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巧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13N—NH3·H2O联合^18F-FDG显像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瘤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13N-NH3·H2O联合^18F—FDGPET/CT显像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瘤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的10例PCNSL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43—74(59.10±12.47)岁]和15例胶质瘤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14~72(46.73±19.61)岁]进行^13N-NH3·H2O和^18F—FDGPET/CT显像。以肿瘤与脑灰质摄取比(T/G)评价肿瘤的放射性摄取量。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差异,通过判别函数分析两者联合的诊断效果。结果PCNSL组^18F—FDG的T/G值明显高于胶质瘤组,分别为3.27±1.21和1.57±0.39(t=5.630,P〈0.001),而PCNSL组^13N—NH3·H2O的T/G值明显低于胶质瘤组,分别为1.43±0.26和2.12±0.69(t=-3.551,P〈0.01)。相对于^13N—NH3·H2O的T/G值,所有PCNSL病灶(14个)均表现为高的^18F-FDGT/G值,而77.8%(14/18)的胶质瘤病灶则显示相反的结果。利用判别函数分析,2种显像剂联合对肿瘤分类的整体准确性达96.9%(31/32),仅1例胶质瘤病灶误判为PCNSL。结论^13N-NH3·H2O联合^18F-FDG有助于鉴别PCNSL和胶质瘤。
- 刘玉博史新冲易畅王晓燕陈志丰张冰何巧张祥松
-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神经胶质瘤脱氧葡萄糖
- 18F—FDGPET/CT显像预测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价值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氟脱氧葡萄糖18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PET)/CT显像在预测肝细胞肝癌(HCC)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HCC患者肝移植前的18F-FDGPET/CT检查结果及肝移植后随访结果,根据肝移植受者预后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根据病灶对FDG的摄取情况,将患者PET/CT检查结果分为PET阳性和阴性;利用PET/CT检查结果计算原发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Tsuvmax)/正常肝实质本底最大标准摄取值(Bsuvmax),即靶/本值(T/B值),据此将患者分为T/B值≤1.15者和T/B值〉1.15者,均统计患者的肿瘤无复发存活率。结果随访期内,52例中25例(48.1%)复发,27例(51.9%)未复发。复发组的T/B值为2.51±0.95,明显大于未复发组者的1.37±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P〈0.001)。PET阴性组和PET阳性组的0.5年、1年、2年和3年肿瘤无复发累积存活率分别为100.0%、92.3%、92.3%和92.3%以及89.7%、59.0%、43.6%和35.7%,PET阴性组高于PET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8,P=0.003)。T/B值≤1.15组和T/B值〉1.15组的0.5年、1年、2年和3年肿瘤无复发累积存活率分别为100%、92.3%、92.3%和92.3%以及89.5%、59.7oA、42.1%和33.7%,T/B值≤1.15组高于T/B值〉1.1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P=0.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预测HCC肝移植术后复发具有一定价值。肝移植术前18F-FDGPET/CT显像阴性、T/B值≤1.15的HCC患者,其术后复发的概率相对较低,而18F-FDGPET/CT显像阳性、T/B值〉1.15的HCC患者,其术后复发的概率相对较高。
- 许泽清张祥松张林启何巧张冰王晓燕陈志丰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移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复发
- ^(99)Tc^m-MDP SPECT/CT诊断宫颈癌放疗后骨盆不全骨折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99 )Tc^m-MDP SPECT/CT诊断宫颈癌放疗后骨盆不全骨折(PI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宫颈癌放疗后疑似PIF患者的全身显像(WBS)和骨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资料。以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及随访(>12个月)结果作为最终诊断PIF的标准,比较WBS、SPECT/CT对PIF的诊断效能。结果37例患者共50个骨盆病灶,最终诊断PIF 42个(30例)。WBS诊断PIF的灵敏度为45.24%(19/42),特异度50.00%(4/8),准确率46.00%(23/50);SPECT/CT诊断PIF的灵敏度为92.86%(39/42),特异度75.00%(6/8),准确率90.00%(45/50);SPECT/CT诊断宫颈癌放疗后PIF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高于WBS(χ~2=22.28、22.24,P均<0.01),但二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结论^(99 )Tc^m-MDP SPECT/CT可用于诊断宫颈癌放疗后PIF。
- 张汝森张林启何巧李伟李雯任志刚张书旭
- 关键词:骨盆放射性核素显像
- 再生障碍性贫血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
- 张冰王晓燕陈志丰何巧史新冲易畅罗淦华岳殿超张祥松
-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骨外肿瘤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骨外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骨外肿瘤患者94处病灶,观察其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表现,并分析二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单纯全身骨显像准确诊断52处骨外肿瘤,准确率55.32%(52/94);其余42处病灶中,35处(35/94,37.23%)因影像学表现与骨骼存在重叠而误诊为转移性骨肿瘤,7处(7/94,7.45%)因病灶^(99)Tc^(m)-MDP摄取低于邻近骨骼而致漏诊。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全部94处骨外肿瘤,准确率100%(94/94)。94处病灶中,49处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33处(33/49,67.35%)病灶内见粗大钙化、9处(9/49,18.37%)见细微钙化;CT检出61处(61/94,64.89%)钙化,未显示9处细微钙化。结论^(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可提高诊断骨外肿瘤的准确性。
- 张林启黄培莉何巧李淑仪张静马立武彭浩张汝森
- 关键词:99M锝美罗酸盐放射性核素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基于18F-FDGPET/CT显像结果分析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 2014年
- 目的基于肝移植术前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PET/CT)结果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接受肝移植的54例HCC患者。单因素分析中,存活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方法,存活率的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ROC曲线探讨18F-FDGPET/CT显像的靶/本(T/B)值影响术后HCC复发的最佳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4例受者随访期间共出现肿瘤复发26例(26/54,48.1%),全组受者术后0.5、1、2、3和4年的累积肿瘤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2.6%、66.71%、52.2%、49.1%和49.1%;单因素结果显示,影响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因素为PET显像(P=0.003)、肿瘤最大直径(P〈0.001)、肿瘤数目(P=0.001)、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P〈0.001)、肿瘤分级(P=0.01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B值=1.69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最佳临界值;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B值(相对危险度=14.377,P〈0.001)和术前AFP水平(相对危险度=3.124,P=0.012)是影响HCC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8F-FDGPET/CT的T/B值〉1.69、术前AFP水平〉400μg/L等生物学因素是影响HCC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许泽清张林启何巧张祥松
- 关键词:肝细胞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复发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纹状体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密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s)和纹状体部位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前瞻性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男16名,女13名,年龄(48.8±14.2)岁]和67例PD患者,PD患者包括31例改良Hoehn-Yahr(mH-Y)Ⅱ期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53.4±8.5岁)]、36例mH-YⅢ期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63.1±8.2岁)]。所有受试者均行18F-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18F-FP-(+)-DTBZ,18F-AV133]PET/CT检查,以枕叶皮质为参照区,测定纹状体各亚区的特异性摄取比值(SURs)。PD患者的NMSs通过临床量表进行评估。组间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评估纹状体SURs与临床NM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MSs统计结果发现,改良mH-YⅡ、Ⅲ期PD患者之间抑郁[(3.51±1.34)与(11.36±3.87)分]、焦虑[(2.35±1.45)与(6.00±3.32)分]、睡眠障碍(132.90±12.26)与(110.34±19.69)分]及生活质量[(7.58±3.37)与(24.01±10.15)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10.573~5.439,均P<0.05),但2组间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7,P>0.05)。健康受试者纹状体SURs为1.28±0.22,mH-YⅡ期与Ⅲ期患者纹状体SURs分别为0.65±0.16和0.31±0.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1,P<0.05),mH-YⅡ期与Ⅲ期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16,P<0.05)。除认知评分外,PD患者NMSs其余评分均与纹状体SURs相关(r值:-0.647~-0.426,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纹状体SURs是预测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分的最佳变量(R2值:0.234、0.378,均P<0.001),对侧尾状核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R2=0.402,P<0.001)的最佳变量,对侧壳核的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评分(R2=0.204,P<0.001)的最佳变量。结论PD患者纹状体VMAT2减少与NMSs之间具有相关性
- 申婉晴史新冲张冰何巧罗淦华易畅张祥松
- 关键词:帕金森病纹状体氟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18F-DOPA脑PET显像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18F-多巴(18F-DOPA) PET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诊断和病情严重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间38例早期[Hoehn-Yahr(H-Y)分级1~2级]PD患者(男24例、女14例,年龄34~74岁)和5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均为男性,年龄45~65岁)的18F-DOPA PET显像资料,分析两者纹状体对18F-DOPA的摄取情况,计算并比较纹状体-枕叶摄取比(SOR)。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 Ⅲ运动评分和H-Y分级对PD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对照组双侧壳核与尾状核18F-DOPA的SOR分别为2.50±0.24和2.61±0.23。PD患者起病同侧及对侧壳核SOR分别为2.02±0.27和1.80±0.26,低于对照组(t值:-4.006和-5.440,均P〈0.01);起病同侧及对侧尾状核SOR分别为2.16±0.32和2.08±0.28,也低于对照组(t值:-2.990和-4.047,均P〈0.01)。PD患者起病对侧壳核和尾状核SOR也低于起病同侧脑区(t值:-6.431和-3.837,均P〈0.01)。纹状体中壳核、尾状核SOR与病程、H-Y分级及UPDRS Ⅲ运动评分呈负相关(r值:-0.526~-0.369,均P〈0.05)。结论18F-DOPA PET显像能反映黑质纹状体神经元的变化特性,可作为PD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价的重要方法。
- 易畅史新冲冼文彪罗淦华何巧唐刚华陈玲张祥松
- 关键词:帕金森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左旋多巴同位素
- 内源性谷氨酰胺合成在C6胶质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13N-H3对胶质瘤的检测
- 何巧史新冲易畅张祥松
- 13^N-NH3与18^F-FDGPET/CT在脑胶质瘤分级评估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13^N-NH3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评估中的价值,并与18^F-FDG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N-NH3及18^F-FDGPET/CT显像的45例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4~75(47.47±15.64)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穿刺活组织检查或随访证实。以肿瘤/脑灰质(T/G)比值为半定量分析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2种显像方法T/G比值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13^N-NH,及18^F-FDGT/G比值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差异。结果.45例患者中共发现48个病灶(3例为多发),其中16个为WHO11级,12个为WHOm级,20个为WHOIV级。13^N-NH,PET/CT与18^F-FDGPET/CT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1%(29/32)、66%(21/32)。ROC曲线分析显示,13^N-NH3与18^F-FDGT/G比值的AUC分别为0.943和0.910,其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86和0.64。以上述临界值为诊断标准,13^N-NH3PET/CT与18^F-FDGPET/CT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4%(30/32)、84%(27/3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30/32)、93%(27/29)。结论13^N-NH3PET/CT对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效果优于18^F-FDGPET/CT,且在显示高级别胶质瘤时其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度好。
- 何巧史新冲张林启张祥松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NH3脱氧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