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包膜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被引量:21
- 2010年
- 对包膜缓释肥料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包括该类肥料的包膜材料、养分释放机理、目前主要生产工艺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可行的解决方法,指出了包膜缓释肥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 何刚张崇玉王玺裴贺霞
- 关键词:缓释肥料包膜材料养分
- 缓释尿素对稻田水体氮磷削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减少稻田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含量流失给水环境带来的危害,保护水环境良性循环,研究了缓释尿素对稻田水体氮磷元素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水体中氮素含量影响较大,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中,分蘖期的全氮含量最高,其中施用普通尿素的处理在分蘖期水体中的全氮含量达24.25 mg/L,超出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小于12 mg/L的要求;之后各处理水体中全氮含量基本上能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各处理稻田中全磷含量差异不大,均能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所规定的低于5 mg/L的标准。就水稻产量来看,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中水稻产量最高值达到了10 029.2 kg/hm2。综合不同施肥处理对水体氮磷元素含量的削减效果和水稻产量方面来看,施用150 kg/hm2缓释尿素的处理最佳。
- 何刚张崇玉裴贺霞
- 关键词:缓释尿素水稻
-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媒介,是构成植物不同根系微生态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根系分泌物对于进一步明确植物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综述了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以及影响根系分泌物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根系分泌物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根系分泌物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 罗睿何刚
-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环境因素研究方法
- 不同因素对包膜尿素材料有机物分解的影响
- 2011年
- 在不同温度、水分等条件下,将有机物料进行发酵培养,培养7 d后检测其水溶性有机质/氮含量。结果表明:微生物G对物料中有机氮的分解比微生物H的分解能力强,微生物H对物料中有机质的分解比微生物G的分解能力强。当激活剂添加量为0.33%、水分含量为80%、温度为30℃时,微生物G的活性最高,物料J在微生物G的作用下,其水溶性有机质和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发酵效果最好。
- 裴贺霞张崇玉何刚
- 关键词:激活剂水分温度水溶性有机质
- 金鱼藻对环境铜、锌和汞离子的快速生理响应被引量:5
- 2009年
-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研究了铜、锌和汞离子对金鱼藻的急性致死浓度,讨论了金鱼藻在不同浓度的铜、锌和汞离子的胁迫条件下,其叶绿素和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有利于刺激叶绿素的合成,可以认为这是金鱼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且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加大,叶绿素浓度逐渐降低;金鱼藻在重金属离子的胁迫条件下,MDA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重金属离子浓度越大,MDA含量越高,二者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 何刚罗睿
- 关键词:金鱼藻叶绿素MDA
-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及重金属对水生植物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8年
- 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了解水体重金属污染原理、处理水体重金属,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综述了重金属的来源,在国内外的污染现状,以及具体的治理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所有的方法中,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是最有潜力的。并重点讨论了常见重金属离子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包括重金属对水生植物伤害的作用机理、毒害途径及其影响水生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因素,统计了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上限。
- 何刚耿晨光罗睿
- 关键词:重金属植物修复沉水植物
- 瓜类花药培养中激素和碳源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8年
- 综述了不同的培养基激素和碳源对瓜类花药组织培养的影响,以期为瓜类花药组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结果发现,适当提高2,4-D含量可提高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适当提高6-BA或KT浓度,可提高直接增殖率分化率;当6-BA高浓度时能显著促进不定芽的形成;当KT浓度高时,能促进根的分化并且对芽的分化表现出抑制作用;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配比有所变化,激素在不同组织培养中的协同作用也对瓜类花药组织培养有着显著影响。碳源一般在6%~12%变化范围即可满足瓜类植物营养需求。
- 耿晨光何刚
- 关键词:花粉培养基激素碳源
- 氨基比林—亚硝酸钠诱癌的病理组织学系统观察
- 1990年
- 诱癌全过程似可分为4个阶段;1.肝小叶小心性坏死和出血(1周内);2.肝细胞癌癌前病变出现(11~17周);3.肝脏肿瘤形成(18~22周);4.多组织多器官恶性肿瘤形成(23~55周)。
- 吴立夫何刚何照范熊绿芸
- 关键词:二甲基亚硝胺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