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防接种
  • 5篇接种
  • 4篇疫苗
  • 3篇门诊
  • 2篇预防接种门诊
  • 2篇麻疹
  • 2篇免疫规划
  • 2篇接种门诊
  • 2篇儿童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毒素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疫苗接种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腮腺炎

机构

  • 13篇北海市疾病预...
  • 1篇安阳市疾病预...
  • 1篇合浦县疾病预...
  • 1篇北海出入境检...

作者

  • 13篇冯辉煌
  • 5篇苏磊静
  • 4篇吴德仁
  • 3篇周玲
  • 3篇刘青华
  • 2篇梁家素
  • 2篇沈智勇
  • 2篇冯应春
  • 2篇周玲
  • 1篇包红红
  • 1篇吕良勇
  • 1篇吴伟
  • 1篇白海涛
  • 1篇余强
  • 1篇朱小琴
  • 1篇廖美德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白喉抗毒素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通过对1~6岁儿童血清白喉抗毒素监测,评估白喉免疫水平及影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儿童预防接种史并检测血清白喉抗毒素滴度水平,对调查结果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种百白破疫苗可有效预防白喉,白喉抗毒素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衰减。结论易感人群在完成基础免疫后应定期进行白喉类毒素接种,保持较高的免疫力。
冯辉煌苏磊静
关键词:白喉类毒素抗毒素百白破疫苗
大新县采用预防接种健康卡开展接种证查验及补种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采用预防接种健康卡(以下称健康卡)预防进行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的工作效果。方法:由家长到接种单位查验接种证,办理预防接种健康卡,开学时家长给小孩办注册手续时,将健康卡交学校,学校按健康卡的内容,将接种单位的查验结果抄到学校查验证工作登记表上,并负责督促儿童进行补种。将两个年度查验证的补证率和补种率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健康卡开展查验工作后,补证率、补种率明显提高,收到很好的验证工作效果,补证率由50.59%提高到92.45%,漏种儿童补种率由43.44%提高到91.55%。结论:家长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依从性更高,值得借鉴。
马燕英冯辉煌
关键词:预防接种查验补种
北海市1991~2007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梁家素吴德仁廖美德冯辉煌沈智勇冯应春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北海市2010-201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北海市2010—201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现况,为北海市AFP病例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北海市2010—2014年AFP监测数据应用EPIinfo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对2014年现场督导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北海市2010—2014年报告AFP病例51例,0~14岁儿童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7/10万。5年间OPV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强化免疫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督导21家哨点医院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787 895份,应报AFP病例51例,报告率100%,及时率100%,无漏报迟报。县级以上哨点医院的医务人员对AFP的报告时限、报告内容、采样要求等内容知晓率达90%以上。结论该市AFP监测系统灵敏性较高,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还应继续加强乡级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增强报病意识、密切关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免疫接种情况,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周玲吴德仁冯辉煌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
北海市可及性乡级接种门诊服务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乡级接种门诊服务能力和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评价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北海市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所有36个预防接种门诊,采用自制问卷,收集并分析预防接种门诊设置、人力资源、接种能力和冷链配置等情况。对所有乡镇(街道)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LQAS)进行疫苗接种率调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疫苗接种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北海市36个接种门诊平均服务半径为5.67 km,52.78%的接种门诊提供周末疫苗接种服务;每万人口冷链容积426.12 L、每万人口接种门诊0.19个、每万人口接种人员1.79个;接种人员以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2~3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9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辖区人口数多、门诊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数和接种人员数/万人少、最长服务距离长、接种人员收入低,是疫苗漏种的危险因素(F=3.065,P<0.05);每万服务人口门诊数和接种人员少、2021年出生上卡数和全年辖区接种疫苗总剂次数多、每万服务人口接种自费疫苗量少、接种服务时间少、门诊配备冷链容积少,是不及时接种的危险因素(F=122.237,P<0.05)。结论北海市接种服务可及性良好,门诊设置基本满足接种需求,但存在工作人员配置不足、数字化门诊软硬件相对落后等问题。
周玲梁家雯刘青华冯辉煌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疫苗
2014年广西北海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描述2014年广西北海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防控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66例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年北海市报告确诊麻疹病例66例,发病率4.21/10万,比2013年同期上升144.44%,海城区发病率(12.13/10万)最高,发病人群中〈8月龄儿童发病占15.15%,≥8月龄-≤3岁儿童占40.91%,〉25岁成年人占43.94%;43.94%病例在发病前21 d 曾在医院就诊或工作;48.48%病例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46.97%病例接种史不详。结论年龄增长导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易感人群累积、人口流动出现免疫空白点和院内感染等是2014年北海市麻疹疫情的影响因素。
苏磊静冯辉煌罗思璐冯应春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冷链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年
随着免疫规划范围的不断扩大,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是现今免疫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冷链系统是整个免疫规划工作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冷链及冷链系统的定义、疫苗与冷链系统的关系、冷链系统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完善冷链系统的措施,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陆兆华冯辉煌伍海燕苏磊静
关键词:冷链系统免疫规划疫苗
北海市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北海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分析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效果,为免疫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金卫信公司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接种点客户端》软件,通过条码扫描识别个案,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个案数据库。结果北海市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儿童建卡率、儿童基本信息完整率、接种信息完整率分别为99.48%、78.95%、97.32%,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1.40、31 016.10、15 268.70,P<0.01)。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加强免疫的接种率分别为95.26%和91.42%,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 426.84、5 106.08,P<0.01)。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常规"五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2.78%和90.15%,与信息化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238.09、830.90,P<0.01)。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后,对于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效果明显,有效地解决了流动人口的接种问题,对防止漏种和错种有积极意义。
周玲吴德仁冯辉煌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北海市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因素,为有效提高免疫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北海市、县、乡镇各级免疫规划综合评估资料为基础,对照《广西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分,找出影响综合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结果全市免疫规划综合质量总分平均得分率为77.1%,除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大于85%外,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得分率仅为59.8%、68.1%;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项质量组成项目,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均在85%以上,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均在80%以下。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免疫规划总体工作水平及其经费保障、业务与管理水平较低对全市免疫规划整体影响十分明显。结论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免疫规划管理三方面均普遍不达标(<85%),是影响全市免疫规划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今后该项工作坚持以提高县、乡村基层工作水平为重点,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个项目方面,必须同时关注,同步提高。
沈智勇吴德仁吕良勇冯辉煌余强梁家素
关键词:免疫规划影响因素
北海市2007年~2010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控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北海市麻疹流行规律及特征,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2007年~2010年北海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人数按报告地区查询.,结果:北海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构成有变化,未到免疫年龄与超出免疫年龄的病例增多;大部分县区均有发生,城区发病高于县份;麻疹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月起发病增多,3.8月达到高峰,2007年以来麻疹年接种率维持在95.05%~98.44%的水平,结论: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在较低水平,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尤其是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是符合我市当前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
吴伟冯辉煌
关键词:麻疹疫情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