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在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 I)在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3例脊柱病变(31例结核,32例肿瘤)MR I资料。[结果]32例肿瘤椎间盘均未受累,其中10例仅累及椎体,20例椎体、附件均受累,2例仅累及附件。31例结核软组织均受累,附件均未见受累,其中29例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无论结核,还是肿瘤,T1W I以低信号为主,T2W I以高信号为主。[结论]MR I有助于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椎间盘未受累为肿瘤特点,椎间盘、软组织受累及附件完整为脊柱结核的特点。
- 李慎江赵勇吴化民蔺大伟刘德斌张艳孙景春朱峰朱岩徐向东崔学峰梁文杰
- 关键词:脊柱肿瘤结核磁共振成像
- 胫骨延长术48例X线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邱立涌徐向东刘德斌
- 关键词:胫骨延长术X线分析下肢短缩畸形
- 桡骨远干骺端软骨瘤1例
- 2012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3岁,左腕关节进行性桡偏畸形7年余。体格检查:局部肤色无改变,表面无静脉怒张,皮温不高。局部压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尺偏受限明显。X线片示:左桡骨远端良性肿瘤并桡骨远端弯曲畸形及尺桡关节脱位(图1)。腕关节CT示桡骨远端弯曲,病变内部密度不均,可见软组织影及点片状钙化灶,病变与桡骨远端骺板相连;周边可见片状骨质硬化,
- 胡凡刚李慎江刘德斌梁文杰
- 关键词:干骺端软骨瘤
- 骨盆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盆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骨盆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5例行DR(digital radiography)拍片,14例行CT检查,12例患者行MRI(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检查。[结果]15例DR检查中13例DR片清晰显示不规则骨质破坏,11例D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14例CT表现骨质呈溶骨性或膨胀性破坏,周围不均匀密度软组织肿块,可见不规则钙化或骨化。12例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周边强化或分隔样强化。[结论]软骨肉瘤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骨质不规则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内钙化。DR、CT、MRI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盆软骨肉瘤的诊断。
- 李常城张玫李慎江朱峰朱岩刘德斌鲁雯
- 关键词:骨肿瘤
- 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诊断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分析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特点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0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特点。[结果]由于病理上骨组织成分的不同,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在X线片和CT上可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丝瓜络样、磨玻璃样密度的改变。[结论]大多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X线片可显示病变的整体观,但CT可从横断面来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比邻组织的关系,同时可测量CT值,在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刘德斌李志平关景丽
- 关键词: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线片CT
- 在16排螺旋CT图像上颅骨茎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评价颅底茎突解剖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综合征提供准确的活体解剖数据。[方法]100例茎突正常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后,行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显示(VR)4种后处理。分别测量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茎突-颈动脉管外口、茎突-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茎突-乳突、茎突-颈内动脉及茎突-颈内静脉的距离。[结果]茎突长度(24.51±3.05)mm,左侧茎突长度(24.33±3.15)mm,右侧茎突长度(24.69±2.95)mm;前倾角19.35°±2.92°,内倾角24.00°±4.07°。茎突-颈动脉管外口距离(8.53±2.45)mm,茎突-颈静脉孔距离(2.87±0.88)mm,茎突-茎乳孔距离(2.34±0.74)mm,茎突-乳突距离(17.23±1.85)mm。茎突-颈内动脉及茎突-颈内静脉的距离分别为(6.49±1.58)mm,(3.70±1.46)mm。[结论]16排螺旋CT后处理对茎突的活体解剖显示全面、准确,其中多层面重建及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最有价值,可对活体茎突及其周围毗邻关系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价。
- 赵勇李慎江吴化民吴寿臣蔺大伟刘德斌朱岩朱峰
- 关键词:MSCT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显示
- 指(趾)重复畸形1例报告
- 2010年
- 胡凡刚刘德斌
- 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8
- 2007年
-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资料。41例做了CR,22例做了CT,31例均做了MRI。[结果]41例中38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及椎间隙狭窄或消失,30例CR片可看到软组织阴影。22例CT均清晰显示了钙化,22例CT检查附件均未见明显异常,21例CT清晰显示椎体骨质改变,20例CT显示了软组织阴影。31例MRI均显示软组织均受累,附件均未见受累,其中29例椎间隙狭窄或消失。病变T1WI均以低信号为主,T2WI均以高信号为主。[结论]CR片仍为脊柱结核的基本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结核的破坏范围及细微钙化,MRI对显示结核的侵犯范围、软组织异常及椎间盘异常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 李慎江赵勇吴寿臣刘德斌梁文杰徐向东崔学峰蔺大伟朱岩朱峰
- 关键词:脊柱结核CRCT磁共振成像
-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7
- 2006年
-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 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 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 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 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 李慎江蔺大伟刘德斌史家明张艳孙景春朱岩朱峰徐向东崔学峰梁文杰
- 关键词:骨肿瘤CRCT磁共振成像
- 介绍一种下颌骨颏部的摄影方法
- 2009年
- 刘士明李慎江刘德斌
- 关键词:X线摄影下颌骨骨折