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雪梅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支气管
  • 3篇通气
  • 3篇气管
  • 2篇正压通气
  • 2篇正压通气治疗
  • 2篇支气管镜
  • 2篇衰竭
  • 2篇通气治疗
  • 2篇气道
  • 2篇气管镜
  • 2篇球囊
  • 2篇球囊扩张
  • 2篇球囊扩张术
  • 2篇无创正压通气
  • 2篇无创正压通气...
  • 2篇慢性
  • 2篇扩张术
  • 1篇道炎症
  • 1篇多学科综合治...
  • 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8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8篇于雪梅
  • 4篇刘景彬
  • 3篇韩文生
  • 2篇赵尚德
  • 2篇邹丽君
  • 2篇温敏
  • 2篇曹淑萍
  • 1篇宋艳红
  • 1篇马永贞
  • 1篇刘永臣
  • 1篇王利丽
  • 1篇张艳玲
  • 1篇杨永慧
  • 1篇樊俊清
  • 1篇马伟敏
  • 1篇王美荣
  • 1篇王莹
  • 1篇周荣
  • 1篇渠效飞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PaO_2升高,心率及呼吸频率减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aO_2升高、心率及呼吸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更有效提高PaO_2,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并治疗组降低PaCO_2更明显,但未造成过度通气。
于雪梅刘景彬韩文生
关键词: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矽肺
非手术多学科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用非手术多学科综合手段治疗中晚期肺癌,探讨如何有机地将这些治疗手段结合起来,延长病人生存期。方法将接受VCMB方案化疗并同时行放疗、中医中药、生物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共42例纳入治疗组,将接受放疗+化疗或单纯行放疗或化疗而未行中医中药、生物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共33例纳入对照组。随访5个月~6年。观察毒性反应、首次治疗缓解程度、年生存率,并进行2组之间的比较,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诸因素,行生存分析+多元Cox回归。结果首次治疗后2组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2,P=0.007);各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52个月和11.64个月。肿瘤部位、缓解情况、卡氏评分、治疗方法为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肺癌,对延长病人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有初步成效。
赵尚德宋艳红韩文生于雪梅王莹曹淑萍马永贞周荣王利丽马伟敏渠效飞
关键词:肺癌预后分析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长度选择不同的球囊导管。术前和球囊扩张术后当天,测定狭窄段支气管直径、气短评分、FEV1、FVC,并随访。结果:15例患者球囊扩张术后,气管直径、气短评分、FEV1、FV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镜介入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疗效好、安全、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于雪梅邹丽君
关键词:球囊扩张支气管镜气道狭窄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肌疲劳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肌疲劳疗效。方法5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2h后,PaCO2降低,Pa02明显升高,呼吸频率下降,辅助呼吸肌动用明显减少,且肺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虽无呼吸衰竭但多有呼吸肌疲劳,早期应用NIPPV能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于雪梅刘景彬韩文生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劳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被引量:10
2012年
随着人们对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防治气道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现就近年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温敏刘景彬刘永臣于雪梅温峰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气道炎症平滑肌痉挛
呼吸病重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非语言交流的效果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非语言交流对呼吸病重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53例呼吸病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患者根据连续入院处理顺序分组,奇数为观察组,计27例,实施非语言交流,包括手势语、图画及文字卡片、摇铃、写字板等;偶数26例为对照组,应用传统交流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插管持续时间、住院天数、配合程度、满意度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持续插管时间(7.9±7.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0±17.6)d(P〈0.05)。观察组患者配合程度、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均为100%,对照组配合程度80.8%、满意度73.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呼吸病重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非语言交流明显优于传统交流方法。
樊俊清曹淑萍赵尚德于雪梅张艳玲王美荣杨永慧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现状与进展
2013年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现有的治疗手段并没有使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改善。因此对现有治疗方法进行回顾与总结,积极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已成为IPF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景彬于雪梅温敏温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程度及范围选用球囊。治疗前和最后一次球囊扩张术当天(治疗后),测定狭窄段支气管直径、气短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治疗后狭窄段支气管直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6.61±1.03)mm较(3.20±0.84)mm],气短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66±0.62)分较(2.06±0.59)分],FEV1较治疗前明显增加[(1.69±0.11)L较(1.25±0.12)L],FV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3.91±0.41)L较(1.88±0.24)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安全、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于雪梅邹丽君
关键词:扩张术支气管镜气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