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丹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和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后,对照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的依从率明显低于研究组(χ2值依次为7. 338、5. 896、7. 339、7. 223,均P <0. 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心理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6. 082、11. 082,均P <0. 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各方面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研究组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 254、15. 244、16. 424、13、145,均P <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和依从性,临床上值得推广。
- 谢嬿倢傅永吉许菁菁侯利丹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急性消化道出血心理状况依从性
- 噬菌体展示技术与肿瘤靶向治疗被引量:3
- 2017年
-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性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融合,使外源基因编码的多肽或蛋白随噬菌体外壳蛋白的表达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被展示的多肽或蛋白能够保持其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与靶分子识别、结合,因此,该技术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筛选工具,成功用于肿瘤靶向肽的筛选、化疗药物的靶向运输、肿瘤抗体的制备等,在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侯利丹孟祥军
-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 川楝素通过靶向circ0032627/miR-502-5p轴调控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 目的:肿瘤侵袭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其侵袭转移的调控机制及治疗策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川楝树根皮提取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TSN)具有抗胃肠道肿瘤增殖作用。但...
- 张靖侯利丹朱金水
- 文献传递
- 胃造瘘管体外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胃造瘘管体外固定装置,包括一用于敷贴在体表的贴附件,贴附件包括一基体,基体的下侧从上至下依次粘附有胶黏层以及离型纸层;基体上开设有从基体的中央径向向外延伸的条状导入口,条状导入口用于穿过胃...
- 陈慧瑛许菁菁孟祥军侯利丹霍立
- 黏附因子CD44的活化状态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CD44(clusterofdifferentiation44)指白细胞分化抗原簇第44号,是一类重要的黏附分子,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口]。不同细胞表面CD44与透明质酸(HA)结合活性不同,活化状态存在很大差异。许多正常细胞表面CD44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许多肿瘤细胞表面CD44处于高度活化状态,能与其主要配体HA结合,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
- 侯利丹高锋
- 关键词:肿瘤CD44透明质酸
- 环状RNA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环状RNA(cir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其是由前体mRNA反向剪接产生,具有结构稳定、序列保守和一定的组织特异性等特征。近年研究表明,circRNA可作为微小RNA海绵来抑制微小RNA的活性,并具有调控基因转录、结合RNA结合蛋白等功能。作为一种新型调控分子,cir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和潜在靶点,为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就circRNA的特征、形成机制、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侯利丹张靖孟祥军
- 关键词:肿瘤微小RNA基因调控
- 内窥镜用管状附件及内窥镜套件
-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内窥镜手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管状附件及内窥镜套件。该管状附件,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连接的驱动线缆,所述驱动线缆的远端具有工具部,所述手柄通过所述驱动线缆控制所述工具部动作;套管,套设在所述...
- 李雷侯利丹侯一超庞文璟孟祥军
- SCFA通过下调结肠癌中miR-125b-5p表达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机制研究
- 李林静侯利丹黄欣王昱李雷罗小雨孟祥军
- 结直肠息肉与血脂异常关系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究血脂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估血脂异常是否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460例患者,分为非息肉组166例,结直肠息肉组247例(腺瘤性息肉组151例,非腺瘤性息肉组96例)和结直肠癌组47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及血脂水平,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息肉组的三酰甘油(TG)、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载脂蛋白B(ApoB)、ApoAI/B、ApoE、游离脂肪酸(FFA)水平高于非息肉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低于非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进展期腺瘤组(76例)与进展期腺瘤组(75例)的总胆固醇(TC)、Apo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息肉组与结直肠癌组的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腺瘤组与腺瘤组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1.04 mmol/L是预防结直肠息肉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1,95%CI0.41~0.95,P=0.028)。结论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患者比健康人群更易发生血脂水平异常。HDL升高是预防结直肠息肉发生的保护因素。血脂水平异常与腺瘤性息肉的发生无相关性。
- 周璀梁钰侯利丹钟婷孟祥军
-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年龄性别吸烟血脂
- 胃液与胃部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胃液是一种无色、含水、酸性的消化液,主要在胃腔内进行生化代谢,因此胃液成分的变化能迅速、直接地反映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近年来,由于胃部疾病的高发生率和胃镜的高使用率,胃液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胃液成分的变化与胃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周璀侯利丹孟祥军
- 关键词:胃液胃炎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