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荣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安定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61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组)及59例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单相组)及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操作测验(CPT)、连线测验(TMT)和Stroop色词测验(CWT),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WCST:双相组的错误总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明显多于单相组和对照组,完成分类数明显少于单相组和对照组(P均<0.01);双相组和单相组的正确反应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单相组的错误总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多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少于对照组(P均<0.01)。CPT:双相组3个部分的正确反应数明显少于单相组和对照组,3个部分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单相组和对照组(P均<0.01);单相组正确反应数Ⅰ少于对照组,错误次数Ⅱ多于对照组(P均<0.01)。TMT:双相组TMT-A用时明显长于单相组和对照组(P均<0.01)。CWT:双相组色词测验A、B、C用时明显长于单相组和对照组(P均<0.01);单相组色词测验A、C用时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双相抑郁及单相抑郁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双相抑郁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功能、记忆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更重。
- 张颖李刚刘丽荣王若梅
- 关键词:双相障碍单相抑郁
-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伴有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伴有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0例)和舍曲林组(30例),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进行评定。结果度洛西汀组与舍曲林组改善抑郁症状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疼痛症状度洛西汀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舍曲林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慢性疼痛的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度洛西汀起效时间较舍曲林快。
- 刘秀苹梁海翔李刚刘丽荣刘义杰
- 关键词:度洛西汀舍曲林慢性疼痛抑郁症
-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用于河南农村儿童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对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进行用于河南农村儿童的信、效度检验。方法在河南全省6个市的6个乡镇的中小学校中采样1760人,平均年龄(11.63±1.68)岁,由学生填写量表。同时对55例破坏性行为障碍患几(行为组)和59例焦虑、抑郁障碍患儿(焦抑组)进行该量表测评。结果Cronbach’Sd系数总量表为0.887,各维度为0.711~0.801;重测信度r为0.534~0.739,P〈0.01;内容效度中各项目与其维度分、各维度分与总分r=0.523~0.950,P〈0.01;区分效度中将常模儿童与行为组及焦抑组患儿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常模组在分量表及量表总分上得分均高,F=27.339~70.004,P〈0.01;该量表不能制定常模分。结论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可用于河南农村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评估,但不可用于筛查、诊断。
- 刘丽荣徐改玲甄龙杨建立杨桂伏
- 关键词:农村儿童自我意识信度
- 米氮平联合认知疗法对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躯体疼痛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单用米氮平及米氮平联合认知疗法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2、4、8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研究用疼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米氮平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组。
- 刘丽荣刘秀苹李刚
- 关键词:米氮平认知疗法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儿童焦虑症状的性别、年龄特征
- 目的:研究儿童焦虑症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儿童焦虑症状的性别、年龄特征.方法:在小学和初中随机抽取4500个6-15岁的儿童,进行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的测量,并按年龄分组,分析性别和年龄与自评量表得分之间...
- 甄龙徐改玲杨桂伏徐广明刘丽荣
- 关键词:性别年龄
-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AD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呈增加趋势,据统计,65岁以后每增长5岁AD的发病率就增加一倍,65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5%,85岁以上则高达20%~40%.
- 刘秀苹刘丽荣本刊
- 关键词: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阿尔茨海默病人口老龄化发病率
- 儿童注意缺陷及破坏性行为障碍4年与8年随访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ADDBD)儿童的自愈率、其他精神障碍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状况。方法对2005年3—4月在河南省唐河县22所小学中诊断出的182例ADDBD儿童,分别于2009年(4年)、2013年(8年)后进行随访,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ADDBD及其他精神障碍诊断。运用χ~2检验比较分析2次随访之间的差异。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立违抗性障碍(ODD)自愈率均随时间而明显增高(ADHD:P=0.001,ODD:P=0.003);ADHD、ODD、ADHD+ODD儿童其他精神障碍总发生率2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网络成瘾障碍及双相情感障碍发生率在2次随访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DBD的发展呈现随年龄逐渐减轻趋势,以ADHD、ODD表现明显;ADDBD预示着后来发生情感障碍的可能性高。
- 李涛徐改玲李刚刘丽荣李洁
- 关键词:随访
- 认知疗法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对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30例,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和8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开始,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1周HAMD明显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HAMD下降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女性抑郁症患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 刘秀苹雷彤刘丽荣
- 关键词:认知疗法艾司西酞普兰女性抑郁症
-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体内尿酸及总胆红素水平与TD的关系。方法测定65例TD(TD组)、58例非TD(非TD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2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浓度,并与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总分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T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及非TD组(P<0.05),TD组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TD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及总胆红素水平与PD患者的病情轻重无明显相关性(r=-0.26及-0.31,P>0.05),血尿酸及总胆红素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33,P>0.05)。结论血清尿酸及总胆红素水平与TD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刘丽荣赵子军甄龙
- 关键词:迟发性运动障碍尿酸总胆红素精神分裂症
-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
-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
方法:对61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及59例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单相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操作测...
- 张颖李刚刘丽荣王若梅
- 关键词:抑郁障碍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