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锦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育龄人群感染与生育健康风险监测及应用
- 刘民刘珏陈京冯孟贤马宁廖凯举陶丽丽富继业代小秋刘大锦马秋
- 1.研究目的:
感染是导致生育健康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育龄人群健康。风险监测是育龄人群感染与生育健康风险防控的关键技术环节。为了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与生育健康风险对育龄人群造成的危害,该项目以育龄人群为研究对象,...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育健康
- 医事服务费试点对医生薪酬及工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医事服务费试点后医生在薪酬和工作方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研究现场,该院自2012年9月启动"医药分开"试点。依据滚雪球法确定样本,按照信息饱和原则决定访谈样本量,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对1名医院中层管理者和14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访谈核心内容包括医事服务费试点前后院科薪酬分配方式、个人薪酬构成、试点后薪酬增长量;试点前后被访者日常工作内容、工作量方面发生的改变以及对当前薪酬与工作量的匹配程度、对医生劳动价值的体现程度等个人看法。采用MAXQDA10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试点后,医生薪酬构成中增加医事服务费一项,其每月薪酬总数增加,门诊量大、职称高的医生薪酬增加幅度较大。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诊室门诊量增长明显,以技术治疗为主的外科和口腔科,门诊量变化不大。在其他政策并行推进后,大处方、不合理处方现象得到改善。结论医事服务费的设立使医生薪酬数量增加,体现医生劳动价值;规范医生诊疗行为的同时,也使不同科室医生的工作量发生改变。
- 王冰玉张文晓郭泽华刘大锦谢铮崔涛简伟研王志锋
- 关键词:医生
- 中国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人群HIV原发耐药的Meta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中国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人群HIV原发耐药水平。方法:检索5个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Chinese Science-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提取HIV耐药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并,对采样时间、采样地点、人群特征(平均年龄及感染状态)、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76篇文献(中文46篇,英文30篇),中国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人群HIV原发整体耐药率、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NRTI)耐药率、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耐药率、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耐药率分别为4.7%(95%CI:4.0%~5.4%)、2.3%(95%CI:1.8%~2.8%)、1.8%(95%CI:1.3%~2.3%)、1.4%(95%CI:1.1%~1.8%)。上述4类耐药率均是2007年之前高于之后,且都存在显著地区差异(P〈0.05),其中,中南及西南地区整体耐药率均高于5%。平均年龄、感染状态亚组中,组间差异较为复杂,其中小于25岁及新发、新确认组其整体耐药率低于25岁以上及非新发、新确认组。样本量〈100的亚组,各耐药率均高于样本量≥100的亚组,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HIV/AIDS人群HIV病毒原发总耐药率为4.7%,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已接近WHO提出的5%中度耐药警戒线,中南及西南地区整体耐药率已经超过该警戒线,应进一步加强监测。
- 刘大锦冯孟贤刘民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感染抗HIV药META分析
- 某小学学生地震逃生自救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小学生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课堂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方便抽取的北京市某小学四至五年级小学生112名开展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识的干预活动,通过即时评价和二次评价了解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小学生选择地震时躲避在桌椅之间、床边、书桌旁为正确躲避地点的学生数分别占总人数的8.0%,14.3%和13.4%;现场情景模拟中,83人(72.8%)选择躲避在课桌下面。干预后即时和二次评价中多数题目知晓率均有提高,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通过切实可行的干预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 王冰玉白文兴刘大锦张文晓刘清孙昕霙
- 关键词: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