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辉
- 作品数:72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德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制备2-烷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式(I)的2-烷基-3-(4-羟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的方法,涉及医药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原料式(II)2-烷基-3-(4-烷氧基苯甲酰基)苯并呋喃在有机溶剂中,在路易斯酸催化剂存在下,在100~1...
- 刘桂云于辉
- 文献传递
- 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在大鼠肝脏的定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在大鼠肝脏的定位分布,为研究LH是否参与肝代谢功能的调节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结果大鼠肝细胞既呈LH阳性又有LHR阳性,LH和LHR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分布在大鼠肝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为阴性。不同部位的肝细胞LH及其受体免疫反应强度存在差别。结论 LH及其受体存在于大鼠肝脏细胞,可能对肝脏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 马玉涛薛魁金雷媛媛任建丽李明于辉周连泉
-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肝脏
- 浅谈内科实习护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 2012年
- 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内科实习护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及潜能素质的培养,提高内科实习护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尽早实现从学生到内科护士的角色转变、胜任内科护理工作打好基础。
- 才菁于辉
- 关键词:内科实习护校学生
- 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在大鼠胰腺的免疫荧光定位
- 2016年
- 目的观察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在SD大鼠胰腺的定位分布,以了解LH对胰腺的功能意义。方法选取SD大鼠12只,雌雄不拘,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用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2h,取出胰腺组织置于300g/L蔗糖液中,用于双标记免疫荧光定位研究,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胰腺部分外分泌腺细胞质、导管上皮细胞及部分胰岛细胞质LH反应阳性,小血管内皮细胞质呈LH弱阳性。部分胰岛细胞质呈LHR反应阳性,一些外分泌腺上皮细胞质呈LHR反应弱阳性,部分胰岛细胞及胰腺外分泌细胞质呈LH和LHR双阳性反应。结论LH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途径对胰腺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 薛魁金马玉涛赵金钊周连泉雷媛媛于辉
-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胰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 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钩藤20~30克,金银花20~30克,苍耳20~30克,黄芪10~20克,当归10~20克,荆芥10~20克,川芎5~15克,细辛5~15克。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
- 于辉
- 文献传递
-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医学生消化内科实习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对入科实习的6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教学模式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组,每组30人,带教时间均为一个月。结果显示,两组间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循证教学模式组临床答辩成绩与传统教学模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教学模式组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等方面比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P<0.01)。因此,把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运用于消化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 于辉
-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
- 浅析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被引量:2
- 2012年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本科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所占比重较大,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办法,提高学生实验课的兴趣、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与他人能够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于辉
-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整体护理
- 一种尿液取样用防倾倒取样杯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液取样用防倾倒取样杯,涉及取样杯防倾倒技术领域,包括样品杯和固定装置,所述样品杯的上端杯口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样品杯的圆弧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与样品杯固定连接,且固...
- 于辉刘桂云
- 文献传递
- 大鼠胃卵泡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定位被引量:6
- 2005年
- 于辉唐旭吕葆真黄威权孙岚赵洁
-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卵泡刺激素共定位GNRH上皮细胞免疫反应性
- 抗解脲脲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 制备抗解脲脲原体(Uu)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鉴定.方法: 用灭活的Uu免疫BALB/c小鼠, 采用常规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Uu的mAb.以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mAb的亚类、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3株抗Uu的mAb, 均为IgG2b亚类.3株mAb的腹水ELISA效价为10-4~10-5.有2株只与Uu产生反应而不与肺炎支原体、淋球菌(gonococcus/GC)及豚鼠气单胞菌(A.cariae)等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mAb能和解脲脲原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制备了3株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效价的抗Uu mAb, 为Uu的免疫学检测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制剂.
- 于辉唐旭吕葆真金晓航黄威权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