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 作品数:32 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与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其成分和...
- 刘娜李秋萍吴清
-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
- 银杏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药理指标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银杏提取物为模型药物,初步探讨以药理指标评价缓释制剂的可行性。选择抗氧化和抗血小板聚集2个药理指标,考察影响因素,建立药理指标测定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银杏制剂体外溶出液的生物效应,绘制时间-药理指标效应曲线,与时间-累积释放度曲线比较。试验显示体外释放度评价中药理指标与成分指标有较好相关性,初步说明药理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中药缓释制剂。
- 杜佩佩赵博琛王文平安静王琼刘娜吴清萧伟
- 关键词:银杏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
- 接受液中的乙醇浓度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3年
- 该文考查接受液中不同浓度乙醇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通过配制不同浓度乙醇-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供给池不加药,大鼠皮肤按正常操作条件处理12 h,然后用生理盐水置换出含醇生理盐水,加药测定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并计算相关透皮参数;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离体大鼠皮肤在经含醇生理盐水作接受液处理12 h后皮肤角质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0%,15%乙醇-生理盐水未影响相关药物透皮参数,但20%乙醇-生理盐水组药物稳态透皮速率及滞后时间有显著变化,并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影响增大,50%乙醇组透皮速率甚至为对照组的10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当乙醇用量超过20%时,正常皮肤表面的褶皱逐渐消失,并伴有脱落的鳞片状物,毛囊口扩展。因此,大鼠皮肤的体外透皮试验中,接受液中乙醇用量超过20%时,将影响皮肤正常生理结构从而改变其屏障特性,因此接受液中的乙醇浓度应控制在20%以下。
- 兰颐王琼安静赵博琛刘娜陈岩岩吴清
- 关键词:接受液乙醇体外透皮试验扫描电镜
- 浅谈如何实现中药饮片的标准化生产
- 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炮制规范和检验标准,中药饮片GMP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规范。应从中药饮片的生产环节入手,加大中药材的生产管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管理,同时相关监督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从而实现中药饮片的标准化生产。
- 刘娜王鑫张语凡袁金凤彭诗涛李飞
- 关键词:中药饮片
- 慢性炎症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炎症与癌症密切相关,其中慢性炎症与1/4以上的癌症发生有关.慢性炎症的类型不同致癌性也有所不同,慢性炎症通过诱发形成肿瘤微环境、各种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本文就以上两点综述了近年来慢性炎症与癌症关系的...
- 安静兰颐李晓宁王琼刘娜吴清
- 关键词:细胞癌变慢性炎症肿瘤微环境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不同方法软化切制后的黄芩饮片颜色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0
- 2019年
- 黄芩是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之一,建立黄芩特色质量评价体系对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制备了水煮、常压蒸、加压蒸3种软化方法下不同工艺条件的黄芩饮片,利用HPLC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用色差仪测量代表黄芩饮片粉末颜色色度的L*,a*,b,并计算出总色值E*,利用简单相关及典型相关分析探索黄芩饮片粉末颜色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芩苷与汉黄芩苷含量与L*,b*,E*呈现显著正相关,与a*呈现显著负相关。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与a*呈现显著正相关,与L*,b*,E*呈现显著负相关(P<0. 01)。黄酮苷类成分与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P<0. 01),黄芩饮片粉末颜色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经实验验证,黄芩饮片与药材的色差值保持在ΔL*<6,Δb*<3,ΔE*<6时,饮片中2种苷类成分总量较药材的变化率在±1. 5%,此时2种苷类成分总量较高且相对稳定,表明黄芩饮片的色泽是其内在质量的具体体现,色差仪检测的色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快速评价黄芩饮片质量的手段。该结果为黄芩饮片特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指标。
- 柴冲冲毛民袁金凤彭诗涛王靖越刘娜魏嘉李欣欣张凯李飞
- 关键词:黄芩黄酮类成分
-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多组分化学计量学探究白及饮片变色对其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白及饮片变绿对其质量的影响,明确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和外观颜色的关联规律。[方法]采用CM-5型测色仪测定白及饮片的色度值,通过荧光法检测黄曲霉毒素,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进行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究影响白及颜色变化的差异性标志物,并将色度值和标志物含量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比5批白及正常和变绿饮片的色度值、多糖,以及8个特征峰的含量,发现多糖、白及苷、gymnosideⅢ、dactylorhin A可用于区分白及的正常饮片和颜色变绿饮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随着白及饮片变绿,L*、a*、E*值减小,b*值升高,白及苷、dactylorhin A、gymnosideⅢ以及多糖的含量均随之升高。[结论]白及饮片变绿后,多糖、白及苷等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明显增加,且和色度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颜色变化对其药效有何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 张佳袁金凤柴冲冲宋宜燕燕姝羽陈意淋刘娜李飞
- 关键词:白及色度值指纹图谱
- 从生长年限和入药部位探讨厚朴净制的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厚朴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入药部位净制去粗皮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已知不同生长年限(10,15,20,25,30,40年)和市售未知年限的不同部位(干皮、枝皮、根皮)的带皮厚朴、去皮厚朴、厚朴粗皮中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已知不同生长年限、不同药用部位的厚朴净制前后两种酚类成分含量均为去皮厚朴>带皮厚朴>厚朴粗皮;枝皮、根皮部位粗皮所占比例分别为5.09%-6.66%、4.42%-10.84%;生长年限在10-25年间的厚朴,其干皮粗皮所占比例为10%以下,30-40年干皮粗皮所占比例增长为20%左右;根皮中两种酚类含量显著高于枝皮、干皮;未知年限、不同部位的厚朴净制后两种酚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与已知生长年限一致。结论:不同年限、不同部位的厚朴净制后两种酚类含量均升高,表明粗皮为厚朴中的非药用部位,厚朴净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厚朴粗皮所占比例与其生长年限有关;厚朴不同部位酚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建议厚朴应按部位不同区分等级以保证临床药效;厚朴净制是否去粗皮单从其酚类含量等方面确定似有不足,还应结合对其他成分的影响以及药效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 袁金凤朱林峰彭诗涛王靖越柴冲冲刘娜李飞
- 关键词:厚朴净制厚朴酚和厚朴酚
- 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路线筛选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 2015年
- 目的:筛选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路线。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葛根素含量;建立小鼠眩晕模型,测定小鼠逃避电击的潜伏时间。结果: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路线为天麻、茺蔚子、僵蚕采用水提醇沉法,葛根采用70%醇提法,回收乙醇,合并两者提取液,浓缩到适当浓度。此提取物能显著缩短眩晕小鼠逃避电击所用的潜伏时间(P<0.05)。结论: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科学、合理,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药效呈正相关。
- 陈岩岩吴清张庆康倩章烨雯李辉刘娜兰颐王文平陈志刚
- 关键词:天麻素葛根素药效学指标
- 基于HPLC特征图谱、UPLC-Q-TOF/MS定性及多成分定量的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40
- 2020年
- 目的比较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建立全面的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HPLC法建立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并生成对照特征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UPLC-Q-TOF/MS定性分析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利用UPLC-TQMS对2种饮片中11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苷、野黄芩苷、芹菜素、高车前素、木犀草苷、白杨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含量为变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黄芩片、酒黄芩的特征图谱,标定9个共有峰,2种饮片相似度均在0.947以上。在黄芩饮片中,共发现50种成分,通过多级质谱数据分析,保留时间匹配,并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4种成分。UPLC-TQMS定量结果显示酒炙后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略有下降,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稍有增加。经多元统计学分析,2种饮片有明显的分离趋势,载荷图结果表明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苷的含量差异可能是引起黄芩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黄芩酒炙后没有新增或消失成分,但成分含量有所变化。所建立黄芩饮片的定性、定量方法重现性好,分析快速、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酒炙前后的质量评价。
- 柴冲冲曹妍毛民尹贻慧王靖越刘娜李欣欣张凯魏龙吟陈冬玲李飞
- 关键词:黄芩酒黄芩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