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哲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荧光
  • 4篇活体
  • 4篇成像
  • 3篇上升管
  • 3篇生物成像
  • 3篇太阳能
  • 3篇太阳能集热
  • 3篇太阳能集热系...
  • 3篇热系统
  • 3篇自然循环
  • 3篇下降管
  • 3篇近红外
  • 3篇活体成像
  • 3篇集热
  • 3篇集热系统
  • 3篇红外
  • 3篇槽式
  • 3篇槽式太阳能
  • 2篇蛋白
  • 2篇荧光蛋白

机构

  • 11篇浙江大学
  • 1篇宁波舜宇仪器...

作者

  • 11篇冯哲
  • 6篇钱骏
  • 3篇张良
  • 3篇倪煜
  • 3篇胡亚才
  • 3篇帅鸥
  • 3篇樊建人
  • 3篇俞自涛
  • 2篇许正平
  • 1篇周静
  • 1篇阙步军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近红外荧光蛋白衍生物或类似物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近红外荧光蛋白衍生物或类似物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应用,同时提供近红外荧光蛋白iRFP713在近红外二区的表征;近红外荧光蛋白的发射波长在比传统的GFP类荧光蛋白发射光谱(~400‑60...
钱骏盛静浩许正平冯哲陈木雄
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冷凝下降管与S形弯管、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流量控制调节阀、集热管、金属连接管、主汽管、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上升管、蒸汽换热器通过波纹连接管顺次连接;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口;转...
张良胡亚才俞自涛冯哲倪煜帅鸥樊建人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近红外荧光蛋白衍生物或类似物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近红外荧光蛋白衍生物或类似物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应用,同时提供近红外荧光蛋白iRFP713在近红外二区的表征;近红外荧光蛋白的发射波长在比传统的GFP类荧光蛋白发射光谱(~400‑60...
钱骏盛静浩许正平冯哲陈木雄
文献传递
论顾城诗歌的“中国形象”建构及其精神求索
<正>与北岛对时代的丑陋进行激烈的批判、舒婷表达对祖国的温情与热爱不同,顾城则是以"童言"式的诗歌语言固执地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在顾城的诗中似乎很少能够看到像"中国"或"祖国"之类的词汇,然而,没有"中国"并不代表...
冯哲
文献传递
近红外二区荧光宽场显微活体成像技术和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近红外二区(900~1 880 nm,the Second Near-Infrared Region,NIR-Ⅱ)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技术是当前大深度活体成像的一大研究热点,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拥有巨大的潜力。对比可见光(360~760 nm)和近红外一区(760~900 nm,the First Near-Infrared Region,NIR-Ⅰ)的成像,NIR-Ⅱ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技术在活体层面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更深的组织穿透。在NIR-Ⅱ宏观成像基础上,对组织微结构清晰成像的需求迫使成像试剂持续发展,成像系统不断精进。目前,NIR-Ⅱ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技术在脉管显微造影、肿瘤精确分析、炎症准确追踪等生物应用上都获得一系列突破,相关研究对象包含啮齿类动物(如小鼠,大鼠)及灵长类动物(如狨猴,猕猴)等。将来随着仪器商业化和国产化突破,成像试剂安全性逐步提高,NIR-Ⅱ荧光宽场显微成像应用价值将不断攀升。本文从NIR-Ⅱ荧光成像的机制及优势展开讨论,综述NIR-Ⅱ荧光宽场显微成像的系统特点和演进历史,以及其在不同生物模型上活体成像方面的最新探索和前景展望,以期推动NIR-Ⅱ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技术进一步普及。
阙步军彭士屹耿伟航崔健胡森虎冯哲钱骏
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生物成像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大深度、高分辨的光学活体成像手段。相较于可见光(360~760 nm)和近红外一区(760~900 nm)窗口,近红外二区(900~1880 nm,NIR-II)窗口内的组织光吸收明显提升,显著抑制了二维面阵成像中的散射背景,使得成像效果得到改善。围绕着NIR-II窗口,研究者们已经开发了多种发光探针、成像系统及诊疗手段,在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上展开实践,并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初步评估了其应用前景。将从生物组织对可见-近红外波段光子的吸收与散射作用入手,阐述NIR-II光学成像的理论机制,简要介绍常见的几类NIR-II光学探针,综述现有的几种多模态NIR-II成像方式,并对成像引导下的多功能诊疗平台进行讨论,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争取早日实现临床转化。
冯哲冯哲
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式如式(a)或式(b)所示的化合物:<Image file="DDA0003853099420000011.GIF" he="408"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
钱骏李紧冯哲
近红外二区共聚焦显微技术的进展及应用(特邀)被引量:1
2022年
共聚焦显微镜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号背景比,能对生物样品进行三维层析成像,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红外二区(NIR-Ⅱ,900~1 880 nm)波段的光在生物组织中具有适中的吸收、较低的散射,以及非常弱的生物组织自发荧光,因此,NIR-Ⅱ荧光活体成像具有大深度、高对比度等优势。点激发、点探测的NIR-Ⅱ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了上述二者的优势,在大深度生物成像中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号背景比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综述将从NIRⅡ共聚焦显微技术的原理出发,阐述其发展进程、以及基于此项技术开展的生物医学成像应用,探讨NIR-Ⅱ共聚焦显微技术未来的改进和发展方向。
李怡霏何木斌吴天翔周静冯哲冯哲
关键词:共聚焦显微镜
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冷凝下降管与S形弯管、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流量控制调节阀、集热管、金属连接管、主汽管、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上升管、蒸汽换热器通过波纹连接管顺次连接;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口...
张良胡亚才俞自涛冯哲倪煜帅鸥樊建人
文献传递
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冷凝下降管与S形弯管、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流量控制调节阀、集热管、金属连接管、主汽管、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上升管、蒸汽换热器通过波纹连接管顺次连接;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口;转...
张良胡亚才俞自涛冯哲倪煜帅鸥樊建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