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恒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讨论研究对髌骨骨折患者应用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及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骨伤科髌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观察组应用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治疗。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不适症状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且对周围软组织刺激小的优势,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比较可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
- 刘德恒
- 关键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髌骨骨折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骨外科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30例和治疗B组20例。结果治疗A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治疗B组,治疗A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治疗B组,治疗A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治疗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功能优良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科黄红君刘德恒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对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分析讨论对高能量胫骨干骨折(tibial fracture,TF)进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高能量TF患者5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MIPPO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00%和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8.00%和28.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能量TF进行MIPPO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整体疗效显著,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 刘德恒
- 关键词:MIPPO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与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胫骨下段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板(LCP)和胫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我院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116例,按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者患者均使用MIP-PO联合LC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胫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2组患者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相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Johner-Wruh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联合LCP进行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大幅度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
- 王岩温贤聪刘德恒梁小虎朱晓宙
- 关键词:胫骨下端骨折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骨外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临床资料,依据肱骨近端骨折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20例和锁定钢板组20例。结果锁定钢板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较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科黄红君刘德恒
- 关键词:锁定钢板普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
- Flow-through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在伴有血管和神经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Flow-through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在伴有血管和神经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动脉缺损的手指软组织缺损者86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Flow-through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指功能量表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和第2个月手部WMFT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治疗有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79.0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ow-through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可有效提高断指再植手部功能,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岩温贤聪刘德恒梁小虎朱晓宙
- 关键词:断指再植动脉缺损桡动脉掌浅支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分别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共41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观察组共40例(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及住院用时、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差异,观察患者踝关节治疗前后功能改变情况,随访1年统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手术、骨折愈合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踝关节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统计,观察组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骨折愈合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好。
- 王岩温贤聪刘德恒梁小虎朱晓宙
- 关键词:胫骨远端髓内钉关节外骨折钢板
- 骨密度与骨折发生率的关系及其对骨折后预后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探究骨密度与骨折发生率的关系及其对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骨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时期在骨科住院的60例非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股骨颈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骨密度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将观察组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2例)与预后不良组(27例),观察不同预后患者股骨颈骨密度情况,分析骨密度与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男性、女性骨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骨密度与骨折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骨密度值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显著(P<0.05);骨密度与骨折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密度可用于股骨颈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同时可用于骨折预后的评估。
- 陈海斌刘德恒张雪燕符彦基梁越飞梁小虎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骨密度
- 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在合并皮肤血管缺损断指再植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患者采用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开展再植治疗效果。方法68例实施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治疗的患者,均实施游离前臂静脉皮瓣方式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总满意度。结果68例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患者实施游离前臂静脉皮瓣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4%,总满意度为91.17%。结论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患者采用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开展再植治疗,操作方法简便,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 王岩温贤聪刘德恒梁小虎朱晓宙
- 关键词:断指皮肤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