01),与MG组比,DFO组Hif-1α、VEGF、Osterix、Runx2(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在SINFH大鼠模型中,激素诱导Hif-1α/VEGF信号轴调控障碍,以及特异性H型血管发生损害,提示骨特异的H型血管损害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发病机制之一。
于海洋卢增鹏汪海燕曹盼举姚川江曹林忠曹林忠张晓刚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整复手法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的现状被引量:3
2015年
胸腰段压缩骨折特指发生在T11-L2段的脊柱压缩骨折,是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部位,占脊柱骨折发病率的50%左右。因此,临床医生对这类骨折的诊治尤为重视。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与实验研究的进展,虽然这种方法在临床上不断被医师所采纳,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申智中于海洋徐克武
关键词:压缩骨折胸腰椎手法复位
基于《黄帝内经》“心合小肠”理论谈肠道微生态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被引量:4
2020年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骨病。在我国先秦、秦汉时期,《黄帝内经》提出“心合小肠”理论。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对肠道微生态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点。因此,笔者将中医传统“心合小肠”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和骨质疏松症的现代研究联系起来,旨在明确心-小肠-骨质疏松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防治及现代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陈青海于海洋于海洋张晓刚徐克武蒋宜伟苏积亮
关键词:中医学肠道微生态骨质疏松症
中医学“骨、筋、肌肉”三位一体观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启示被引量:14
2019年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临床慢性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其防治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据其临床特点,此病应隶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缩""骨枯"等范畴。《灵枢·经脉》载:"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故而笔者认为,据以此,骨干之病,当与筋脉、肌肉之关系密不可分。文章将由此点出发,探讨"骨、筋、肌肉"三者之间的平衡性与OP发病的相关性,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依据。
张晓刚张晓刚于海洋蒋宜伟于海洋蒋宜伟宋敏郭强强
关键词:中医学肌肉骨质疏松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