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术后
  • 3篇踝关节
  • 3篇踝关节功能
  • 3篇踝穴
  • 3篇关节
  • 3篇关节功能
  • 2篇病人
  • 2篇病人术后
  • 1篇隐匿性骨折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平片
  • 1篇胫骨
  • 1篇胫骨骨折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评估
  • 1篇功能分析
  • 1篇骨折类型
  • 1篇骨折术后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代风波
  • 4篇洪建军
  • 3篇余可和
  • 3篇郭晓山
  • 2篇裘超
  • 1篇水小龙
  • 1篇吴剑彬
  • 1篇徐华梓
  • 1篇周一飞
  • 1篇卢晓郎
  • 1篇徐丁
  • 1篇赖红燕

传媒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四届中华骨...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uedi-AllgouerⅢ型Pilon骨折病人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踝关节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近5年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测量术后x线片踝穴的宽度,高度,深度以及踝穴冠状位水平角度变化,踝穴矢状位水平角度变化五组数据。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zur等方法对踝关节综合评分,分析影像学表...
洪建军余可和赖红燕周一飞代风波裘超郭晓山
关键词:PILON骨折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疗效评估
文献传递
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35例被引量:5
2009年
膝关节外伤后发生创伤性骨折的概率很高,其中尤以胫骨平台的骨折最为常见。Watson等报告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1%。其中有一部分骨折类型在普通X线平片上很难发现明确的骨折线,称为隐匿性骨折。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在创伤急诊中并不少见,侯国富等发现32例经CT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中有4例(13%)隐匿性骨折。由于常规X线对组织分辨率的局限性,加上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无法准确全面地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及关节塌陷和骨折块移位情况,影响了骨折的正确分型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导致漏诊和误诊。
徐丁徐华梓洪建军郭晓山代风波吴剑彬水小龙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创伤性骨折WATSONX线平片骨折类型常规X线
RUedi-AllgouerⅢ型PilOil骨折病人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踝关节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Ruedi-Allgou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术后踝穴形态测量,分析术后疗效评分及和影像学表现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47例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Rued...
洪建军代风波余可和
关键词:胫骨骨折踝关节功能分析
文献传递
Pilon骨折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踝关节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Riiedi—AllgoewerⅢ型pilon骨折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7例Rtiedi—AllgS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男20例,女27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1个月。在末次随访时所摄X线片上测量如下指标:(1)踝穴高度,(2)踝穴宽度,(3)踝穴深度,(4)踝穴冠状位角度,(5)踝穴矢状位角度。根据Mazur等评分方法,对末次随访时患侧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分组,其中优组28例,良组11例,可+差组8例。通过对47例患者患侧与健侧踝穴五项指标的比较及对三组间各项指标患侧与健侧差值比较,分析踝穴形态改变与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显示47例患者患侧与健侧踝关节各项指标比较,除踝穴高度无统计学差异外,踝穴宽度、深度、冠状位和矢状位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良、可+差三组踝穴各项指标患侧与健侧差值比较,除高度差值与评分无相关外,余四项差值均与评分呈负相关,随评分等级降低差值变大,说明术中踝穴宽度、深度、冠状位及矢状位角度的处理与术后踝关节功能显著相关。结论Rtiedi-AllgS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术中踝穴宽度、深度、冠状位及矢状位角度的解剖复位对术后踝关节功能有显著影响,故术中应尽可能恢复踝穴的解剖形态。
洪建军代风波裘超卢晓郎余可和郭晓山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