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霞

作品数:25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8篇动脉
  • 7篇疗效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肌梗死
  • 6篇介入
  • 6篇介入治疗
  • 6篇梗死
  • 5篇型心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心病
  • 4篇心绞痛
  • 4篇临床疗效
  • 4篇绞痛
  • 4篇冠心病
  • 3篇丹红
  • 3篇心肌病
  • 3篇心脏
  • 3篇型心绞痛

机构

  • 23篇大庆市人民医...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23篇刘伟霞
  • 12篇王子良
  • 9篇吴广明
  • 7篇刘晓艳
  • 6篇范骞
  • 5篇邓锁琴
  • 5篇孙大英
  • 5篇邓春美
  • 4篇张舒
  • 4篇齐佳昕
  • 3篇陈慧妍
  • 3篇王庆超
  • 2篇周立华
  • 2篇周生琴
  • 1篇王晓芳
  • 1篇张丽萍
  • 1篇靳元
  • 1篇杨富德

传媒

  • 11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8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力衰竭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NYHA分级)及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率95.0%,对照组心功能改善率8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SD均有缩小、LVEF均有增加、NT-proBNP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孙大英周生琴刘伟霞范骞邓春美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芪参益气滴丸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致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致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2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6例和对照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6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TI-MI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TIMI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心肌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冠状动脉血流。
王子良吴广明刘伟霞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血流
BNP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价值的应用
2012年
目的:观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对长期预后价值的应用。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1年1月之间,发病后12小时之内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4例,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发病后24小时血浆BNP水平。根据BNP浓度分为3组:A组<100pg/mL,B组100~400pg/mL,C组>400pg/mL。收集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B组、C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1)。②1年内病死率C组明显高于A、B组(P<0.0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BNP浓度是AMI后1年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可作为1年后病死率的预测因子。
王子良刘伟霞吴广明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脑利钠肽预后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予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中药等药物。治疗组同时加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王子良范骞齐佳昕刘伟霞王庆超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8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80例患者急诊PCI成功,术中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平均住院12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12个月随访,无心绞痛及死亡病例,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对于胸痛>12h而<24 h,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急诊PCI安全有效。
孙大英刘伟霞陈慧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
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市多个医院的60例STEMI患者,其中30例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首先予以血栓抽吸,然后据血管狭窄程度决定是否予以支架植入为观察组,其余30例直接予以冠脉支架植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率明显较低,ST段回落率较高,心肌坏死标志物峰值较低,且有显著差异(P<0.05);而随访6个月观察组出现心衰、再发心肌梗死、猝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比率亦较对照组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STEMI患者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术安全可行,可改善心肌灌注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邓春美张舒齐佳昕刘晓艳刘伟霞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黄芪联合生脉辅助治疗酒精性心肌病2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生脉辅助常规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49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3.9%。治疗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胸比率缩小、LVEF增加、左室内径缩小情况2组比较也体现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联合生脉治疗酒精性心肌病能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刘伟霞吴广明王子良范骞邓春美
关键词:生脉酒精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至2008年于我院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120例,测定血清HGF浓度,同时选择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清HGF浓度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组(1230±56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0±25)pg/ml,在扩张型心肌病组随心衰的加重血清HGF水平逐渐增高,(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血清HGF水平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检测可作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程度的一个预测指标。
孙大英张舒刘伟霞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肝细胞生长因子
冠脉分叉病变分支球囊保护技术与分支导丝技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对照组采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观察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23±5.61)min、造影剂用量(158.83±6.39)ml、放射线量(1865.67±99.94)Gy、手术靶血管支架植入数量(1.23±0.43)个明显少于对照组(46.55±5.03)min、(166.75±5.45)ml、(1931.00±100.62)Gy、(1.65±0.59)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分支受累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支球囊保护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分叉病变PCI成功率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技术。
邓锁琴靳元齐佳昕杨富德刘晓艳刘伟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2016年
目的对通心络胶囊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6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70%(P<0.05)。研究组的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刘伟霞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